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报道》2014,(12):46-46
10月23日,“中国—东盟中心杯——我眼中的中国—东盟关系”征文比赛颁奖典礼在中国—东盟中心东盟厅举行。缅甸驻华大使帝林翁、东盟使馆的外交官等130多位嘉宾代表出席活动。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马明强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此次活动非常重要,不仅加强了年轻人对中国—东盟关系的理解,更为中国—东盟人民的伟大友谊增进了互信。  相似文献   

2.
《中国报道》2014,(9):36-37
"外交官带你游东盟"微博访谈系列由中国—东盟中心于2012年发起,旨在通过东盟大使及外交官们的视角,提升中国公众对东盟的理解。微博访谈系列在中国—东盟中心微博粉丝中引起热烈反响,增进了中国和东盟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3.
《中国报道》2016,(4):41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中心将开展19个旗舰项目,并积极参与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3月9日,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与东盟北京委员会轮值主席、越南驻华大使邓明魁进行工作交流。邓明魁大使赞赏中心为促进中国一东盟友好合作所做的不懈努力,介绍了东盟北京委员会近期工作情况和未来设想,期待同中心进一步加强沟  相似文献   

4.
《中国报道》2014,(6):47-47
由中国—东盟中心(ACC)组织的“中国—东盟中心杯—我眼中的中国—东盟关系”征文比赛自2014年5月起面向全国大学启动。欢迎中国及外国在华大学生踊跃参加,用中文(至少1500字)或英文(至少1000字),写出对中国—东盟关系的理解,比如中国—东盟关系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重要意义,对未来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期待和建议等。东盟国家驻华大使将作为本次大赛的荣誉评委。颁奖仪式将于2014年9月底在中国—东盟中心举办。一些幸运的获奖者将有机会访问中国一东盟中心,获得精美奖杯祁荣誉证书,并与中国一东盟秘书长马明强、东盟国家驻华大使及外交官互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报道》2015,(3):41
马明强任职期间,中国—东盟中心知名度不断提升,真正成为中国与东盟的政府间机构,积极促进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投资、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1月20日,中国—东盟中心邀各界同仁与朋友相聚于中国—东盟中心东盟厅。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马明强向到场嘉宾表达诚挚谢意,感谢来宾在其自2011年起担任秘书长一职任期内对中国—东盟中心各项工作、活动和项目的大力支持。马明强还表示,感谢向他个人给予帮助和支持的朋友,他们的帮助使秘书长能顺利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过去  相似文献   

6.
今年9月16日至19日,中国—东盟中心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设立独立展台。 这是中国—东盟中心第二次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向公众推介自己。中国—东盟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任乐达·普马女士率中心官员同来自中国和东盟数以千计的参观者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道》2014,(8):34-35
三位中心秘书长频繁地举行会议,有利于东盟,有利于东盟与中日韩合作,也有利于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 6月19日,中国—东盟中心在北京主办中国—东盟中心、日本—东盟中心、韩国—东盟中心秘书长第四次非正式会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报道》2015,(2):34
中国—东盟中心切实履行了一站式信息中心和活动中心的职能,增进了中国与东盟的友谊、合作和互联互通。2014年12月22日,中国—东盟中心第四次联合执行委员会和联合理事会会议在北京中国—东盟中心秘书处举行。联合执行委员会会议由缅甸驻华大使帝林翁和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参赞李涛共同主持,中国和东  相似文献   

9.
孙玲 《中国报道》2011,(6):44-45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强调,"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正式启动,对双方深化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报道》2014,(6):46-47
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作为中国和东盟成员国政府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东盟中心履行了一站式信息中心和活动中心的职责,致力于做中国—东盟睦邻互信的促进者、务实合作的推动者、友好情谊的传播者。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关系从对话伙伴、睦邻互信伙伴成长为拥有广泛共同利益的战略伙伴。中国与东盟政治互信加强,经济融合加深,人文交流频繁,互联互通加速。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一东盟合作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报道》2015,(2):35
中国—东盟中心成立三年来,在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教育、文化、旅游、新闻公关等领域合作取得了巨大成绩。2014年12月22日,中国—东盟中心在北京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心成立三周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缅甸(东盟轮值主席国)常驻东盟代表敏伦大使、中国驻东盟大使杨秀萍、东盟国家驻华使节或代表等400余位嘉宾出席招待会。张明副外长祝贺中国—东盟中心成立三年来,在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教育、文化、旅游、新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报道》2014,(7):44-45
继成功举办多届"我的中国和东盟"多媒体艺术展后,中国—东盟中心将围绕中心11个成员,即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举办摄影展。展览于6月19日至7月19日在中国—东盟中心东盟厅举行,为期一个月。  相似文献   

13.
东盟视窗     
《广西经济》2014,(11):5-5
正李克强在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中国—东盟关系取得长足进展2014年前三季度双方贸易额3466亿美元;携手推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首轮谈判;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南海争议提出处理南海问题"双轨思路";加快建立海上联合搜救、科研环保、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机制;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让南海成为造福地区各国人民的"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温家宝总理在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发展历程相似,人民友好交往历史悠久。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东盟开启了对话合作进程,揭开了双边关系崭新的一页。15年来,双方按照“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不断深化在各领域的合作。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给彼此带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报道》2013,(9):40-43
9月3日至6日,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在广西南宁举行。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也是博览会举办十周年。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对东盟合作有哪些优势,合作成效如何,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合作?在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前夕,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接受了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16.
代表团成员对湖南参访活动充分肯定,愿将所见所闻广泛分享,让东盟民众更多了解湖南、关注湖南,推动东盟国家与湖南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2020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也是中国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数字经济、减贫等领域的经验分享.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报道》2022,(4):70-71
<正>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将提质增效,数字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与东盟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合作水平日益提升,合作程度更加紧密。2021年,中国—东盟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总额达8782亿美元,同比增长28.1%。东盟连续两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数字产品贸易、移动支付、信息平台服务等快速增长对中国—东盟经贸合作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报道》2014,(5):40-41
中国和东盟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及民间对进一步加强中国一东盟合作有很高期待,只有各国间文化交流密切、理解加深,才能为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民间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完善升级,中国同东盟的双边贸易开展日益密切。2020年12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成功签署,这标志着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正在构建形成。此举不仅为中国—东盟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提供助力,还将为包括广西在内的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提供广阔空间。在RECP框架下,广西参与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时将进一步便利广西企业的对外投资、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的参与、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化。与此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如:工业基础薄弱,合作对接困难;港口建设仍不完善,贸易畅通度有待提高;等等。未来,广西应紧抓RCEP协定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好地发挥自身在面向东盟开放中的门户优势,以此带动全区经济发展,助力双边区域合作,为打造更为密切的双边合作伙伴关系而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杨艳 《重庆与世界》2023,(12):20-23
<正>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来,立足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社会服务,主要开展对中国与东盟法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规则的系统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为中国与东盟法治合作交流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为政府、商业团体和其他机构提供咨询建议,为本地区繁荣发展提供法律和智力支持。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张晓君接受本刊记者专访,畅谈在共建“一带一路”法治国际交流方面搭平台、促合作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