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猝侄病。幼苗出土后。在幼茎近地面处发病,病部组织变为水浸状暗绿色,很快就软化、缢缩、腐烂,幼苗随之折倒。折倒的幼苗在短期内依然青绿,潮湿时病部密生白色绵毛状霉,这是该病的主要特征。 二、立枯病。发病后幼茎基部产生暗褐色椭圆形病斑。初发病苗白天萎蔫,晚上恢复正常,以后病斑逐渐凹陷干枯而死。菜苗病部有淡褐色蛛丝状霉,这是与猝倒病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2.
《农家之友》2010,(7):56-56
农友小五问:农大夫,我种的淮山得病了,主要是叶片和叶柄受害,茎部也有受害。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始病斑为暗绿色水渍状凹陷的小斑点,扩展后呈黑褐色、病健明显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发病后期病斑中部呈灰色至灰白色,有时病斑上出现不规则的同心轮纹,病斑外围有黄色晕圈。叶柄受害时,开始在叶柄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斑,后期病部呈黑褐色干缩,致使叶片脱落。茎受害后,病点沿蔓的纵轴方向扩大后成为圆形或梭形黑褐色病斑。病部略凹陷,若绕茎蔓发病一圈或顶梢受害可使生长停止,成段茎变黑褐色,致藤茎枯死。请问这是什么病?  相似文献   

3.
急诊对象一:辣椒苗病死农友小陈问:农大夫,我种的辣椒得病了,这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茎杆和果实。苗期发病,初期子叶顶端褪绿变黄,后扩  相似文献   

4.
正症状: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及幼茎上产生白色圆形小病斑,叶正面多,而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病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后期菌丝老熟变为灰色,病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而后小粒点变黑。防治方法:选用早青等抗病品种,此外加强肥水管理,切忌空气湿度干湿交替出现。发病初期喷晒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75%百菌清800  相似文献   

5.
一、甘薯黑斑病危害的主要症状 (一)发病的薯苗会在其基部白嫩部分产生梭形或长圆形的黑色病斑,严重时种薯和幼茎都变黑腐烂,造成烂床死苗,湿度大时病部长出黑色刺毛状物。病苗插到大田后,叶片往往发黄脱落;生长缓慢,甚至造成死苗缺株。(二)薯块发病产生  相似文献   

6.
<正>问: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高发期是什么时候?症状怎样?有哪些防治措施?答:发病季节:夏季是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高发期,该病主要浸染黄瓜的叶片、瓜条、茎蔓等部位。症状:黄瓜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幼苗期子叶染病,开始产生近圆形水浸状凹陷斑,以后变褐色干枯。成株期叶片上初生针头大小水浸状斑点,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上产生乳白色粘液,干后形成一层白色膜,或白色粉末状物,病  相似文献   

7.
《农家之友》2010,(7):56-57
农友小赵问:农大夫,我种的黄瓜得病了,这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害,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果实,有时也侵染卷须和茎蔓。叶片发病初期,呈鲜绿色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成黄褐色多角形病斑,病部稍下陷,质脆易穿孔,潮湿时叶背溢出乳白色菌脓,干后菌脓呈一层白色亮膜。叶柄、卷须和茎蔓发病初期呈水浸状小点,后纵向扩展呈短条状,浅灰色,湿度大时也有菌脓溢出,严重时病部纵向开裂、腐烂,后变褐干枯。  相似文献   

8.
<正>三七立枯病及猝倒病均为三七苗期的主要病害,两者症状相似,很难区别。立枯病一般发病部位在幼苗茎杆基部,即在距离表土层3~5cm的干湿土交界处,病菌侵入后,感病部位组织软化,茎基部初期呈现黄褐色的凹陷长斑,逐渐深入茎内而腐烂,导致幼苗倒伏死亡。  相似文献   

9.
《农家之友》2004,(8):36-37
大斑病以为害叶片为主,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也有少数从中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首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棱形大斑。后期病斑常出现纵裂现象,多数病斑连片后,叶片变黄枯死。防治方法:该病在玉米抽雄前后始见,进入叶丝至灌浆期一旦遇到气温22度  相似文献   

10.
1 油菜菌核病的防治 油菜菌核病俗称麻秆、白秆等,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使油菜品质、含油率下降。其症状是:先在近地叶柄或叶片出现病斑,病斑初期为圆形、褐色、水渍状,后转为青褐色,茎基部病斑由褐色变白色,有光泽,高湿时组织软腐,表现有棉絮状白霉,干燥后破裂如麻丝。受病茎秆易开裂、折断、倒状,髓部变为空心,有向霉及鼠粪状黑色菌核,引起全株枯死。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以开花后受害较重。  相似文献   

11.
正炭疽病是番石榴的重要病害,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该病在番石榴的枝条、叶片、果实上发生,造成死苗、烂果、落叶,对产量和果品质量影响极大。果实收获后,在贮运期间,病情仍然可以继续发展,造成经济损失。症状1.新梢:从叶片开始变褐,逐步扩展,造成新梢焦枯。2.从叶片和叶缘开始发病,病斑呈圆形或半圆形、褐色。病斑逐步扩大,中间颜色变淡,可见其上生许多小黑点。叶片容易脱落。一般叶上发病较少。  相似文献   

12.
正黑斑病:多发生在苗期,植株受害后,叶片、叶柄产生小黑斑,温度高时病斑扩展为灰褐色圆形病斑,直径在5~10毫米,轮纹不明显,且薄而易破,造成叶片穿孔。防治方法:一是实行合理轮作,种植密度适宜,通风透光良好;二是于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  相似文献   

13.
一、辣椒死苗的原因、症状1、猝倒病 :从播种到移栽都有发生 ,小苗在两片子叶平展至两片真叶期发病最重 ,开始时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逐渐变成黄褐色 ,然后缢缩成线状 ,病苗还未凋萎就猝倒在床面上 ,3~4天时间就可导致成片幼苗猝倒。在种子萌发时 ,此病会引起胚芽和子叶腐坏 ,幼苗还未出土就坏死。若苗床湿度大 ,能看见病苗体表及附近泥土上长出的白色絮状菌丝体。2、苗期灰霉病 :幼苗色浅 ,子茎、子叶和叶片发病处呈水浸状 ,叶尖变黄 ,后扩展到幼茎 ,幼茎病部缢缩处呈灰白色 ,组织软化 ,表面生有大量灰色霉层。从缢缩处折倒 ,叶片枯萎、…  相似文献   

14.
<正>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死。灰霉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病菌耐低温,7℃~20℃大量产生孢子,经气流、浇水和农事操作等传播。苗期棚内温度15℃~23℃,弱光,相对湿度9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膜时最易发病。如遇连阴雨或寒流大风天气,放风不及时、密度过大、幼苗徒长,分苗移栽时伤根、伤叶,都会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顾问》2010,(7):36-36
1.症状特点。叶片发病初期出现针头状大小的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带。病菌多从叶尖或叶缘侵入,病斑扩大后可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斑块。病斑呈深褐色至灰白色,有轮状斑纹,边缘黑褐色,稍隆起,病部中央散生或轮生褐黑色小点,潮湿的天气出现粉红色胶状物,此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最后病叶黄化脱落。  相似文献   

16.
<正>发病症状:香菜叶片染病初生橄榄色至褐色、不规则形或近圆形小病斑,边缘明显,扩展后中央灰色,病斑上着生黑色小粒点。发病严重的病斑渐渐融合成片,致叶片干枯。叶柄和茎染病,病斑为条状或长椭圆形褐色斑,稍凹陷。防治措施:1.合理轮作,选用无病抗病  相似文献   

17.
黄萎病。染病株茎项端叶片叶脉间褪绿,后逐渐变褐枯萎。下部叶片黄化,落叶始于茎基部,后向上扩展,有时病茎基部木质部出现褐色至黑色斑,病茎的髓部呈浅茶褐色。发病轻的病茎能继续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正>疫病: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当幼苗长20厘米以后,疫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褪色,至全株萎蔫或打倒。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尖或叶绿开始,发病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不整形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防治:抓住发病初期用72%锰锌、霜脲WP 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WP900倍液或64%杀毒矾WP4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WP500倍液隔7~10天喷雾1次,防治2~3次。  相似文献   

19.
玉米大、小斑病是玉米制种田的主要病害之一 ,大斑病在不同类型地区均有发生 ,而小斑病在大部分地区常和大斑病混合发生 ,该病以抽穗期发病最重。一、症状(一)大斑病受害叶片初期呈灰绿色或水浸状小斑点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大 ,形成中央黄褐色 ,边缘褐色的梭形病斑 ,严重时几个病斑连接成条状 ,造成叶片枯死。(二)小斑病小斑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病斑初期呈水浸状 ,后变黄或红褐色 ,边缘色较深 ,有时病斑上有2~3个同心轮纹 ;病斑形状大小受粗叶脉的限制 ,呈椭圆形、近圆形或长圆形。当叶片上病斑密集时常相互连片融合 ,导致叶…  相似文献   

20.
1.1症状水浸状的病斑出现在叶片上,几天内叶片将坏死,干燥时变成褐色,潮湿时变成黑色。在阴湿条件下叶背面病斑边缘有白色稀疏的霉轮,通常在病斑的周围形成淡黄色的褪绿边缘。病斑与健部无明显的界限。通过雨水从茎、叶淋洗到土壤里的分生孢子感染块茎,有褐色和表皮脱色。将块茎切开后看到褐色的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