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彦威 《中国农史》2000,19(4):61-6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减租减息和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减租减息调整了租细关系,削弱了封建剥削程度,因而激发起根据地内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热情。农户间通过劳动互助,取长补短,调剂了劳力和农具,提高了劳动效率。在此基础上,各根据地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并积极兴修水利改善生产条件。根据地内的农业科研机关也努力开展工作,由此抗日根据地的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打破了敌人的疯狂扫荡和封锁,巩固了根据地,为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农民对劳动力的配置反映了他们在一定社会结构条件下的生存策略。本文以李村农业收获中的换工和雇工为例对此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虽然换工在李村出现了很久,但在目前李村村民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及外部对村庄的支持缺乏的背景下,庄稼收获中的换工更加体现了村民对共同体资源的利用方式,是农民的自助行为;农业市场化的推进及现金在现代社会中的日益重要,致使村民普遍从事以市场为导向的李子生产,造成在收获期李子生产大户只能向外村雇工方能满足客户运输农产品的要求。尽量不去雇工反映了村民在农业市场化程度较高情况下的精打细算。与禄村的情况相比,李村村民的生计主要不再取决于农田有无和农田多少,而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影响,在市场风险面前,村民只有加大自我开发程度来寻求自主性。鉴于此,劳力价值问题应重新予以关注。建立更利于农民实现其劳力价值的制度和市场安排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时下,一种以巩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为宗旨的新型互助组——经济联合体,在贵州省德江县农村成批涌现,目前已发展到2900多个。这种经济联合体不仅使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得到了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而且使家庭承包经营制以来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这种自1995年悄然兴起的经济联合体,是以党员为龙头,以科技土专家、专业大户、退伍军人和村组干部为骨干,以广大农户为主体,以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家庭承包经营制以来部分农民有技术无资金,有资产无劳力、有劳力无技术、有农具牲畜无使用能力等…  相似文献   

4.
建国五十年来,农村经营制度进行了五次变革,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其震动之大、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一、土地改革后农户家庭经营体制从1950年底开始到1953年春季,全国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的农民普遍采用了家庭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生产项目由家庭决定,劳动力以家庭成员为主,土地产出由家庭支配。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再加上政府的扶助,使得战乱后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二、农业互助合作时期的集体统一经营体制五十年代前期,我国农村部分互助组和初级社采用了集体统一经营体制,它是我国农村经营制度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一次创新。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到1956年4月,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农民的土地以及牲畜、大农具等生产资料入社,所有权属于个人,由集体统一经营。初级社自主经营,按照制定的生产计划统一安排生产活动。社员进行有组织的共同劳动,以劳动日作为计算单位,实行评工计分,按劳动日付给报酬;社员私有公用的土地、牲畜、农具等生产资料都要获取一定的报酬。初级社的统一经营体制,保留农民对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的私有权,它不仅适合于农民私有的心理要求,易于调动他们  相似文献   

5.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农业经济》2000,(3):21-22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 ,是我国农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 ,对于农民联合起来抵御市场风险 ,保护自身利益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全面了解和认识这一新事物 ,保护和促进它的发展。一、我国以合作社为开头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演变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初期 ,通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形式 ,建立了私人所有 ,合作社占有的农村财产制度。在这种财产制度下 ,农民对土地、农具和其他生产资…  相似文献   

6.
拿哪种类型的雇工企业同资本主义制度中的雇工经营比较?目前我国农村雇工大致可分三种类型:1.农民和个体劳动者之间辅助性或合作性的雇工。如以个人或家庭成员劳动为主,农忙时请少数几个“忙工”,农户问互助性的变工或换工;属于生活性的请人劳动,劳力不足或丧失劳力的农户,为了维持生活而请人干活;农户为解决某个技术难题或学习某项技术,聘请个别技术工;集体企业包括实行按劳分配为主、按股金分红为辅的合作企业招聘少量技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经济政策的放宽,农业生产出现了各种经营形式。其中既有合作经济的经营形式,也有雇工经营形式;并且有些合作经济形式外表又很象雇工经营。如何认识这些现象,引起了理论界的不同看法。我认为只要坚持以马列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认识是可以逐步深化的。一、农村目前已具备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条件判断劳动的社会性质、企业经营性质的试金石是两个生产要素,即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在我国农村,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就要看劳动力是不是成为商品,如果劳动力以商品的面貌出现,与生产资料结合,这就是雇工经营企业,便产生了雇佣劳动。只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蓬安县各种形式的互助合作组织已经发展到6,300多个,开始由单纯的换工互助逐步向综合的承包经营形式转化,并在不断地向农村各业扩展.这一事实说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巩固和完善,互助合作组织活动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化,只要能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二者就会互为补充,相得益彰.1.产生原因和主要作用互助合作是农业生产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莲安县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互助合作之所以能继续不断地发展,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主要有以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难以产生规模效益,与大市场之问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能够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全国有些地方在农业、林业、畜牧、水产业等方面试行股份合作制。全国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浙江省武义县。该县为山区,虽然分了自留山和责任山,但长期以来造林治山进展不快,分析原因有政策问题,也有缺乏资金和技术问题。1991年开始把股份制引入农林生产,农民以自留山、承包责任山入股,也可以土地承包权入股,以劳力(折股)、资金、技术参股。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既负责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组织领导,也和农民一同参股。主要是进行开发性农林生产,种植桑、茶、果、林等经济林果和收入较高的经济作物,发展养殖业。把分散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组合成新的生产力,形式多种多样。这种形式很受农民欢迎,现已在全县推行,有5万多农民成为股东,投入400万个工,开发经济作物和林果17万多亩,三年大见成效。这是一种形式的农业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1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自发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经营机制,它与当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农业生产要素聚集程度较高、范围较大、形成优化的组合形式与运动形式,它不仅使经营单位能获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而且能使务农劳力的收入不  相似文献   

12.
近代华北农村的农家生产条件·农耕结合·村落共同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思 《中国农史》2003,22(3):84-95
本文从农耕结合的角度去观照近代中国农村家庭的生产样态以及村落共同体的变迁等问题 ,进而对旧中国农村社会的性格进行考察。华北的旱作农业特别是耕种作业需要并行使用复数的役畜和多人的共同协作 ,因此近代华北的农家不得不与他人相互结合起来 ,以解决农繁期畜力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在近代华北农村存在着多种农家间的农耕结合 ,除了搭套之外 ,还有劳动力与劳动力、劳动力与畜力、畜力与畜力间的换工 ,有役畜和农具的无偿借用 ,以及代耕、帮工、伙养役畜、共同租种、共同雇工等形式。对这些农耕结合的不同评价导致了泾渭分明的近代中国农村社会认识论。本文指出 ,在近代华北农村 ,相当多的农耕结合形式 ,以其合理的、对等的原则及灵便性逐渐成为华北农家农耕结合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是一种坚持土地集体所有,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多种经营形式并存,实行两权分离、统分结合的制度,是经历了土地制度多个阶段的变革,经过长期的实践,由群众选择和领导肯定而发展起来的。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又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生产力水平;既发挥集体的优越性,又调动了个人劳动积极性;既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业产品率,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又有利于扶贫治究、共同富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不改变所有制的情况下对农村土地制度的一次改革,其成功有二:第一,建立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机制;第二,确定了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实现土地公有与家庭经营的结合,提高了农民对土地的关切度。实践证明,是受到广大农民拥护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农村改革政策的实施,使农民有了较大的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有了全面发展。农民家庭内部劳动力和劳动时间的分配日趋合理。尤其是近几年,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半机械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的迅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民自发建立了一批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架起了家庭经营通向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桥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贯彻党在农村基本政策、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需要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中介载体;调整农业结构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结合提出了新要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顺应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一体化"的本质要求,显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的特点、形式和作用(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特点。在组建方式上,农民联合、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和技术服务部门相结合,其中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以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农民合伙组织以农民经纪人和专业大户牵头为主。在合作环节上,既有生产、流通、服务的单项合作,也有全方位的互为融合性合作。在利益联合上,主要是契约联合和资本联  相似文献   

16.
就业为民生之本,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多数国家在工业反哺农业过程中,都很重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国外的成功经验不仅对我国很有启发性,而且也有借鉴意义. 1.推进工业化,扩大农民就业空间.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英国在工业革命初期,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重大变革.如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由电动机、内燃机带动的"电工技术革命"使欧洲和北美洲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降到了40%以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市场上,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中、小农具供需矛盾相当突出,农民意见很大.为了切实解决好小农具生产中的问题,我们在三台县进行了中、小农具需求及产销调查.调查表明:小农具,大事情;问题很多,不容忽视.一、中小农具供需矛盾的特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对农具的需求量增大,在开始分户经营的1981年,农民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舍得投资,而且  相似文献   

18.
论农村税费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牵引、以政策为驱动,以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龙头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农业税作为调节农村经济的柑杆,其职能作用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作相应的调整,然而,现行的农业税制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尽管建国以来农业税在处理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适当增加财政收入以及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农业税制结构老化,其征管方式陈旧,制约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已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经济形势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其弊端日渐明显,矛盾日趋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税率名高实低,调节功能明显弱化,严重影响了财政预算总量的增加;二是农业“税轻费重”,导致农民与国家、集体的分配关系不规范,加重了农民负担,广大农民不堪重负;三是计税耕地和计税常产变动大,税赋不平衡,纳税不公平;四是税制结构不合理,征管难度大=问题多,这些弊端和矛盾不利于发挥政府间接管理经济的职能作用,直接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碍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已成为新世纪初我国农村亟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兴办合作农场是江苏省太仓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的又一新举措。它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起,农民以土地、劳力、资金等形式入股,从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两年来的实践表明,合作农场已经成为太仓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强村富民的金钥批。  相似文献   

20.
稳定完善家庭承包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葛斌,谢孝福,应校军近年来,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劳力大批转移,出现了不少农民无力耕种,不愿耕种或弃耕抛荒的现象,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种植能手产生了要求多包土地的愿望。浙江省宁海县一些乡集体经济组织根据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