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对中国国债规模与结构适应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我国国债发行的数量历年不断增加,而且发行的种类也不断增多。由最初单一的国库券发展到国库券、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保值公债、定向债券等种类。  相似文献   

2.
债券是随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筹集融通资金的工具。我国自1981年首次公开发行国库券以来,债券发行工作已经历了7个年头,到目前为止,我国债券形式大体上已发展为国库券、金融债券、地方企业债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和重点企业债券五大类。  相似文献   

3.
胡定核 《经济论坛》1994,(11):19-20
中国证券市场从1981年始发行国库券以来,已经有13年了。这13年来,特别是最近3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并在逐步地走向世界。 中国证券市场13年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1年到1988年,以981年发行国库券为标志,这一阶段国家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股标全都出现了,但只限于发行,规范意义上股票、债券二级市场并未形成。整个证券市场只能说是带有计划经济烙印的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证券市场也在不断发育壮大.到1991年4月,全国已有专业证券公司46家,证券营业部700多个,并在各地金融机构设立了大量代办点.证券品种也从单一的国库券渐趋多样化.截至1990年底,包括国库券、建设债券、金融债券、重点企业债券等在内的各种一年期以上的证券,已累计发行1757亿元.1990年证券转让交易额已达136亿元.实践证明,逐步扩大债券和股票的发行,建立和  相似文献   

5.
我国财政部为了弥补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巨额财政赤字,解决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于1981年开始发行国库券,而从1987年以来,在发行国库券的同时,又陆续发行了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债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特种国债和保值公债。国债的发行,不仅在筹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解决国家重点建设的资金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金融资产多元化、金融市场开拓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国债的发行过程以及发行控制上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国债发行期限结构单一化严重影响了国债的健康发展,给整个经济生活投  相似文献   

6.
<正> 一、我国证券市场发育和证券税制现状 (一) 我国证券市场发育现状自1981年我国首次发行国库券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证券交易异常活跃。截止1990年底,国内各种有价证券累计发行额达2,300亿元,有价证券存量1,700亿元,累计交易额187亿元。1988年有价证券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为8.8%,1990年为12%。从当前看,我国证券市场发育的特征主要是: (1) 债券市场占主体地位。自1981年发行国库券标明我国证券市场已经萌芽,到1987年后发行了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和特种国债、基本建设债券和保值公债等,债券市场空前发展,债券的发行额交易额分别占证券市场发行总量的90%和交易额的80%以上。 (2) 政府和金融机构构成证券市场的主导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从1983年开始,我国一些大中城市通过发行各种债券、股票,逐步开展了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吸收社会游资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活动。1987年,国家发行重点建设债券55亿元,重点企业债45亿元,金融债券40亿元,国库券60亿元,人民银行核定的地方债券30亿元,发行规模之大,种类之多,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这标志着  相似文献   

8.
薄文英  杨坤 《经济师》1996,(11):52-52,57
对国债市场的思考簿文英,杨堃,张宇国债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国库券又称"金边债券"是国家为解决财政赤字,调节国库收支差额向社会筹措资金发行的债券。国债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探索、萧条、繁荣三个阶段。1981年国家开始发行国债,最初的几年,由于发行期限长、到...  相似文献   

9.
次级债券的发行能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起到一定的价格信号作用,不仅对次级债券投资者有着较强的指示作用,同时对银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也会产生影响。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剖析次级债券能发挥市场约束效应的可能性和有效性,通过构建一个逆向选择模型对不同信用风险的银行发行次级债券决策选择进行数量推导,证明了金融市场上存在一个信用风险高及信用风险低的银行都不会发行次级债券的均衡解,从而得出了信息披露是影响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决策的主要因素的结论,据此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加快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等有利于我国银行次级债券市场约束效应发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来稿摘编     
《经济师》1993,(1)
<正> 银行业应限制性地参与证券业银行业限制性地参与证券业将促进两业的共同发展。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银行主要参与证券业的两种业务活动:一是银行作为中介机构代理筹资者和投资者进行融资和投资活动;二是银行本身直接发行金融债券筹集资金及自营投资业务。我国银行的证券投资应主要集中于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尤其是政府债券,对股票的投资须严格加以限制。笔者认为:允许各专业银行参与债券市场(公债和企业债),限制其进入股票市场(这一部分市场由各专业证券机构占领),是目前我国证券业发展模式的较理想选择。 (侯铭梁艳)  相似文献   

11.
《资本市场》2014,(5):122-123
<正>行业趋势201 4年证券业主要关注两大变化:一是投行发行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二是互联网对券商业务的冲击。发行体制改革发行体制现在将逐步从审批制走向注册制,这将带来行业集中度的大幅上升(参考香港市场,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大型投行IPO市场占有率极高)。主要由于三方面原因:一是新股发行制度由审批制到注册制,券  相似文献   

12.
<正> 国务院决定,“七五”期间继续发行国库券。中央领导同志最近也指出,发行国库券要长期搞下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预算外资金和城乡人民储蓄迅速增长。每年发行一定数量的国库券,把社会上的一部分资金以国家信用方式吸收到国家财政手中,用以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也有利于缓解市场供求矛盾,因而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国自从1981年以来已经连续六年发行国库券,从今年起就要逐年还本付息,而且由于从1985年起每年发行的国库券总额上升到60亿元,并提高了国库券利率,偿还年限也由6—10年缩短为发行五年后一次还本付息,这样,在1990年国  相似文献   

13.
建议在乡村设立国库券发行、兑付点杨建国,郭建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手中的钱渐渐多了起来,家庭投资已成了城市居民的热门话题,在时下最为流行的股票、银行储蓄和国库券的三种投资方式中,被誉为“金边债券”的国库券,成了城市居民投资的最佳选择。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从1981年起恢复发行内债,最初只有国库券一种,后来又增加了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债券、特种国债、保值债券和转换债券等六种.随着债券种类的增多和债务总额的不断扩大,国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强,特别是近年来财政困难加重和偿债高峰的到来,债务问题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对当前的内债形势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从1981年恢复国库券发行到今日,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管理混乱到逐渐规范的过程。我国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中流砒柱,对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近年来,尤其是进人2001年以来,我国证券  相似文献   

16.
<正> 1、问题的提出。我国发行的国库券以其利息高、无风险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为广大居民投资的一条重要渠道。但由于国库券不记名、不挂失,没有固定的兑付地点,国库券到期后凭券既可兑付,这样国库券的保管便成了一大难题。许多入室盗窃分子往往把国库券做为偷盗目标,目前,国库券被盗案件时有发生,这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国库券业务的开展和在群众中的声誉。  相似文献   

17.
乔越 《经济师》2001,(12):214-215
一、国债二级市场分析1.发行主体和目的较为单一。目前 ,我国国债市场的发行主体主要是财政部和政策性银行 ,而且后者也是近几年才成立并开始发行债券的。从发债的目的来看 ,发行国债、国家重点建设债券主要是为了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 ,发行特种国债是为了补充国有银行的资本。总体来讲 ,发行债券的主体还不够广泛 ,目的还较单一。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当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发行债券的手段 ,可以补充附属资本的不足 ,调整和改善负债结构 ,推动资产运营 ,扩大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运作的深度和广度。然而 ,我国的商业银行 ,基本上还…  相似文献   

18.
叶蓓  张宇 《经济论坛》2006,(4):101-102
次级债券是指偿还顺序优于股本权益,但低于公司一般债务(包括高级债务和担保债务)的一种特殊债务形式。近20年来,发行次级债券已成为国际银行界充实资本金的常见做法。在我国,自银监会、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2003年)、《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2004年)以来,众多商业银行也先后发行次级债务充实附属资本。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银行次级债务的发行还带有明显的“资本饥渴”特点,次级债对银行的市场约束作用及其监管意义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挖掘。一、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作用市场约束…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证券的立法及管理(一)我国证券的立法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不久,是一个新兴的市场,至今仍处在试验阶段,我们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国债法、证券法、证券交易法、证券投资信托法、期货法。中央只有一些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单项条例和规定。如1981年恢复国债制度,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为配合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1987年公布了《国务院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股票债券管理的通知》;为促进国库券上市流通,1988年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关于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试点实施方案》等,这些…  相似文献   

20.
国库券承销方式应予改变邱启鸿,童玉珍为了解1996年的国库券发行情况,以利合理调度资金,最近,江西赣州市人行国库股对赣州市发行国库券的机构进行了调查,重点分析了1996年凭证国库券的销售情况。一、基本情况1996年,赣州市的国库券发行经历了从红火到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