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产性服务业外资通过直接为东道国制造业提供服务,促进东道国服务业和服务外包发展,吸引制造业外资进入等多种途径促进东道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外资数量相对较少,并且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促进了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提高了我国服务外包的竞争力,但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无明显促进作用,甚至可能造成制造业发展的两极分化。我国应进一步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力度,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外资与制造业的空间和产业关联度,大力利用服务外包,促进制造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推动高水平开放和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污染排放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与企业绿色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会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强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机制分析表明,提高企业末端治理能力和企业管理效率是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两条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企业污染排放的降低效应在高污染强度行业中的表现更为突出,对高融资约束企业和高能源消耗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强。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共聚水平较高地区的减排效应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不仅有利于推动行业内低污染排放强度企业进入和高污染排放强度企业退出的动态更替,还有助于实现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品创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及能源投入结构优化。未来政府需要合理制定并实施阶梯性的服务业开放政策,优化地区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空间布局,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嵌入融合,赋能制造业绿色生产和绿色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往的创新研究多基于制造业的背景,对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的研究更不充分。然而生产性服务业是工业化后期阶段发展最快的产业,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对中国有巨大现实意义。该文介绍了产业创新的元素和创新模块,并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创新特点作出的比较,揭示了两者协同创新的主要障碍。提出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创新政策作用的关键结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组织创新、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等推动产业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了开放条件下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基于2012年贵州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了贵州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两者关联水平较低,处于强辐射弱制约的产业部门较多.  相似文献   

5.
服务业开放是中国未来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心,同时降杠杆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服务业外资管制放开的视角探讨了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构建了相对外生的服务业开放指标,并结合2007~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能够显著降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杠杆率,且主要是通过改善企业生产率、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降低企业成本带来的企业盈利能力提高实现的;此外,服务业开放对僵尸企业具有显著的去杠杆作用,且这一作用大于非僵尸企业,这为中国清理僵尸企业、促进经济平稳高效运行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宁波制造业战略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对宁波制造业的战略升级和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探讨了宁波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所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宁波引进外资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服务业同制造业创新流程的比较研究及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业创新流程与制造业创新流程有很大区别。首先分析了服务业创新与制造业创新的主要区别,然后分析了制造业创新流程发展模型,最后与制造业创新流程模型在战略计划、企业活动、技术发展、科学基础等方面的区别进行重点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服务业创新流程模型。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模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世界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背景,分析了当今两大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以无锡等经济发达地区为重点,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企业生产方式和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引领生产方式转换,优先发展研发业和物流业,提供政策法规制度,促进产业互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外资经济与服务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利用外资已达到相当规模,外资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外资并没有进入服务领域。而目前我国服务业比重明显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服务业有着极高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就业压力严重的情况下,应鼓励和引导外资进入服务领域。文章分析了外国资本进入服务业的必要性、现状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6,(8)
在全球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阶段,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制造业始终处于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需要创新才能打破价值链低端的困境,这就需要依赖于相关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研发、知识传播,它的发展也提高了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两者之间就要形成协同创新体系。因此,文章在文献萃取和辽宁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并选用协同学理论下的哈肯模型,建立两两要素比较分析的运动方程,经过求解得出协同创新序参量的序列,即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按照其对创新系统支配能力的大小划分依次技术因素,资金因素,政策因素、人力资源资因素,据此提出辽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逐渐深入,制造企业的经营理念正由产品导向转变为服务导向。将服务导向划分为战略层服务导向、组织层服务导向和员工层服务导向,分析了各层次服务导向的内涵及外延,建立了以服务导向为自变量、服务创新为中介变量、服务价值为因变量以及竞争强度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同时,以组织市场(B2B)作为研究背景,面向制造企业的管理者收集数据,对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层次的服务导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对服务创新和服务价值具有积极影响,竞争强度在员工层服务导向与服务价值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构建多层次的服务导向体系是制造企业推进服务创新,创造服务价值并构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逐渐深入,服务成为价值交换的核心要素,企业研发工作的重心从产品创新延伸到服务创新。在服务创新背景下,市场需求、关键资源和创新模式的内涵都发生了根本改变,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性以应对挑战。然而,目前关于该主题的研究尚不充分。分析并验证了制造企业组织柔性对动态服务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从支撑服务创新的角度出发,将组织柔性划分为组织文化柔性、组织结构柔性和人力资源柔性,分析了组织柔性通过增强企业动态服务创新能力(服务需求感知能力、服务方案开发能力和服务系统重构能力)提升服务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反映上述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组织市场(B2B)作为研究背景,面向制造企业管理者收集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柔性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动态服务创新能力和市场动态性分别在二者间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最后,就企业如何提高组织柔性,增强动态服务创新能力,进而改善服务创新绩效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共享式服务创新作为共享经济模式在生产制造领域应用的重要创新形式,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以沈阳机床集团和海尔集团为案例母本,通过纵向组内复制,依托时间序列,厘清共享式服务创新培育、转型和全面发展3个阶段的特征。通过横向组间对比,依托程序化扎根分析,提炼影响共享式服务创新的直接因素、中介因素和风险因素。通过分析共享式服务创新在推动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创新陷阱”,剖析相应突破路径,规避潜在风险,使其成为激发企业服务化转型的优势动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课题组对武汉市制造业吸引外商投资的现状调查、对国内外吸引外商投资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国际资本流动特点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市制造业吸引外商投资的若干政策建议,其内容包括:提高武汉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领悟WTO规则,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武汉市制造业产业集聚能力;为招商引资创造各种条件;注重对吸引外资的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部分,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消费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两部门模型,探究对外贸易开放及其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随后基于2011-2017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对外贸易开放、人力资本积累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层面来看,对外贸易开放不仅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直接影响,还会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间接影响;从区域异质性角度来看,贸易开放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存在着空间上的非均衡特征,表现为对发达的东部地区的企业影响更为明显,而对欠发达的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企业影响相对较弱;从对外贸易方式来看,全样本分析表明出口贸易方式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作用较强,而进口贸易方式的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应当注重不同贸易发展方式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差异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增强我国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3—2007年我国28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参与度、FDI研发强度以及科技人员比重等因素对内资制造业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三个因素对全部内资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将制造业划分为高技术行业和一般行业,外资参与度对内资高技术行业研发强度的抑制程度要小于一般行业。外资研发强度对内资高技术行业研发强度的影响显著为负,对一般行业亦产生消极影响,但不显著。外资科技人员比重明显促进了高技术行业的自主创新投入,对低技术行业的研发支出强度产生负面影响,但统计上也不显著。上述结论意味着外资参与对内资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较为间接,需要关注直接影响内资自主创新投入的外资研发强度和外资科技人员比重等因素。内资企业要主动提高自主创新投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缩小和外资的技术差距。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能够在技术瓶颈期使服务要素对技术要素形成强边际替代效应,为企业寻找盈利增长点开辟新途径,这是其成为当下众多高技术制造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梳理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文献,认为服务化绩效在逻辑上主要受制于服务要素投入的质量和数量,基于此,将 “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化程度是影响服务化绩效的核心变量”作为研究假设,以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等为控制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Wind数据库2012-2016年的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模型整体效应显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化程度、企业服务化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基本吻合。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曾珠 《经济纵横》2007,(11):61-63
本文通过比较世界一些国家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情况,分析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外开放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中小企业工艺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浅析了工艺创新对提高制造业中小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工艺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促进制造业中小企业工艺创新发展的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框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些学者将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应用到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另一些学者则将国际贸易理论应用到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