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提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目标和总体框架,是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认真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对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希望对完善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在改革方面,对于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主要是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对于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是降低进入门槛,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新阶段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内在要求。在我国人多地少、小规模经营占主体地位的基本国情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服务将先进技术、现代理念导入农业产业,是实现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有机衔接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黄守宏 《当代陕西》2008,(11):11-12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机构是依托。《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新阶段我们党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作出的重要决策,抓住了当前影响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必将有效地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为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一系列服务组织与服务体制的总称,涉及多个部门、行业、产业,发展的方向是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广、涵盖多、意义大、影响深,是改善农民生活、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村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6.
张梦玲  童婷  陈昭玖 《南方经济》2023,42(1):135-152
从服务分工视角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与农户行为的市场约束,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旨在寻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文章利用江西省9个县(市、区)34个村645个水稻种植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构建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农业绿色生产率,同时采用Tobit模型检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并分析农户土地禀赋下的经营规模、土地细碎化、地块规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的农业绿色生产率均值为0.48,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伴随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的加深,即采纳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生产环节越多,农户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越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和地块规模的扩大,能够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而土地细碎化程度则会抑制这种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施肥服务和病虫害防治服务是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提升的关键环节;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诱导农户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从而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提升。据此,基于发展农业绿色生产,应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与完善、引导农户开展适度土地规模经营,注重农户...  相似文献   

7.
王力凡 《辽宁经济》2004,(11):20-2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构筑健全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阜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全市经济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将农户卷入分工经济,是提高农业家庭经营效率的重要路径。已有研究较少关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成机理。文章借助交易半径和交易密度的理论概念,一方面从服务商面临的交易半径选择、作业周期约束、交易费用等维度,刻画交易半径的决定机制;另一方面从信息传递和"赢定输移"策略等维度,考察农户卷入分工经济的需求约束。将服务商和农户的局限约束同时纳入模型分析发现:(1)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的初始交易密度,决定了服务商交易半径的增长速度;(2)当市场的信息披露程度和传递速度提高,"赢定输移"策略会促使小农卷入分工经济,并使得交易密度、交易半径和市场容量同时提升;(3)服务商的交易半径和市场容量受制于农业的时令特征和作业周期性,这为构建种植业"纬度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和组织化进程与农业分工经济和种植业布局调整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9.
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常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强度和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获取渠道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以产业发展和农户需求为导向、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德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农业公共服务体系、集体农业服务体系和私人农业服务体系。公司+农场、公司+农户以及合作供销是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三种形式。德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于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的成功发展,尤其是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一个具有三级层次结构的分权型组织组成,通过立法和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政府在服务体系中起了重要作用。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和服务形式与美、德十分相似,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却有一定差异,美国和德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经验对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中发(200631号文件)提出:“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国家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有关发展农村金融、医疗、供销等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已有新的办法和专项措施,本文不再涉及。本文仅就农民培训教育、农牧业技术服务、农牧业标准化服务、农村信息服务、农民工劳务市场服务以及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的培育诸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作一些初步研究和探讨,并提出基本思路和建设方案,供有关部门和领导参考。  相似文献   

12.
邓育洲 《发展》2005,(1):56-57
甘肃省河西地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是甘肃省河西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之一,该项目拟在河西地区建立以市级信息交换中心为核心、以县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为主体、以重点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农业经济信息网络,达到互通信息、强化市场、扶优扶强及提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彭玮 《改革与战略》2014,(11):55-58
建立与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覆盖农民生产生活各领域、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跳出当前"三农"工作窘境,促进农业繁荣、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并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突破口。湖北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多元主体无序共生导致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服务总体水平低下导致供需矛盾突出;服务主体发育缓慢导致市场化程度偏低。应明晰多元化服务主体的功能定位,拓展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内容,搭建综合性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农机合作社带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由于农业机械化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下降,推动了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大分工和世界经济繁荣。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目前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常熟作为全国首批、江苏首家、苏州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所在地,在现代农业特色发展的道路上,逐步形成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以农业星创天地、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涉农研究院的服务情况为切入口,剖析常熟市农业社会化服务情况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结合发展实际,在政策体系建设、平台载体建设、人才培育、金融支撑等方面,提出推动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承担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购销、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任。因此,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多年来,中共四川省达县县委、县政府对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把它作为发展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存在大量的制约因素,影响了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成长,主要包括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成长中缺乏企业家精神、河南农村金融支持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不到位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兴安盟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逐步建立起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改革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九十年代,在抓好深化改革其它方面工作的同时,把深化农村改革重点转向加强农业社会化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集体经济统一经营层次的服务职能,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注入新的活力,也是新世纪兴安盟农业登上新台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强调,要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这对农业龙头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发展机遇,因为一号文件已为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多元主体为农业提供社会化服务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寄予厚望。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骨干力量的供销合作社,如何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有所作为?这个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