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娅 《商务周刊》2009,(6):46-47
过去17年里,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李晶的职业生涯从未离开过外资金融机构。自成为华尔街首批专门投资中国市场的基金经理开始,她的目光也一直聚焦在中国。“我觉得我是在发挥一个桥梁的作用。”李晶说。  相似文献   

2.
《商务周刊》2011,(6):86-86
2000年1月,美国方言学会举行了一次"世纪之字"的评选活动。"她"字一举战胜了"科学"、"自由"和"正义"等,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这个有趣的评选结果是21世纪被称为"她时代"的引子。过去10年,女性的影响力辐射政治、经济、商业、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一股日渐强大的正向势力。与外国女性相比,中国女性在这些领域更展现出某些相对强势,与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相映成辉,成为让西方舆论赞叹不已的一大"中国奇迹"。从2008年到2011年,《商务周刊》一共进行了四届"中  相似文献   

3.
25商业女杰     
《商务周刊》2011,(6):22-22
21世纪第一个10年,"她们"崛起为当今中国的一股重要力量。在"她时代"所蕴含的新型社会里,经济不再单纯依靠规模化大批量生产来推动,组织更加强调人性化与合作,"她们"如鱼得水,成为给企业甚至全社会带来幸福的原动力之一。作为国内最早进行杰出女性评选的商业媒体,《商务周刊》在2008年推出首届"中国25商业女杰"榜单,着力于解读女性高管作为商业"右脑"所展现的领导力;2009年《,商务周刊》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陈楠 《商务周刊》2010,(6):50-51
2009年9月,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正在参加《财富》2009年度全球50位商界女强人颁奖论坛,同时与会的巴菲特听说她来自摩根大通中国,高兴地与她合影,还掏出自己的钱包递给她,以表明自己认可她的投资判断。  相似文献   

5.
陈楠 《商务周刊》2011,(6):76-77
李晶有个很长的头衔——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她用尽可能简结的语言概括自己的职业:"我的职责就是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既向外国投资者解析中国市场的行情,也为中国企业提供国外市场的动向。可以说,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是与中国市场的发展相联系的。"1990年代初,中国的资本市场刚刚起步,留美求学的李晶也处在职业生涯的选择阶段。"我在美国接触了很多金融方面的专家,他们想在中国投资,但不知道如何进  相似文献   

6.
臧政齐 《光彩》2012,(6):12-13
"左手轻摇摇篮,右手驾驭世界。"女性,尤其是商界女性,正以购买者和财富创造者的双重身份改变商业,而且这种力量正越来越强调查显示,中国消费品购买的70%由女性决定。购买者和财富创造者的双重角色定位,让驰骋商界的女性拥有改变商业的特别方式,她们怎样主导消费、影响商业?她们如何利用女性优势管理企业?她们又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呢?2012年4月,"第四届中国商界木兰年会"在北京举办,  相似文献   

7.
沈颖 《市场研究》2007,(9):9-10
<正>据CTR市场研究200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大约每3位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中就有一位是女性,每4位女性当中就有一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每10位女性当中,就有一位个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随着女性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女性群体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不可忽视的"她力量"。难怪,"她时代"、"她经济"日益成为中国市场营销领域的高频词,而企业、媒体和广告公司也都把目光投向了"她",数10家国际知名品牌以及女性媒体雨后春笋般纷至沓来,都企图在"她的地盘"一主江山。  相似文献   

8.
资讯·观点     
JP 摩根:2020中国将成世界第2或第3大经济实体JP 摩根中国证券市场部总监李晶女士11月11日表示:JP 摩根对中国经济很乐观,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稳健增长,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或第三大经济实体。李晶认为,2006年中国经济将主要面临如何从固定投资拉动型及出口拉动型转变为国内消费拉动型,这需要政府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李晶指出,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靠增加固定投资来拉动,但随着  相似文献   

9.
宋云华 《商界》2005,(10):58-60
她是继宋庆龄之后,在联合国论坛发言的第二位中国女性;她热爱经商,但那只是她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途径,她总能在物质和利润的诱惑中从容进退。她至情至性,率意而为,商业就像她的一件心爱玩具,虽然喜欢,却不痴迷。  相似文献   

10.
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对营销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报道,1999年在美国方言学会举行的一次有趣的"世纪之字"评选活动,结果出人意料:"她"以绝对优势战胜"科学"等候选字,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受提名的字眼还包括"书"、"自由"、"政府"、"历史"、"正义"、"新闻"、"自然"、和"OK",进入"决赛"时,剩下"科学"和"她"两个,结果"她"以35对27获胜。随着"她世纪"的到来,女性消费者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中国女性在消费领域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女性的消费心理如何把握?如何针对女性消费者制定营销策略?这些无疑成为商家关注的内容。因此对这些领域的研究也就很迫切了,西方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但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还有许多空白,专门针对女性消费者行为研究刚刚开始。自我概念在西方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理解女性消费者心理的理想切入点,并且对企业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有重要的意义。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5F模型是专门针对中国女性消费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借助这一成果,分析怎样用营销策略激发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促使中国女性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某个品牌产生积极态度,进而发生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1.
郑霄 《商务周刊》2008,(6):36-38
董明珠从未承认女性特质在她职业生涯中的作用。在她看来,"男女并没有什么不同,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能少做工作"。但事实上,她所强调的这种男女一致,其实正是她多年职场中觉察出性别差异的体现。不妨把董明珠的这种"反女性特质"看作另类的女性特质。把表面的一切都抹掉,董明珠表现出来的,是中国新一代女性更为深刻的坚强形象  相似文献   

12.
《进出口经理人》2005,(12):13-13
JP摩根中国证券市场部总监李晶女士11月11日表示:JP摩根对中国经济很乐观,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稳健增长.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或第三大经济实体。李晶认为。2006年中国经济将主要面临如何从固定投资拉动型及出口拉动型转变为国内消费拉动型.这需要政府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3.
假如此次评选发生在15年前,张欣恐怕也有资格入选,那时她的身份是高盛集团中国地区直接投资业务的负责人。但她最成功的投资,却是嫁给潘石屹后两人开的夫妻店。与很多"商业女英雄"不同,张欣并不是一个长期居于幕后,充当润滑剂或者执行者的传统角色,10年来,张欣确保了SOHO中国一贯对商业街区模式的勇敢探索,并以建筑时尚引领国内地产界  相似文献   

14.
媒介     
《品牌》2012,(3):4-4
<正>木兰"抗衰"暴风雪来临,男人会打开门窗,迎难而上;女人则会关上门窗,暂避难关。置身低谷,那些国际大牌CEO们,首先想到的是裁员;女人们则喜欢营造"安乐窝",哪怕是暂时的。在全球商业舞台,女人仍算配角。2011年的一项报告指出,中国企业由女性任CEO职务的比例为19%,全球则为8%。不过,这并不妨碍女性的脱颖,尤其当此经济艰难之际。这是一份不完全的女性抗衰记录,但却对商业世界有所启发,乃至颠覆。  相似文献   

15.
有着2000年封建传统的中国,其性别定位的文化意识是非常牢固的。试想,科举制度盛行的时候,一个女子若中了进士,那她就是变态,因为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再想,旧中国商业刚崛起的时候,一个女子若成了大商贾,那她就是疯子,因为那时女子应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商人之妇;设想,在中国股票刚刚兴起的时候,一个女子若成为股民,那她就很不正常,因为那时女子只是适时问问丈夫股情是"多头"还是"空头"而已。社会发展到今天,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男女平等已经发生了  相似文献   

16.
迎接“她时代”的到来,这是一个早在新千年之交即得到广泛认同的话题。过去8年来,女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扮演的各个角色都可圈可点,尤其是企业里女性高管的比例不断攀升,完美诠释了现代商业竞争的柔性特质。  相似文献   

17.
她是中国电力的"大姐大",又是前国家总理的掌上明珠,这位曾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2007年全球商界女强人的女性,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18.
从外表上看,兰珍珍和欧莱雅十分契合,不管是气质还是衣着,而且连她的名字"兰珍珍",也是那么渗透着女性之美。"我当初来欧莱雅面试的时候,双方确实感受到一种特殊的click(合得来)。"兰珍珍说的是1993年的事,她在这一年加入欧莱雅(香港)公司,三年后就升任欧莱雅(中国)主管对外交流和公共事务的副总裁。欧莱雅在进入中国大陆的14年间,年销售额也从最初的1.59亿元人民币飞速增长到2010年的90.85亿元——看上去,这是一个现实版的"杜拉拉"和她的公司共同成长的故事。事实上,至少在求职阶段,兰珍珍和杜拉拉确有相似之处,而求职之前的经历则要更曲折一些。1984年,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于11月23日完成换届。换届大会全体代表选举了新任会长和副会长、秘书长,并提出了新的宗旨:"探古今商道,铸华夏商魂",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时任商业部部长的胡平同志,首先提出创建商业文化学这一的科学理论概念,得到了我国理论界、舆论界、工商企业界的强烈反响和海外华人的积极回应,全国出现了商业文化研究与实践的热潮。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诞生的。今天,商业文化研究会完成换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历史也赋予了她新的使命,而新的宗旨"探古今商道,铸华夏商魂"正是对这个新使命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上海商业》2013,(8):4
直接参与过上海商业改革开放全过程的原上海市商委主任张广生,用了5年时间,以亲身经历为基础,记录了上海30年改革开放中发生的69件商业事件。这部名为《海商》的著作是建国以来上海首部以上海商业变革为背景,以上海商业亲历者和参与决策者身份创作的作品,记录的许多历史情节和鲜活资料都是第一次公开披露。现已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她对于中国商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