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债转股”就是债权转股权,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从商业银行接、收的不良资产(债权),与债务人协商一致,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经过资产重组,将这部分债权转变为对负债企业(债务人)的股权,成为企业的股东,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从而有效地监督与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以达到减轻企业债务和利息负担,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
“债8转股”指的是将商业银行对一部分国有企业的不良信贷资产转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这些国有企业的债权。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购买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一部分不良债权,然后将这一部分不良债权按一定的原则、方法、价格转化成为国有企业的债权,成为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目前,实施“债转股”操作的企业主要是针对那些资产负债率较高,但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主要是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债偿股”以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成为企业的阶段性持股人。参与企业的决策,但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与企业的…  相似文献   

3.
4.
5.
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靠财政拨款。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推行“拨改贷政策”,这就使国有企业一方面要向银行还本付息,  相似文献   

6.
张晓民 《现代企业》2000,(1):26-26,31
1999年7月30日,国家经贸委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印发了《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的意见》,“债转股”就登上国企改革脱困的舞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一、国企祈盼债转股 债转股是指国家在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债权转股权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这对那些由于建项目缺乏资本金而陷入困…  相似文献   

7.
8.
9.
10.
北京水泥厂:全国第一家“债转股”国企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北京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解决北京水泥厂债务问题正式签订债权转股权协议,从而标志着我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这一重大举措迈开了第一步。据了解,北京建材集团所属的北京水泥厂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其日产2000吨的水泥熟料窑外分解生产线在工艺、装备、环保等方面均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生产的高标号低碱水泥广泛应用于国家和北京市的重点工程中。但是这家企业在1992年至1994年的建设期间,所借银行5.09t乙元贷款,到1999年8月本息总额已达…  相似文献   

11.
12.
13.
胡斐 《英才》2016,(4):89
"债转股"在经济学原理上,实际上就是要企业自己管理自己的信用,这必然会导致巨大的道德风险。近期中国政府推出一项化解银行不良贷款的措施,即允许部分不良债务转化为股权。不过笔者认为,这个措施的愿望虽好,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将会适得其反,其中原因主要有二:首先,这个政策违背了经济金融的基本规律;其次,这将会给某些别有用心者带来比较大的寻租空间。  相似文献   

14.
“食转股”能作为一种优惠政策来理解,它仅仅是资产重组的手段,是贪机人重组资务的一种方式。国有企业负倩率高的问题比较突出,但是国会的其他问题更不能忽视,像没有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非经营性的资产的剥离、富余人员的分流等。单纯的“债转股”不可能解决企业的底有问题,还必须进分相关的配套改革。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债转股”是用减轻债务的形式来降低国有企业的生产成本,使这些企业局部或整体走向良性循环的一种办法。然而,“债转股”不是简单的债权转股权,不能一哄而上。“债转股’倘企…  相似文献   

15.
“债转股”退出通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霞 《企业经济》2002,(12):13-14
一、"债转股"退出的必要性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明确规定,公司进行债权转股权,并对企业阶段性持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简称AMC)的性质和职能也决定了债转股后,AMC要将对企业的股权逐步退出.债权转股权只是起点,股权变现,收回投资,盘活不良资产才是目的.债转股可以使国有企业降低负债率,使国有银行卸下不良资产包袱,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但是AMC从国有银行手中收购不良资产转变为对企业的股权后,风险并没有立即消失,只是进行了调整转移,转移到AMC,因此,债转股并不在于AMC完成了多少数量的债转股,实现了多少家签约债转股企业,而是要在完成债转股签约工作后,积极建立退出机制探寻退出通道,最终通过债转股,盘活不良资产,促进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是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换为股权。在我国是通过新组建的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把一部分企业欠银行的不良债务,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将银企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持股与被持股、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进而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作为资产重组的手段之一,债转股是国际通行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从我国情况看,它是银企重组中的主要内容,对搞活国企,促进国企减亏增利,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降低金融风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一些企业领导、政府官员乃至理论界,把债转股…  相似文献   

17.
18.
从1999年9月2日北京水泥厂的母公司———北京建材集团与北京信达资信管理公司第一个举行债权转股权的签约仪式后 ,到12月31日 ,国家经贸委推荐的601户实施债转股企业中 ,已有73户企业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签定了债转股协议、框架协议和意向书。这601户企业 ,平均资产负债率将从71 9 %降至47 3 %。如已签约的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负债率将由75 %下降到50 % ;青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负债率将由84 15 %降到56 % ;熊猫电子集团资产负债率将由83 %降到58 %。债转股是党中央、国务院搞活、搞好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9.
“债转股”刚刚起步,实施过程中出现某些问题实属必然,特别在化解金融风险,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的今天,人们对“债转股”寄予厚望,理性认识债转股至关重要,我们在注意到债转股对银行、国企和资产公司带来一定影响的同时,还要透过表层,从本质上更现实、更深刻地去认识和把握债转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