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1992年-008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6年以前流通股比重一直较为稳定呈水平直线状态(略向上倾斜),国家股和法人股则大致以30%为中轴线呈现一种近似对称分布状态,2006到2008年经历了股权分置改革和大小非解禁,流通股比重大幅提高,最后据此归纳了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所呈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双重代理理论,以2007年中小企业板披露研发数据的8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股权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1)股权集中度与技术创新动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第一大股东持股与技术创新动力有负相关关系;(2)股权制衡与技术创新动力有负相关关系,即第二大股东持股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3)高管一股东代理削弱了股权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最基本的特征是股权高度集中,并且居于多数地位的国家股,法人股不可流通,可以流通的只占少数的社会公众股。流动性的不一致导致两类股份股东利益基础的不一致,由此为根源,引发了公司治理的一系列缺陷,诸如委托代理问题的恶化、控投大股东控制、内部人控制严重、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弱化等。因此,股权分置是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诸多缺陷的症结所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原非流通股的逐步流通,原非流通股东有着较强的变现欲望。加之股权分置改革的主流对价是送股,因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已开始并逐步向分散化发展。本文意在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变化及其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运用统计学工具,通过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尝试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揭示研究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红之间的内在联系,预测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红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运用统计学工具,通过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尝试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揭示研究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红之间的内在联系,预测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红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运用统计学工具.通过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尝试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揭示研究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红之间的内在联系,预测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红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山东省4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资料,运用回归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业绩关系进行分析论证,揭示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国家股及法人股在股权结构中的地位、股权的流通度与企业业绩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提高经营业绩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A股2004--2011年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CAPM、Gordon、OJ和ES模型估算其平均股权资本成本,检验国有企业集团控股政府层级、终极股权结构长度和宽度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央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低于地方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终极股权结构长度与股权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而终极股权结构宽度与股权资本成本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相对于延长控制链条长度(控制层级),政府通过增加链条数(控制渠道)控制上市公司更加有利;政府应减少对上市公司的干预,同时也不能让终极股权结构长度无限延长。  相似文献   

9.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者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许多实证研究,但由于选取的样本或指标不同,得出了差异迥然的结果。有的学者认为,股权结构是治理结构的基础,股权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提高公司经营绩效;而有的学者认为,股权结构是为实现一个均衡的公司组织而对各种成本利弊权衡后所内生的结果,它与公司绩效之间并无必然联系。那么,股权结构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公司绩效的变化?我国特有的股权分置改革为我们分析这个问题提供了实验样本。本文对2006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在股改前后的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进行了比较。本文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导致上市公司国有股持有比例数的下降、法人股及流通股比例数的上升以及股权集中度的相对分散,然而对公司绩效的提高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和业绩水平。本文对上市公司股权构成及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降低了股权结构中各因素对公司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加强了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绩效的正向作用,使得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股权分置是指在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两种不同性质股票”之间的差异,即非流通的国有、法人股,以及可流通的社会公众股,由于人为限制股权“流动性”,造成了两类不同股份之间“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现象。由于人为割裂造成的股权分置问题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在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最基本的特征是股权高度集中,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西方融资顺序的比较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行为上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股权融资成本低及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应从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强化公司董事会的功能、完善经理人持股以及其市场约束机制等方面入手,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促进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股权结构的内生性视角,本文采用我国沪市上市公司的集合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控股股东关联交易型掏空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外生性出发,股权制衡度能够制约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行为,尤其是侵占型关联交易;考虑到股权结构的内生属性,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额(尤其是侵占型关联交易额)增加比例越大,公司股权制衡度上升比例就越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的极端融资行为,并对其自身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股权融资偏好是我国上市公司在其融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制度环境、产业因素及股权结构等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最直接抑或最重要的原因,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驱动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纠正其不合理的股权融资偏好,必须基于这三方面原因采取包括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证券市场退出机制等有效对策与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合理性,探索优化公司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本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合理性,探索优化公司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公司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石,公司股权结构调整优化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发展质量.本文以2006—2018年中国沪深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是否存在关于其目标水平的动态调整行为.结果发现,公司股权结构存在动态调整行为.市场化程度越高,公司股权结构动态调整速度越快.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动态调整速度更慢.公司规模越大,公司股权结构动态调整速度越慢.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公司控制程度越强,公司股权结构动态调整速度越慢.本文研究为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实现股权结构优化和股权主体多元化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股权结构和投资者异质信念是影响投资风险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为背景,在研究公司治理的基础上,利用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进一步研究股权集中度、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票投资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异质信念的视角研究股权结构对股票投资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提高股权集中度有利于降低投资者信念异质程度和股票投资风险;投资者信念异质程度的降低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投资风险;投资者异质信念作为传导变量,存在于股权集中度对股票投资风险的影响中.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状况是关注热点.通过研究总结和分析深沪两市国有上市公司近十年股权结构特征和股利分配政策特点,结果显示:股权结构方面,股权分置改革后国有股比例下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普遍较低,股权集中度有所下降但幅度较小,股权制衡度有所提高但总体仍然较低;股利政策方面,不分红现象普遍存在,现金股利是最主要的分配方式,股利支付总体水平不稳定,股利分配缺乏连续性.  相似文献   

20.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是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有其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这两个方面人手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治理结构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