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喀斯特环境与贫困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州省为主的南方喀斯特山地地区是我国五大典型脆弱生态区和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其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与贫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本文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分析喀斯特环境与贫困的关系,并根据与贫困关系密切的喀斯特环境问题,把喀斯特环境的贫困类型划分为:喀斯特石漠化、水资源缺乏、自然保护与生存冲突、环境污染、自然灾害贫困型。同时,在环境的背景下提出解决贫困的对策:调整产业结构、倡导以环境保护为导向的扶贫工作、建立和完善环境补偿机制、加强社区对环境的监测和多部门的共同合作。  相似文献   

2.
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沈茂英译世界上大多数贫困地区自然资源遭破坏的程度远比贫困问题严重。影响环境的因素由贫困衍生出来,而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两者相互影响。影响环境恶化的因素1人口压力人口增加明显加速贫困和环境破坏。人口增加,贫困人口的资源基地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的水贫困进行测度和空间格局分析,为解决西南地区水贫困及水资源短缺问题找到了新的途径和思路。方法 文章采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从资源、设施、能力、使用和环境五方面确定22个指标构建重庆市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对重庆市水贫困进行测度,并利用GIS软件,依据自然断裂点法,对重庆市的水贫困进行空间格局分析,将其划分为高水贫困区、较高水贫困区、中水贫困区、较低水贫困区、低水贫困区5个差异区域,同时利用GeoDa软件对水贫困测度结果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1)重庆市水贫困资源系统和使用系统指数等级偏高区域主要分布在渝东北、渝西和主城等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人口密集的区县,设施系统和能力系统指数等级偏高区域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和渝东南等社会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环境系统指数等级偏高区域主要分布在经济水平相对较高且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2)重庆市水贫困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椭球状”结构,高水贫困区、较低水贫困区、低水贫困区占比较少,较高水贫困区、中水贫困区占比较多。不同的水贫困区存在不同的问题和成因,需根据不同水贫困特征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综合治理重庆市的水贫困问题。(3)重庆市水贫困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主城的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巴南区和沙坪坝区,低值区分布较集中,高值区分布较零散,无高高集聚区。结论 重庆市水贫困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不同的水贫困区存在不同的问题和成因,可从以分别对各区域水贫困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4.
人口增长过快,必然会约经济的发展和税贫的速度,形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两个高相关的低度恶性循环。人口问题产生的这种负效应,加剧了贵州贫困地区人口、环境、贫困的矛盾。本文拟拟从贵州人口、环境、贫困的状况及相互关系,谈变个人对这个问题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农村贫困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挑战,金融扶贫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扶贫方式。农村金融作为一种为贫困农户提供资金要素的途径,其反贫困绩效已得到了较多人的肯定。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3—201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于缓解农村地区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有利于减缓贫困,但农村金融效率对缓解贫困有负向影响。这表明农村金融反贫困不仅要坚持市场规律,而且需要有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减少贫困作为人类发展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在减贫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量文献基于中国减贫成就进行了深入研究。要进一步取得减贫工作的成功,就要理顺贫困问题的总体逻辑,回答问题四个:何为贫困,即贫困的识别和测度;贫困如何发生,即贫困的产生机制;为何扶贫,即贫困的影响;以及如何减贫,即寻找有效的扶贫策略等诸多重大问题。因此,文章对贫困问题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以期明晰对贫困问题的研究进展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减少贫困作为人类发展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在减贫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量文献基于中国减贫成就进行了深入研究。要进一步取得减贫工作的成功,就要理顺贫困问题的总体逻辑,四个回答问题:何为贫困,即贫困的识别和测度;贫困如何发生,即贫困的产生机制;为何扶贫,即贫困的影响;以及如何减贫,即寻找有效的扶贫策略等诸多重大问题。因此,文章对贫困问题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以期明晰对贫困问题的研究进展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恩施市农户调查数据,基于多维贫困理论,采用Alkire和Foster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分析了恩施市农户的多维贫困情况。测算发现,被调查的乡镇农户家庭虽然平均收入水平较高,但相对贫困问题较为突出;教育贫困、健康贫困对贫困指数影响最大,教育问题和健康问题最严重;其次是饮用水贫困和卫生设施贫困;最后是收入贫困。  相似文献   

9.
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贫困问题主要体现为农村贫困。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渐进式改革政策的实施,农村普遍性贫困得到根本性解决。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不平衡性,农村贫困呈现由面到点集聚并减少现象,贫困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贫困人口集中分布于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环境相对恶劣,经济基础薄弱,贫困程度较深,脱贫任务重、脱贫难度大。探析目前我国的农村贫困状况及分布特征,深入分析致贫原因,为实施有针对性的扶贫攻坚举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精准识别连片特困地区绝对贫困农户和测度农户多维贫困状况,是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本文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秦巴山区为例,基于陕西、甘肃和四川3省1316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收入贫困及多维贫困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劳动力流动比例每提升1单位,农户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的概率显著降低23.2%,陷入多维贫困的概率显著增加8.4%,表明劳动力流动会显著缓解农户收入贫困,但也会加剧农户多维贫困的发生;(2)在控制变量中,户主年龄、人口规模和户主婚姻对农户收入贫困有显著影响;户主婚姻、人口规模、抚养负担和医疗条件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著影响。建议重点改善秦巴山区农户人居生活环境,提高基本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减缓农户多维贫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我国贫困治理正在由单一驱动转变为多维治理,对四省藏区的多维贫困治理绩效展开测度与分解,不仅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当前阶段四省藏区贫困治理的现状与短板,而且有利于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明确的参考。[方法]借鉴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提出多维贫困治理的测量方法,利用四省藏区484份农户调查数据,对四省藏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治理绩效进行测量与分解。[结果]四省藏区收入和住房维度的治理绩效突出,但在居住环境、教育和医疗意识维度表现出来的现代伦理思想差距明显;青海藏区多维贫困治理绩效最高,云南藏区排名靠后,主要受居住环境和医疗意识维度限制;户主受教育年限与多维贫困治理绩效成正比。[结论]四省藏区多维贫困治理绩效显著,主要体现在经济收入与基础设施方面,但贫困农户的现代思想与发展意识还较为匮乏。因此,一方面,在安排教育、住房、医疗等项目时,不能单纯追求数字层面或指标层面的脱贫,应当辅以相应现代思想的教育引导,转变贫困农户的落后陈旧意识,并将其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把基础教育作为解决四省藏区深度贫困问题的突破口,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采取有效的举措重点解决学生不愿意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问题,并转变陈旧的子女教育观念,以防止教育维度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12.
对贫困概念和扶贫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我们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贫困问题一直相当重视,在扶贫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新时期的扶贫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特点,对贫困概念有必要澄清一些模糊认识,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尤其是对于正确制定新时期的反贫困战略和扶贫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应区别“宏观贫困”与“微观贫困”贫困实际上是分层次的。一是区域意义上的贫困,笔者称之为宏观贫困,即从整体角度来看待贫困,例如,国家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贫困、城市贫困等。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那么,所有低收入国家都…  相似文献   

13.
正在解决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问题以后,并不意味着贫困就从此消除了,贫困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将从显性的绝对贫困转向更加隐蔽的相对贫困。由此,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制度体系,对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制度设计是基础。政府在财政、财税、金融等宏观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尽可能扩大贫困家庭、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一个客观规律。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及外在环境不同,经济发展的水平就会呈现出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时间上,就形成了“经济发展周期”;表现在地域上,就形成了“发达与贫困”。发达与贫困是梯度经济范畴,其实质仍然是一个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我国的扶贫战略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在扶贫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从对相对贫困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不同理解确定了2020年后扶贫工作的历史位置。论述了相对贫困的基本内涵,对相对贫困进行多元思考,分析了政府解决相对贫困的职责,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贫困问题主要就是环境问题,因为制度、政策及发展经济的机会是均等的,唯独环境差距很大,环境的差距形成了贫富的差距,环境优越的地方容易富起来,环境恶劣的地方较难致富。因此,扶贫一定要注重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这是我们调查湘赣老区开发扶贫后的思考。一、...  相似文献   

17.
一、贫困与贫困线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与发展同等重要的的问题。国际上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早,对贫困的理解也比国内全面和透彻。一些国际主要机构和研究者都对贫困的概念和定义展开过争论。比如英国的汤普森认为“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食物、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和缺少最低生活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谓贫困的。”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将贫困界定为“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而在实际操作中,从不同角度定义的贫困对制定反贫困和扶贫政策带来了困难,即如何确定一个有效的贫困线成为具体操作中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8.
自国家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很多贫困群体脱离了贫困,脱贫人群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造成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金融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积极探索。阐述了农信社开展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分析了农信社金融精准扶贫的路径,希望对我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赵岳 《山西农经》2022,(15):5-7+12
2020年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的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消除相对贫困,只能通过减少相对贫困达到治理目标。文章分析了我国城乡相对贫困治理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相对贫困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贫困治理的对策建议,以期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贫困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目前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我国目前贫困标准存在的问题,得出必须调整我国目前贫困标准的结论,提出新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并论述了新贫困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