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财会学习》2009,(2):8-9
国家税务总局于日前正式印发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对如何进行特别纳税调整,尤其是在转让定价调查与调整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2.
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1月8日印发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共分为十三章,对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工作中的关联申报、同期资料管理、转让定价方法、转让定价调查及调整、预约定价安排管理、成本分摊协议管理、受控外国企业管理、资本弱化  相似文献   

3.
近日,税务总局发布《特别纳税调查调整及相互协商程序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6号,以下简称《办法》).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一、问:《办法》发布的背景是什么? 答:税务总局于2009年初发布《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以下简称2号文),对特别纳税调查及调整程序进行规范,至今已有8年.《办法》结合国内国际的经济环境变化及多年来特别纳税调查调整工作的经验,对2号文中特别纳税调查调整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和细化,进一步明晰税务机关的调查调整程序、调整方法等相关工作内容.《办法》还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了特别纳税调整相互协商的工作流程及内容.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本国经济,同时影响着世界经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引进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企业,随着外商投资企业越来越多,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各子公司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者劳务而进行各种关联交易也越来越多,为了规范外资企业的关联交易,避免税务上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18日印发了关于《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9]2号为了规范特别纳税调整管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税务》2009,(6):6-19
2009年1月8日,经过近一年的征求意见,国家税务总局《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办法》包括13章118条,是对《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特别纳税调整”条款的解释和细化。  相似文献   

6.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在总结中国转让定价和预约定价管理实践并借鉴国外反避税立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反避说的规定进行了解释和细化,规范了我国的转让定价和预约定价管理,并且首次引入成本分摊协议、资本弱化、受控外国企业、  相似文献   

7.
今年年初,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以下简称“2号文”),它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基础上颁布实施的有关特别纳税调整的一个操作性文件,对税务机关在转让定价、预约定价安排、成本分摊协议、受控外国企业、  相似文献   

8.
《会计师》2013,(10)
随着《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发布试行,以境外关联交易为主的外资企业实时评估企业完全成本率的水平至关重要,如何强化控制和管理以提高完全成本加成率水平?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防范关联融资租赁逃避税收的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实务中,融资租赁业务是关联交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关联融资租赁产生财务费用的避税方法,是资本弱化的变形,应该得到重视。按《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及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月8日,经过近一年的意见征求,国家税务总局《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办法》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终于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反避税体系,反避税管理工作步入科学规范、全面提升质量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2月9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对反避税操作管理进行了全面规范,不仅赋予了税务机关开展反避税的新手段,还规定了企业的相关法定义务。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反避税相关法律体系,为税务机  相似文献   

12.
《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做出了规定。2009年1月9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对关联企业税务管理进行了规范。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关联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云南金融》2009,(3):5-5
2009年2月9日,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简称《办法》),对反避税操作管理进行了全面规范。办法规定,税务机关可依据所得税法,及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对存在以下避税安排的企业,即滥用税收优惠、滥用税收协定、滥用公司组织形式、利用避税港避税以及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安排的企业。启动一般反避税调查。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 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新条例中明确规定,企业重组在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照交易发生时的公允价值确认税务上的所得或者损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适用于税务机关对企业的转让定价、预约定价安排、成本分摊协议、受控外国企业、资本弱化以及一般反避税等特别纳税调整事项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第三十条的规定,实际税负相同的境内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只要该交易没有直接或间接导致国家总体税收收入的减少,原则上不做转让定价调查、调整。在日常的重点税源稽查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业正是在同等税负的环境下,利用关联交易,达到调控利润的目的,存在不合理避税的嫌疑。一、目前较为突出的几种关联交易(一)利用提供劳务调控利润的关联交易《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  相似文献   

16.
《财会学习》2015,(1):6-7
政策背景
  一般反避税在我国尚属较新的领域,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才开始引入一般反避税条款。目前《,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与《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等法律法规提供了一般反避税管理的原则性规定,但是至今尚缺乏一套全面、综合的管理办法来规范各地税务机关的操作流程和执行标准。  相似文献   

17.
坍檀 《财会学习》2009,(12):29-31
转让定价,目前已成为税法领域最重要、最具争议性的热点问题之一。许多跨国公司内资集团公司已将转让定价作为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课题,利用关联方的内部交易影响公司利润。降低集团公司但这也正是集团公司的税务风险所在。我国税务部门对税收监管日益严格,新企业所得税法专门增设了“特别纳税调整”一章来规范与转让定价相关的税收问题,并且国家税务总局自2009年1月发布《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之后。陆续出台了多项法规对转让定价问题进行规范。面对不断完善的转让定价法律法规与不断强化的转让定价监管戢们应该如何管理公司的转让定价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本刊采访了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合伙人李晓晖先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及《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出台,短短几年中国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转让定价体制,并逐步成为世界转让定价体系的重要成员。特别是,在联合国最新公布的《发展中国家转让定价操作手册》中,中国税务机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其中撰写了《中国实践篇》,旨在针对《OECD转让定价指南》无法给出答案的一系列问题,诸如缺乏合适的可比公司、区域特定优势的量化及分配以及无形资产的认定和估值,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区域特定优势"这一术语已成为当前经济学家和各国税务当局探讨的热门话题,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并就如何利用相互协商程序(Mutual Agreement Procedure,MAP)和预约定价安排(Advance  相似文献   

19.
企业向关联方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如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是纳税人非常关注的问题,目前,企业所得税法规中涉及关联方利息扣除的规定主要集中于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六条,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一百一十九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以及《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以下简称(《办法》)第九章中。  相似文献   

20.
为配合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最近财政部国税总局连续出台了多个涉及行业(企业)税前扣除项目的税收政策。其中,对证券期货业准备金等多项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进行了明确,首次单独出台政策对企业手续费及佣金的税前扣除予以规范。同时,国税总局日前公布的《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反避税防火墙业悄然形成,值得企业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