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何营造舒适的微气候环境,激发市民休闲体力活动意愿,成为提高寒地城市公园公共健康效能的重要课题。在探讨休闲体力活动水平与微气候热舒适关联性、关联特征基础上,利用线性回归揭示各因子关联机理,并结合散点图划定微气候因子适宜值区间。研究结果表明:1)休闲体力活动时长、代谢量与热舒适呈线性关联,活动人次及强度类型与热舒适呈时段性、滞后性和非线性关联;2)非舒适的微气候环境下,主观意愿及社交需求提高活动主体7.5℃的对抗强度;3)太阳辐射、风速与休闲体力活动水平存在显著关联机理;4)低温、通风的微气候特征可有效增加低、中等强度活动人次,延长活动时长,低风、低湿、高日照有利于诱发中等以上强度活动发生,旨在为营造微气候适宜性的休闲体力活动空间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健康中国”国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寒地冬季的严酷气候条件会对老年人口的健身活动及城市健身场地的可达性产生负面影响,选取哈尔滨市南岗区的18个街道,利用网络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参与冬季健身活动的寒地老年人口的基本社会属性、老年人冬季健身行为特征和健身出行特征三方面进行调查和量化分析。基于以上特征,利用网络分析和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南岗区各街道进行健身场地可达性评价,结果表明:1)整体健身场地可达性仍然较低;2)健身场地分布不均衡;3)健身场地可达性分布与参与健身活动的老年人口需求不匹配。以此为依据,结合健身场地可达性的影响因素,为未来的寒地城市健身场地规划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引导下,如何优化城市公园布局与公交网络的空间关系,提高公园的公交可达性,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课题。首先,依据公交站点与城市公园入口100m空间距离,将其划分为接入点与连接点,依据相同路线的公交线路数量构建邻接矩阵,初步确立了公交网络结构模型。其次,从可达性和连接性2个方面提取了公交网络中心性模型的4个自变量因子,其中表征可达性的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3个自变量因子,定量反映了城市公园在公交网络中的区位条件;其中表征连接性的聚类系数,定量反映了公交连接点与接入点的连接程度。然后,通过自变量因子权重赋值,建构了公交网络中心性模型,依此量化评估城市公园的公交可达性。最后,应用公交网络中心性模型,结合哈尔滨道里区公交站线与10个建成公园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在公交中心性空洞区合理规划公交站点及线路,而在公交中心性高值区增补城市公园的对策,以此促进公交网络与城市公园布局的空间耦合关系,提高城市公园的公交可达性,使其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城市公园在满足城市居民户外休闲游憩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植物景观空间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以深圳湾滨海公园为例,对植物景观空间特征和使用者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与使用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使用者的植物景观空间行为偏好,为建设适宜城市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的高质量城市公园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实证分析方法,探讨影响走跑类运动容量的城市公园园路形态特征。首先,依据实测运动容量,将园路细化为无走跑类运动园路、低容量园路和高容量园路;其次,建立运动主体的环境感知偏好与空间形态特征关联;再次,结合数理模型,识别影响走跑类运动容量的显著空间形态特征,确定其适宜值范围,阐释其作用机理;最后,提出提升园路走跑类运动容量的规划布局与空间设计优化策略,以缓解市民日益增长的运动健身需求与有限的城市运动空间的现实矛盾。  相似文献   

6.
教育功能作为城市公园功能组成的重要部分,随着 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城市公园环境教育的地位日益凸 显。为探究城市公园环境教育评估、游客参与以及解说满意度 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构建了三者之间的路径模型,以福州 市晋安公园为例,在对294位游客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结 构方程验证。结果表明:1)修正后的模型中,建立关系指标 与游客参与相关性最强,有形性对解说满意度的影响最大,认 知层面最能反映环境教育评估;2)游客参与对解说满意度具 有显著正向影响,解说满意度对环境教育评估存在显著正向影 响,游客参与对环境教育评估有显著正向影响;未来公园在进 行环境教育功能提升时,应当将游客参与度以及解说系统满意 度纳入考量。  相似文献   

7.
公园避雨设施作为城市公园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 应对突发降雨和台风等气象,对游客起着避雨停留、保障安全 的关键作用。以福州沙滩公园为例,基于GIS的费用加权距离 法,结合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这3个群体在公园不同路面 上的行进时间成本,分析了公园避雨设施对应3个群体的可达 性与服务情况。结果表明:1)基于费用加权距离法,对公园 不同路面赋予时间成本,从而分析避雨设施的可达性,此方法 能准确地评价城市公园避雨设施的服务情况;2)福州沙滩公 园的避雨设施可达性较好,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在0~30s 内能到达避雨设施的区域分别占公园可行走面积的86.86%、 84.27%和75.61%,占据了大部分服务区域;3)福州沙滩公 园的避雨设施服务能力较好,可以同时承载1 584人进行避 雨,接近公园最大游人容量的90%。城市公园避雨设施可达性 研究是衡量公园绿地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期为公园建 设者合理规划布局公园内部设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其使用会受到公园自身及其所处城市空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手机大数据,通过对城市个体活动轨迹的识别,提取人们到访城市公园的交通出行方式,从而探寻公园出行的时空差异性。同时,通过对网络开源数据的获取,将公园的城市区位、周边环境、业态布局、自身条件和交通可达性等特征进行量化处理,并构建一组线性回归模型来确定影响公园使用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时间上,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公园使用特征有较大差异;空间上,城市建成环境较完善地区的城市公园使用频率较高。通过回归模型,发现城市区位对公园使用的影响最大,而公园周边的交通设施并不会对公园使用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政策制定者优化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与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9.
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江  胡晓鸣 《经济地理》2011,31(11):1851-1856
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基于调研所获取的杭州市创意产业企业基本情况,借助CIS空间分析手段,通过对杭州市创意产业的总体及各行业空间分布强度特征、圈层特征和功能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创意产业空间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旨在寻找创意产业发展规律与当前存在问题,为国内相关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城市女性就业的空间分布——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流  黄春晓 《经济地理》2008,28(1):105-109
女性就业问题是当前重要的城市社会问题之一,但目前从空间的角度对女性就业问题进行探讨的研究很少,忽视了就业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文章以南京为例,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了女性就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行政管理业的女性就业在城区和郊区的空间分布和分异状况,并总结了女性就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在宏观空间层面上的中心化与在微观空间层面上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11.
从老年人交往特征出发,总结出个体交往、亲友邻里交往与志同道合交往3种日常交往活动类型;基于老年人交往过程中关注的环境需求,提出活动空间适宜性、活动设施便捷性、活动氛围舒适感、活动景色吸引度和活动场地依恋感5类影响交往活动的城市公园环境特征。以重庆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量化统计方法,分析检验涵盖5类环境特征的19类环境因子对3种交往活动类型中9类活动因子的空间影响程度。结果发现,活动空间适宜性和活动景色吸引度对个体的“静坐沉思”和“观赏景色”影响作用显著,安全感、景观亲近度等因子影响程度高;活动设施便捷性和活动氛围舒适感对亲友邻里的“结伴锻炼”影响作用显著,服务设施分布密集程度、环境卫生整洁程度等因子影响程度高;活动场地依恋感对志同道合的“陌生人交谈”影响作用显著,文化活动丰富度因子影响程度高。  相似文献   

12.
城市森林公园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能承载各种游 憩活动,为市民带来多种益处。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与炮台湾 森林公园为例,利用GPS设备每隔10s采集一次游客的地理坐 标位置,并应用栅格密度、标准差椭圆与热点识别3种空间统 计方法分析相关空间位置点,识别受游客喜爱的游憩场地与景 观空间类型。结果表明:游客在2个森林公园中的分布并不均 匀,共青森林公园西部与炮台湾森林公园南部吸引了大量游 客;最吸引游客停留的区域包括儿童游乐设施区、广场、大草 坪、烧烤区和滨江区域。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森林公园的 规划设计与管理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物多样性可提供促进心理健康的文化性生态系统 服务。当前,生物多样性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多从“测量生 物多样性”维度出发,而以能够对景观体验者心理产生直接影 响的“感知生物多样性”为视角的探索尚且匮乏。面向城市居 民定向注意力的恢复需求,从感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释义、注 意力恢复的机理解析出发,将高密度高异质性典型城市重庆作 为案例区,以城市中最能与生物多样性接触的“城市公园”为 研究对象,通过量表设计和使用者问卷调查,建构公园感知生 物多样性影响注意力恢复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感知生物多 样性与注意力恢复间的因果关联,进一步对与其相关的规划策 略制定、设计实践应用及接续研究进行了讨论。旨在为感知生 物多样性导向的疗愈性景观空间规划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绿色空间形态及功能对体力活动的频次与质量有明显的影响,但绿色空间内的体力活动与公众健康之间复杂的关系尚不明确。通过对绿色空间内体力活动的健康效用分析,建立公众健康与绿色空间设计的联系。在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文献搜索引擎的基础上,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 2款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全面梳理绿色空间与体力活动相关研究的演进历程,揭示以绿色空间内的体力活动为核心的学术热点与前沿。结果表明体力活动是绿色空间发挥健康效用的重要媒介,尤其在抑郁情绪恢复方面具有显著疗愈效果。从促进健康的城市景观而言,提升体力活动吸引力的绿色空间质量和可达性、加强绿色小空间的网络和品质建设、调整设计指标的绿色空间政策等,都可以促进未来绿色空间健康服务功能的拓展。  相似文献   

15.
李婧  张晓婉 《技术经济》2019,35(6):67-79
在理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6年中国24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论如下:整体来看,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不仅可以直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还会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就总效应而言,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仍抑制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稳健性检验支持以上观点;分地区、城市规模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中等城市、小城市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均能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大城市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未能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内地与香港公共开放空间游憩规划标准的最主 要差异在于游憩设施分类系统及其配置指标,内地《公园设计 规范》关于游憩设施分类标准相对较粗,只有人均公园陆地面 积、不同陆地面积的公园设施类型用地比例以及停车位3项定 量指标,这些指标主要是公园设施大类上的配置要求,缺少对 游憩设施类型及人均用地和类型指标等细致、具体的规定,未 对不同规模公园的游憩设施类型配置差异进行规定。现有指标 主要源自经验的总结,在公园游憩设施类型与居民游憩需求对 应关系上缺少具体、科学的配置方法,特别是针对特殊人群的 体育运动需求,而香港的公园设计标准在地域性、安全性等方 面更加详尽,增加了设计风格和针对特殊人群如残障人士的设 计要求。适应需求、分类设置、复合使用、已建公园和新建公 园区别对待等是对上海公园体育设施配置的主要启发。  相似文献   

17.
研究公园开放的内涵区别于管理开放的研究视角, 依据城市空间密度变化和市民步行需求变化,从城市步行空间 视角,反思通过管理手段开放的收费公园在空间状态上并未真 正开放的现实问题,问题的出现在于收费管理模式引致的空间 模式滞后。以公园城市为理念指导、开放街区化为技术路径, 鉴别城市中心公园在城市步行网络中现有状态与应承角色之间 的差异。多尺度比较传统公园模式与“开放街区”尺度的不协 调性,理清传统公园空间模式向开放公园空间模式的转变途 径,提出以外部城市空间步行肌理重塑内部公园交通,构建公 园空间开放度评价体系(PSOA法)量化开放程度,以期定量描 述空间的开放状态,改善并解决空间的开放问题,更好地应对 城市中心地区的空间变化需求,服务城市步行体系,实现以人 为本的公园空间和管理的双重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