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汛期发生强降雨天气,宜宾市城区不同地段均不同程度发生了城市内涝现象。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本文结合实际就城市内涝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搞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高度重视生态经济建设。楚雄市地处滇中老旱区,五月底六月初开始降雨,雨水较为集中在5至9月,小春干旱严重,雨季时易发生凶猛的洪灾,由于生态受到破坏,影响到经济建设,给人们带来灾难。我市总土地面积4378平方公里,(九山、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就城市防洪堤工程而言,由于城市人口众多、财富集中,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将会损失惨重。本文以湖南衡阳市石鼓区蒸水北堤为例,分析了该工程所在区域的洪涝灾害特点,防洪堤被破坏的可能原因分析,最后阐述了该防洪堤工程得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4.
张楠楠 《经济》2011,(7):62-63
从风险构成链条中发现其规律、形成事先的预防与减损意识、进而构建完善的损失控制体系,是国际社会应对自然灾害这类损失性风险的普遍性做法今年以来,我国南方多个省市遭遇重度干旱。而进入6月后,随着多次强降雨的发生,部分地区旱情随之逆转为严重的洪涝灾害。据国家防总  相似文献   

5.
《大陆桥视野》2009,(4):48-49
议案提出者:兰州市人民政府案由 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复杂、河情特殊,处于中上游的西北地区90%以上的面积属干旱半干旱地带,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干旱贫瘠严重影响着沿河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且生态环境呈进一步恶化趋势;下游地区的地上悬河、洪涝灾害、黄河断流等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修复并恢复黄河中上游生态植被,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已成为当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区主要以农业为主,但水资源短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干旱灾害频繁,这些基本情况就决定了农田水利建设在社会发展中就要特别重要的作用。政府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经过广大农民群众长期不懈的努力,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为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近年来,我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投入总体呈下滑趋势,已成为制约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凤山 《经济论坛》1999,(21):29-29
防汛和抗旱是水利工作的两件大事 ,但人们对旱灾的重视程度远不及洪涝灾害。我国是一个旱灾频繁的国家 ,每年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农田面积和粮食作物减产损失中 ,旱灾要占一半以上。正定县地处河北省西南部 ,“十年九旱”使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 :“要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努力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旱灾并不单纯是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问题 ,而是涉及到气象、水文、土壤、作物以及水利灌溉等诸多因素 ,搞好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提高抗旱综合能力是确保粮食丰产丰收的重要因素。一、财政对抗旱工作倾斜…  相似文献   

8.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经济学思考——以太湖流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水环境问题十分严峻,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的压力。水体污染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西北诸省有相当多的地区水资源拥有量在安全警戒线以下。  相似文献   

9.
2001年5月29日,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在宣传部等5部委联合举办的形势报告会上作了关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报告。周生贤在报告中说,由于全球森林减少了一半,导致和加剧了全球性的六大生态危机:土地严重沙漠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缺水;严重的洪涝灾害;大量动植物物种灭绝;温室效应加剧。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球制造业布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本土拓展延链、多元弹性布局成为变化新趋势,制造业集中带成为各国竞争致胜的关键。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调整、各国普遍强化安全韧性发展的情况下,制造业集中带支撑国内产业循环、促进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中国制造业在区域上呈现高度集中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制造业集中带加速崛起,中西部地区产业增长极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引领带动能力不足、联动协作不畅等问题。对标发达国家世界级制造业集中带,需要集中资源和政策支持,提升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竞争能级和分工位势,提高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分工协作和畅通循环水平,在中西部地区培育一批产业新增长极,不断增强中国产业体系的发展弹性、应对风险冲击的战略韧性和提高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能力底气。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旧路会出现交通混乱、人口过多、绿地减少、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目前,旧路绿化景观多采用行列式种植,道路绿化景观品种单一,忽视生态系统和植物的自然规律。文章基于生态理念的绿化景观原则,强调因地制宜原则、物种多样性原则和生态位原则,以西安市长鸣路改扩建绿化景观设计为对象,分析现状,提出规划构思,即生态理念的道路绿地景观规划包括生态环境、景观、以人为本等内容,其作用的发挥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应注重规划的整体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建设布局科学、配置合理、结构完整的生态型道路绿化景观。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究古村落地域性的传统 文化景观基因及其内生机制对于推进古村落的有效保护与活 化意义重大。集佛山14个古村“八景”文本,引入文化生态 学理论和“四层一体”的古村落分析方法,透过景观元素的 析取与分析发现:“八景”集合是一个完整的地域性文化生 态系统,既表征了地域性文化基因,又自成体系,且与环境 “互适”发展。这启示我们:古村落的保护当以整体性为原 则,其活化实践当兼顾自然生态、乡村产业、村民组织与乡 村文化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越 《技术经济》2019,35(10):89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生态资源、景观资源和市民活动的重点区域。以广东佛山东平河为例,首先对场地中水利建设对变水位下河滩、堤岸、植被的影响做了分析,并针对洪水、潮汐的不同影响程度采取了相应的分级设计模型构想。在实践中,根据不同水位情况,运用低洼高筑、水道疏浚、植被恢复等多种方式,通过工程、生态、景观的手段恢复了滨水自然生境,营造了活跃的公共空间,实现了水利堤岸改造、生态修复、景观营造的有机结合,让陆地和水域自然衔接、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4.
快速的城镇化和气候变化给山地空间带来了多重生 态扰动。由于空间的特殊性,山地环境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 脆弱性。引入韧性规划理念以提升山地环境应对各类扰动的能 力,并从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的垂直叠加和系统性特征中得到启 发和支撑,提出多维度协调下的山地景观韧性体系构建策略。 基于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和韧性理念的关键属性搭建耦合框架, 并总结出具体的实现路径。最后以莫干山为例,基于多源数据 识别出融合综合水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地质灾害防护、乡 土文化景观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并以此支撑莫干山景观韧性 体系构建,以期为山地景观规划和韧性理念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土空间发展正经历着一系列变革。城市边缘 区的绿色空间体系作为城市与乡村之间过渡地带的自然资源要 素,不仅承担着区域居民日常休闲的功能,还具有连续城乡生 态系统、调控环境韧性能力等多重功能。以南京主城边缘带绿 色空间景观系统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南京绿色空间 系统进行评估。系统评价从个体、局部和整体3个空间尺度展 开。个体对每个景观斑块的中心性进行计算得到整个系统的 核心要素,局部考察景观系统的层级结构,整体则从系统完 备性和结构稳定性出发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系统3个不同空 间尺度的分析与评估,探索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健康发展的 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从水文化视角出发,筛选出嘉兴历代地方志及代 表性诗画中的62组完整八景序列,采用“三位一体”的方 法,以“自然-社会-文化”系统解读得出:嘉兴八景聚合了 “物态-行为-精神”3个层次的地域性水文化,以水适应性 景观展现出水乡人居环境营建中的生态智慧,融合共生形成 了“人境合一”的内生机制;其地域性营建特征为“以物为 基,因水而生”“以行互联,因水而兴”“以文传情,因水 而美”,推动了水域景观风景化和生态化的发展。提出江南 水乡的完整保护可从内生机制出发,兼顾水生态、水实践和 水人文的良性循环,以此营建具有典型地域性和生态性特征 的可持续水乡景观  相似文献   

17.
杜晓君  石茹鑫  冯飞  张铮 《技术经济》2022,41(3):101-114
小微湿地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空 间分布特征,并从文化与生态2个方面定量估算其服务价值 对引导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昌市中心城区 小微湿地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平台开展小微湿地的空间 核密度分析,揭示小微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条件价值法 (CVM)、影子工程法(SPA)和市场价值法(MVM)等分别计 量文化与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城市小微湿地空间分布不 均衡,主要集中在公园和居住区的差异性格局,受城市规划建 设影响显著;借助CVM方法计量小微湿地的水资源保护、游 憩、景观、科普教育的文化服务价值,通过SPA、MVM等方 法对小微湿地涵养水源、调蓄雨洪、固碳、释氧、降尘等生态 价值进行了估算,研究区2019年小微湿地文化生态服务总价 值为1.469亿元。与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相比,小微湿地具有更 高的单位面积文化生态服务价值量,约19.74万元/(hm2 ·a)。 基于以上结果提出对策,旨在构建可持续的城市小微湿地系 统,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新的途径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河南省安阳市琵琶寺生态农林园进行景观生态规划。将全园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缓冲区、生态恢复区及生态农业区四个生态功能区。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模式并结合现状特点对园区斑块与廊道进行规划与布局,保留并保护园区的农田斑块、森林斑块等自然斑块,控制建设用地斑块面积,打造道路交通(灰道)、绿色林带(绿道)、河流水系(蓝道)等生态廊道,注重斑块之间、廊道之间以及斑块与廊道之间的联系,优化园区的景观结构与生态格局,发挥斑块与廊道的生态功能,提高园区的生物多样性与景观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日益脆弱,水资源极度缺乏,农业生产受干旱威胁日益加深,发展减灾农业是当务之急。在发展减灾农业的方式上,要突出重点,以抗旱防灾为主,又要根据不同区域灾害特征,探索发展特色减灾模式。文章针对西北地区如何发展减灾农业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淮北平原是安徽省粮食主产区,干旱是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因素,制约着该地区的农业稳产增产。由于降水、地表水时空分布不均,难以有效应对重特大气象干旱;而埋藏浅、就地可采、资源丰富的浅层地下水则是最好的应急水源。文章通过分析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资源特征,提出了浅层地下水库的理念,并着重强调了浅层地下水库的调节功能。根据农用地下水的开采现状,以及应对气象干旱的农业供水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