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城市居民是乡村旅游的主体客源,但不同的大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感知评价却不尽相同。文章在综述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以成都乡村旅游为例,结合问卷调查数据,成都市居民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打造高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需加强对乡村旅游产品特色的挖掘和乡村意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市发展8种乡村旅游新型业态的基础之上,发展门头沟乡村旅游新型业态,促进门头沟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与升级。本文分析了门头沟乡村旅游资源现状,总结并提出了门头沟乡村旅游新型业态主要类型,阐述了门头沟乡村旅游新型业态产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互贡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作用机制,找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联接点,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回顾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系统,阐述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系统的互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相互促进贡献评价指标体系,目的是为定量化、科学化评价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相互贡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乡村餐饮获得较快发展,随着乡村旅游的升级换代,乡村餐饮产品创新开发也势在必行.通过乡村餐饮资源创新性开发,让乡村餐饮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乡村旅游吸引物,甚至是重要的卖点,进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餐饮产品创新开发的必要性,并分析当前乡村旅游餐饮产品创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餐饮创新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重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其市场需求将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它是以大农业为依托而萌发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旅游项目。本文以重庆主城区的朝天门为中心作了三层环城游憩带.分析了重庆环城游憩带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并选择了评价因子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客观评价.据此又进一步对重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徐清 《乡镇经济》2008,24(4):64-67
乡村度假旅游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发展势头却比较迅猛,逐渐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宠儿。目前国内关于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还比较缺乏。文章在对发展乡村度假旅游意义探讨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发展动向,探讨了这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及特征。最后在分析乡村度假旅游产品要素的基础上,对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而人才队伍建设是其中的关键一环。阐释人工智能时代赋予乡村旅游人才的新要求,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已有文献研究,整理、归类出乡村旅游人才职业能力构成要素,并构建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和权重系数,结果表明该体系与实际情况匹配度较好。乡村旅游人才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量化指南和有效工具,未来应结合评价体系,通过设立职业资格、制定行业标准、调整培养方案等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刘定惠 《特区经济》2023,(1):115-118
文章首先从宏观角度阐释了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构建理念与体系,认为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构建理念主要包括全生态、全要素、全产业、全时空、全社会、全科技六个方面。全域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包括内部组合产品和外部复合产品。其中,内部组合产品又分为核心产品、辅助产品和外延产品;外部复合产品包括城市—乡村旅游产品、景区—乡村旅游产品和乡村—乡村旅游产品。其次以黄石市沼山村为例,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特色及其旅游业发展现状,从微观角度构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旅游产品体系。本研究对推进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首先分析了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资源概况,从黑龙江省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资源条件出发,推出依托不同资源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并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挥旅游管理部门职能、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突出文化内涵、强化设施配套、鼓励农民参与和重视旅游环境保护等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旅游影响因子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释了乡村旅游产品的概念、发展历程,以旅游影响因子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乡村旅游动力因子,乡村旅游应力因子以及乡村旅游规范因孚的发展现状,由此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对策:(1)加强网络营销,实现信息通畅,保证旅游流供应充足。(2)充分挖掘乡村旅游核心产品及辅助产品,提升旅游目的地应力系统质量。(3)规范市场秩序,探讨多种经营方式,实现乡村旅游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特性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剑  黎彦 《特区经济》2010,(1):162-163
本文通过阐述乡村旅游产品的特性,与观光旅游产品、度假产品进行对比,重点论述了乡村旅游产品发展趋势的5个导向性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低碳乡村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门头沟区为例,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熵权法,对其低碳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门头沟乡村旅游低碳发展水平虽有所上升,但上升趋势不明显,仍处于中碳阶段,距离低碳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为进一步挖掘出制约门头沟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本研究最后引入限制性因子,发现主要制约因素为以下四个方面:乡村旅游各主体低碳意识薄弱;财政投入力度不够,低碳设施缺乏;乡村旅游企业管理粗放,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以及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认识不够,清洁能源使用率不足等。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杰 《山东经济》2007,23(5):139-142
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全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山东乡村旅游成绩斐然,特色鲜明,发展居全国前列。但山东乡村旅游规范化、规模化水平低,特色化和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这影响了山东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山东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保持乡村性,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和升级换代,走区域旅游合作、联合共赢的大旅游之路,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加大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引导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4.
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自2003年以来,乡村旅游人数逐年增长,近年来每年的游客数已达50万人以上,并以赏花、摘果和农家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恭城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明显,然而目前的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景点规模小且布局分散,缺乏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本文认为,要做大做强恭城县的乡村旅游业就必须整合旅游资源、突出旅游产品异质性特色、打造高品位的旅游产品。以县城为中心,打造融休闲农业、民族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一体的精品乡村旅游点;成立恭城县乡村旅游合作社,统筹协调各乡村旅游点的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5.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下,乡村旅游迎来进一步的发展,农村资源价值得到同步提升。文章分析了乡村旅游促进农村资源价值提升的机制,并以南京市浦口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其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从多方位挖掘传统文化、多层次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和多角度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化三个角度提出了浦口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无景点”旅游的兴起,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文章简要介绍了“无景点”旅游的概念、内涵及形成背景,并以黄山市为例,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倡导“目的地经济效益观”,发挥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积极性,保持乡村乡土特色,多元化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营造优良旅游环境,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等“无景点”旅游形式下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迁西县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对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具体详实的阐述;其次,对迁西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最后,在分析迁西县乡村旅游产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是集公共资源、集体资源和个人资源为一体,在旅游产品的异质性、不可替代性和优质性上显示出的超强综合竞争能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张家界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核心景区辐射带动、交通条件日趋改善、政府政策支持推动等基础条件。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提升张家界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应做好:加强整体规划,提升乡村文化产品辨别度;挖掘乡土特色,重视旅游文化内涵建设;健全创新机制,打造乡村旅游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经济的产业构成之一,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途径.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的理论影响进行定性分析,然后以广西柳州市为分析对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乡村旅游对柳州市的影响及其结构分布状况和程度.结论表明,乡村旅游发展对于柳州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影响较大.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加快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亚玉  董菁 《改革与战略》2011,27(2):114-116
文章从资源、市场和产品三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特征。文章认为,应通过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环城游憩带、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和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统筹城乡发展等开发策略促进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