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创客宝洁     
以不变应万变的"消费者调研",正是宝洁颠覆性创新的源头。从北京市区出发,一路向北来到顺义天竺工业园区,就能看到一栋白色的大楼——宝洁北京创新中心。与周围空旷的街道和安静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栋四层高的白色建筑里,有来自16个国家的500多名"科学家",不仅捣鼓新产品,也像"老大哥"那样,通过摄像头观察消费者在一些小房间里的使用习惯。这里是宝洁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注册资本7000万美元,总投资额8000万美元,被称为宝洁的"创新航母"。  相似文献   

2.
2009年3月,宝洁中国(以下简称宝洁)和亮视点协商在宝洁希望小学共同推出“视力健康”项目,并计划于今年11月在宝洁第一所希望小学——安徽金寨宝洁希望小学做试点项目。这也是宝洁发起公益合作项目后联手的第二个非商业公益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3.
宝洁在中国的挑战来自竞争对手,来自新的市场需求,但宝洁的敌人只有一个:宝洁自己  相似文献   

4.
鲁跃云 《市场研究》2005,(10):47-50
在宝洁收购了伊卡露、威娜之后,美容护理产品占宝洁全球总收入的比重由2003年的28%上升到2004年34%,宝洁在化妆品领域2004年的销售收入为170亿美元同比2003年的122亿美元增加了近40%。出身化妆品的宝洁CEO雷富礼促使宝洁的业务重心明显向利润较高的美容化妆品倾斜。宝洁已坚定了向高利润的皮肤护理和化妆品行业全面进攻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相对过去而言,宝洁电视广告投放频率已不再那么密集;但是,在数字营销领域,却处处能看到宝洁的身影。从宝洁一线营销人的视角,我们能够看到这位百岁老者在数字营销上做出的突破。"宝洁老矣,尚能饭否?"那些在几个月前发此感慨的人,恐怕会有些错愕。前不久,宝洁发布了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第二季度财报:在这一季度,宝洁实现营收222亿美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2%,净盈利则增长一倍以上,同比暴  相似文献   

6.
宝洁之虞     
渐失服务高端消费者的品牌,宝洁此次太仓建厂,能否视为重构品牌的第一步?2012年12月底,宝洁公司太仓工厂正式破土动工,总投资额18.36亿元。宝洁太仓新厂不仅是宝洁在中国的第十个生产中心,还是截至目前宝洁在中国和亚洲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宝洁全球供应链运营官颜励思表示:"该厂除了生产飘柔和潘婷洗发水之外,还为新产品预留了生产空间。"从1988年正式进入中国,与所有的外资品牌一样,宝洁成为了日化行业高端品牌的代言  相似文献   

7.
婷婷 《中国广告》2009,(8):62-69
为庆祝宝洁中国20华诞,宝洁(中国)有限公司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开展了“我心中的宝洁——绘画、照片征集活动”。收到来自全国宝洁希望小学学生和老师创作的459幅作品,超过7000名员工参与作品的评选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旧闻     
宝洁和伟大的广告人约翰·梅尔斯:再造宝洁约翰·梅尔斯1949年毕业于迈阿密大学,三年后进入了宝洁的一个化妆品部门工作,并以此为基点,步步高升,从一个部门副总裁荣升到企业  相似文献   

9.
宝洁难题     
深陷裁员离职泥淖,创新机制过分保守,宝洁中国的难题亟待破解 "全球裁员计划是宝洁全球生产效率方案的一部分,但全球裁员并不会影响到中国市场。"2012年12月5日,在宝洁华东生产物流基地开工仪式上,宝洁大中华区总裁施文圣特意对全球两轮裁员8000人、管培生流失率增高传言以及其大中华区销售总裁翟峰离职的负面影响做出了回应,并强调,目前宝洁新雇员的保留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10.
零售盘点     
《现代商业》2013,(2):8-9
1宝洁困局难解近日,宝洁中国区陆续爆出的裁员、离职风波让外界颇为关注。除了飘柔、海飞丝、潘婷等,在全球推行"大品牌策略"的宝洁近年来在细分市场的新品推出上表现乏力。而让宝洁如今身陷成本泥潭的背后是,宝洁近年来业务中心向利润较高的美容护理产品倾斜的"Beauty"战略没有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1.
《销售与管理》2005,(11):90-93
张建国:校园招聘的标杆 客观地讲,一提到校园招聘,就会想到宝洁,因为在大家的观念中,宝洁的校园招聘已经成为一个知名品牌。宝洁的校园招聘在理念、程序与方法,以及招聘人员配置等方面,都具有一套独特的系统与做法。另外,宝洁的校园招聘,也为宝洁带来了品牌价值,成就了宝洁最佳雇主的名号,确确实实增加了其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崔丹 《创业家》2009,(11):86-87
对宝洁来说,本土日化品牌向来难入其法眼,他们的目光现在只盯着一个对手;因为这个家伙,宝洁开始研发中草药汉草萃新品,这在宝洁进入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沃尔玛、家乐福卖场,单品销售第一向来被宝洁、联合利华这些巨头领先,但是这个家伙的单品销售额却不时超过他们;本土  相似文献   

13.
市场信号最直接的来源是终端.在中国卖场终端最绚丽的日化产品推广中,宝洁作为一大豪门向竞争对手、消费者、零售卖场发出了各种信号,而最终又以宝洁的巨大成功收场.人们不得不感叹:"宝洁的卖场建设做得真好!""宝洁太强大了".随之而来的诱惑,引诱着更多的企业投入到终端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成功营销》2010,(5):10-10
声音尽管李佳怡的确为宝洁在深入中国化妆护理市场上打开了通路,但是随着宝洁与对手欧莱雅的竞争升级,双方对市场的争夺形势会愈加惨烈。 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宝洁中国区的换帅行为。从5月1日开始,现任大中华区总裁李佳怡(Daniela Riccardi)将离开宝洁公司,其职位由现任宝洁西欧区洗涤用品副总裁施文圣(Shannan Stevenson)接替。  相似文献   

15.
宝洁中国——母公司品牌优势支持的成长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宝洁中国是众多涉猎中国市场跨国公司中的成功典范。宝洁中国公司利用母公司的品牌优势,沿用母公司的多品牌战略,成为中国日用消费品,尤其是洗涤用品的市场领导者。所以,分析宝洁中国的成长与发展战略是必要且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建凯 《中国品牌》2013,(11):74-77
数据和数字化正在重塑宝洁,这家消费品巨头正在变成数字化时代的商业典范改变、改造以致彻底重塑自己,宝洁仅仅只是为了迎合当下数字化时代的节奏吗?176岁的宝洁,带着新确定的88个不同的业务流程,将用实践告诉您,如何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总能挺立潮头。宝洁中国公司的前台,有一行醒目的英文:"P&G,175 years of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7.
葛沐溪 《销售与管理》2010,(2):16-16,18
2010年1月,被称为宝洁拯救者的雷富礼(A.G.Lafley)完全卸下身上的重担,从宝洁退休。 雷富礼被视为一个英雄型的首席执行官。2000年上任时,宝洁正面临历史上最大的危机;此后的9年,雷富礼凭借出色的管理才能,使得一度告警的宝洁重新走上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8.
熊莉 《成功营销》2011,(5):28-29
宝洁的广告投放策略向来以谨慎、传统、直白著称,而且多选择在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投放。今年夏天,宝洁带来惊喜,旗下玉兰油"双天后美白PK"转战网络,并承诺宝洁新媒体投入将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一个全球品牌如何通过重要活动来展现并延伸她的品牌精神这是P&G宝洁中国20周年一场以感恩为主题的展会时间:2008年12月17日地点:上海1933为庆祝宝洁中国20华诞,宝洁(中国)有限公司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开展了我心中的宝洁——绘画、照片征集活动。收到来自全国宝洁希望小学学生和老师创作的459幅作品,超过7000名员工参与作品的评选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正>"170年来,宝洁一直是市场营销的创新者。"这并不是夸夸其谈,早在19世纪80年代,宝洁就是率先在全美展开广告投入的公司之一。上世纪30年代,宝洁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