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快讯》2007,(8):35-37
春节无疑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在中国,春节一直是民间一个不言而喻的盛事。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春节也逐渐转变成一个国际性的节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知道春节、了解春节、庆祝春节。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周刊》2007,(8):35-37
春节无疑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在中国,春节一直是民间一个不言而喻的盛事。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春节也逐渐转变成一个国际性的节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知道春节、了解春节、庆祝春节。[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徐寅寅  司道斌 《魅力中国》2011,(21):322-322
一篇名为《大旱之下过不过泼水节》的文章引发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新审视。当代青年对西方节日的推崇和对传统节日的冷落,一定程度反映了国民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节日正面临一系列困境。本文试图探讨传统节日在当代面临困境的原因,并尝试为传统节日的现代出路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雁 《魅力中国》2011,(11):237-237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旅游越来越热。本文主要介绍了民族文化及民族传统节日在中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要以民族传统节日为依托保护民族文化。在开发民族旅游资源过程中,应该保证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以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使各民族形成各自的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国的西方节日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的加深,人们不断追求时尚和潮流,出现了在中国西方节日热的现象。同时,中国传统节日相对降温。这种现象给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此,中国政府首先应该制定法律,采取措施保护和复兴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有利于避免中国新生代西化;老百姓也不要一味地存有崇洋心理,应该充分了解西方文化,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热爱祖国的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的加深,人们不断追求时尚和潮流,出现了在中国西方节日热的现象.同时,中国传统节日相对降温.这种现象给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此,中国政府首先应该制定法律,采取措施保护和复兴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有利于避免中国新生代西化;老百姓也不要一味地存有崇洋心理,应该充分了解西方文化,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热爱祖国的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赵会鹏 《魅力中国》2009,(22):97-97
传统节日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而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的节日文化有日趋淡化、不断异化、功能日益萎缩的趋势。在此严峻形势下,深入探究、挖掘与升华传统节日的文化渊源和文化内涵,是传承传统节日、发扬民族文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以低碳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方向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消费文化影响甚至决定着消费者的思想和行为,能否形成健全的消费文化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至关重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低碳消费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接着分析了我国低碳消费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条件,最后尝试建立起低碳消费文化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型,并对低碳消费文化建设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农历的七月七日,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相传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千百年来,这一美丽的传说代代流传…… 曾几何时,中国文化出现断层,西方文化承虚而入。洋“节”东进,传统消退,直到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人们才惊醒。于是,国人大声疾呼,保卫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节日回归,重振民族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0.
传统节日的德育功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健飞 《黑河学刊》2008,(4):99-101
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形式,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间包含的优秀道德、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是宝贵的德育资源。要通过对传统节日在青少年中失落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剖析传统节日的德育作用,探寻发挥传统节日的德育功效的具体途径。激活传统节日的德育功能,不仅对青少年成长发挥着积极作用,更是传统节日复兴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体验消费经济"发展与市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体验消费经济”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并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体验消费经济”是不以销售产品为最终目的的经济,是通过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让消费者从中体验精神享受和快乐的消费经济。经济学家指出,人类社会至今出现了三种经济,前两种是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为人类提供了物质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出现的“体验消费经济”,它提供给人们的是精神体验消费,这种“体验”并不是企业直接生产出来的。随着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在人类消费起支配作用的“生存、享受、发展”三大层次消费动因中,…  相似文献   

12.
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回归与外延伸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节假日的法定化只是为我们复兴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开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要得以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工作是紧迫和重要的:一是重建传统节日的符号体系,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回归,在这方面,企业、商家和政府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二是转换传统节日的参与模式,将封闭型的"血缘共同体参与模式"转换为适应现代生活的开放型的"业缘共同体参与模式",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外延伸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也同步带来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上升。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不仅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因为其正外部性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济、交通与信息的快速发展使旅游成为日常行为,文化从未像今天这样发生着如此大规模且频繁深入的交流与互动。火把节是西南地区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文旅融合的政策下逐步从村落仪式发展为大众共享节日。石林火把节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其文化功能与意义不断发生着变化,最终完成了传统节日的文化空间再造、文化多样表达与文化结构互构,不仅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更建立起区域与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交融发展的缩影和写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主线提供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5.
现代设计包括实用性和艺术性,其中艺术性体现着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积累.然而,现代形态的大众消费文化正在对传统文化内核进行着消解和改造,同时我们的现代设计又缺乏自我.要解决这些问题,Aura和陌生化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即用现代的思维与理解展示我们传统的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陌生化处理,在传统与现代的悖论张力中显现出现代设计的张力美,从而创造新的Aura,这样既可以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同时也是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现代设计文明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6.
朱建国 《发展》2003,(6):33-33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文化产业将大有可为。文化是人类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同时,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它天然地具有物质生产的基本特征,具有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来实现其价值。换句话说,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生产,作为一种商品,能够并且已经进入流通消费领域。使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文化中渗透着经济的商品的要素,使文化具有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的商品属性解决出来,这就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又被称为文化工业,它具有特殊的属性,是以文化产品的创造、复制、传播与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模式. 文化产业在满足人们大众精神需求的同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因如此,文化产业建设得到各国的重视. 我国的文化产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在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下,我国文化产业得以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各种问题,比如过分强调经济利益,强调文化的工具性,忽视文化精神向度,盲目上马文化产业项目等.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我们更应该清晰看到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困境. 本文在简述马克思文化观的基础上, 试图探索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为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到来之际,世界各地纷纷举办庆典活动,共贺新春佳节。其中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春节庆典活动是亚洲以外规模最大的中国农历新年庆典活动,在此前已举办了13届。本届悉尼春节庆典活动主题为龙腾五洲、四海一家,由重庆与悉尼市共同举办。重庆市组成的政府、经贸、文化、教育、旅游和媒体代表团及游客共500多人赴澳大利亚举办此次庆典活动。春节活动期间,重庆与澳大利亚相关城市共同庆祝中国春节,并签署了一批文化、经贸、教育、旅游等合作项目协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伊春为例,对中国梦视阈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系列研究,既保持传统节日文化精神的统一性,又具有地域色彩的丰富性,让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伊春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文章概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传统节日失去应有的文化氛围、不断被商业化、物质化的现状,分析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逐渐流失的原因:首先受市场经济影响的逐利群体的炒作;其次是青年群体借助西方节日宣泄感情,以调适日常单调乏味的生活;第三,是受过西方教育归国者,西方的文化与传统无形之中已经成为他们回国之后的生活习惯.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在形式和内容上对传统节日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