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邓杨丰 《广西经济》2005,(11):18-19
所谓“泛珠三角”,简称“9+2”,即: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9个省(自治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超级经济圈。但是,在确定“泛珠三角”内涵时,香港、澳门不能算进泛珠三角经济圈里,它们同内地不是一个级别的经济圈,只能是辐射和对接关系,而不是整合和一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嵩明县距昆明市主城区35km,个县国土面积1357.29km2.坝子总面积446.1km2,为云南省第7、昆明市第2大平坝,境内有“4线出省”、“6路通嵩”的便捷交通优势。昆明新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嵩明将成为我国第4大空港经济区,由此形成的临空经济圈将成为昆曲工业走廊,  相似文献   

3.
环北部湾海域深水条件好,港口资源丰富,聚集了越南的海防港,广西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广东的湛江港、海安港及海南的海口港、洋浦港和八所港,是名副其实的“港口富集区”。该区域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区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重庆经济》2005,(10):18-22
一、“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发展为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一)“长三角”经济圈产业发展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浦东的开发、开放带动了上海为首的“长三角”经济圈(上海、江苏、浙江)的崛起。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圈,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也是发展最快的城市群和经济区,2004年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中国GDP的21.6%,外贸出口总额的34.9%,利用外资总额的48%。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影响力的扩大,泛“长三角”经济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也基本形成。这是中国经济中未来最充满活力和发展后劲的经济圈。  相似文献   

5.
一、江州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江州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交汇点,是中国通往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陆桥,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随着崇钦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江州区正在形成以崇左市为中心.以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湘桂铁路为纵轴.以钦州-崇左-那坡接云南富宁的高速公路为横轴的出边、出海、连通西南大“十”字交通网络.使江州区到周边各县、市通车时间缩短至1小时以内,进一步完善了江州区交通主骨架。航空方面.有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和宁明军民两用机场.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到崇左市区仅92公里,车程为1小时。水路方面。左江黄金水道可通航广州、香港。目前,江州区已基本形成了水、陆、空为一体的区域大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6.
在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结点——胶东半岛的西北部,一座被誉为“渤海明珠”的新兴港城正在迅速崛起,并日益成为商家眼中的投资热土,这就是史有“金黄县”美誉的龙口市。龙口市地处渤海湾南岸,是环渤海经济区中极具活力的新兴城市。全市总面积89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8.4公里:辖15个镇(区街)、人口62万。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的发展带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高速发展.形成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经济发展浪潮,90年代,浦东开发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迅速发展,形成中国经济第二次发展浪潮。21世纪的头10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京津冀蒙鲁的整合和协作.将带动环首都地区的快速发展.从而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次浪潮,首都经济圈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之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华南经济圈”研究热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所金泓汎近来.“华南经济圈”和“大中华经济圈”、“华人经济圈”问题,在日本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尤其是1992年不少研究机构和许多学者纷纷研究这个问题,掀起了一股热潮.作为一个外国,如此热衷于研究其周边...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世界经济日趋集团化、区域化、一体化,形成各种国际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即所谓“经济圈”)。目前,全世界有这样的组织28个,参与国家达140多个。为主动顺应这一时代趋势,加快我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经济的接轨,我们应该借“复关”之机,积极推动和参加一切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性经济合作组织。就地理位置和周边关系而言,当前尤应积极促进“亚太经济圈”、“南中国海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一、亚太地区必须也有条件接立“东北亚经济困”关于东北亚经济圈的界定和合作范围,日本…  相似文献   

10.
2月27日上午,首个涵盖整个亚洲,探讨亚洲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非官方开放性论坛——“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正在海南考察工作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成立大会并致辞。  相似文献   

11.
环黄渤海经济时代中韩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渤海地区与韩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韩国确定21世纪为西海岸时代,制订了西海岸开发战略,新设了西海岸开发推进委员会。并指定了仁川、平泽——唐津和新万金——群山经济自由区。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开发中心也逐渐北移,确定了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战略,环渤海地区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因此,环黄渤海经济圈正迅速形成.中国的天津和韩国的仁川将逐渐成为经济圈的核心。以中国环渤海和韩国西海岸为中心的环黄海经济圈正在形成,这个经济圈将主导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为了发展这个经济圈.中国环渤海地区和韩国西海岸各大城市间应该在如下四个方面通力合作:第一,物流产业上的合作;第二,尖端产业上的合作;第三,旅游产业上的合作;第四,环境产业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广东把湛江作为西翼经济腾飞、实现“追虎赶龙”目标的启动点;随着海南大特区和广西北海的崛起,南海经济圈和北部湾经济圈逐步发育和形成;随着大西南的不断开发开放并确定把湛江作为重要出海通道,湛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引人瞩目。南中国的这片热土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没有省域层面的都市经济圈引领,县域层面的城市经济仍是一盘散沙;没有县域层面城市经济的汇集,也不可能真正形成省域层面的都市经济圈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在国内,长江经济带、华南经济圈、渤海湾经济圈、中国境内欧亚大陆桥经济带都已初具雏形;各省区在这种大形势下也都在培养各自的区域优势:诸如成都经济圈、沈阳经济圈、南京经济圈、武汉中。c、湖南一点一线经济带等等。其中只有湖南的“一点一线”范围很大,约占全省的一半,显然难以形成龙头──发展极。其长沙市的经济实力仅占全省的1/6,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作用远小于广州、沈阳、武汉等特大城市对各所在省的拉动作用。1981~1995年全国城市化水平为2…  相似文献   

15.
广东在“泛珠三角”中如何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泛珠三角”是一个涵盖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海南9省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大经济区,它横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与东南亚国家在地理上直接相连,通过港澳地区与西方发达国家对接,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在全国三大沿海经济圈中独占鳌头。该区域的经济合作,对整个国家、泛珠三角区域及各成员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作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中重要一极的广东省,  相似文献   

16.
《结构调整信息》2004,(1):19-19,20
按照“做强产业、做大规模、做优功能、做美环境”的要求,江西加快省会中心城市建设,逐步把南昌建设成为现代区域中心城市、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同时,加快京九铁路、浙赣铁路、出省主通道沿线城市发展,尽快形成若干个区域城市经济圈。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全球的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加速进行,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各国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增加在国防经济中的竞争能力,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加强,欧洲经济共同体,使欧洲统一大市场形成,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组织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也已形成,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也在发展,东盟各国联系加强,正在蕴酿形成的有“东北亚经济圈”,“中亚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合作圈”等,这表明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科技进步的开拓,人类生产力的跃进,需要突破一国一地的界限向更大领域联合发展。这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也要大力发展区域经济,这是调整生产力大布局,加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前已经形成的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都以经济的高速发展显示了联合的实力和优势,通过联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也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宁波通讯》2005,(5):47-47
晓塘乡地处象山半岛中南部,毗邻石浦港,沿海南线一级公路横贯境内,水陆交通便捷,气候宜人,景色秀美,是钟灵毓秀的生态之乡,也是浙江省有名的柑桔、禽蛋之乡。全乡区域总面积45.6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万人,森林覆盖率达62%以上,形成了以柑桔、禽蛋、名贵水产品等为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经济,成立了“东海禽蛋”、“金元蛋业”、“象山红”柑桔等三家省、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9.
陈耀 《中国报道》2008,(4):61-62
谈论起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比较,就不得不说到深圳、浦东和滨海新区,它们分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龙头”。因而选取这三个点来比较无疑是最有利的。现在人们对所谓的“三大经济增长极”都形成了共识,这也能够很好地概括深圳、浦东以及滨海新区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上世纪80年代,以深圳特区为代表的珠三角经济圈,改革开放率先发展,带动珠三角经济区,可以说形成了“第一极”。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5,(44):14-15
【香港《香港商报》10月24日】 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最早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它曾被预言为中国下一个经济极速增长带。而近日有专家指出,由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三个城镇密集地区组成的环渤海,目前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圈。熟悉环渤海经济圈的专家指出,目前的环渤海经济圈内各路“诸侯”都有自己的一套发展计划,北京、天津已经联手打造“京津冀经济圈”,山东的“半岛都市群”战略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环渤海经济圈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