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街区尺度是指道路围合的城市用地边界的长度.合理的街区尺度有助于集约利用土地,提高步行可迭性、城市多样性,并提升城市活力.营造合理的街区尺度是可持续城市设计的重要目标.文章以城市街区尺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街区尺度的定义和内涵,分析了影响街区尺度的政治、经济、交通和建筑技术因素,并在分析借鉴国内外街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武汉五里界生态城案例,探讨可持续城市的街区尺度. 相似文献
2.
城市街区公共安全的建设——以人行道的安全用途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街区公共安全的需求已呈现出多样化和个别化。城市人行道除了承载路人行走的功能外,也具有公共安全的功能。而目前城市街区人行道的安全功能发挥不充分,使得城市街区的公共安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激发人行道自身的安全自治化活力,增强街区居民归属感,树立街道居民自觉监管意识以及充分利用街区公园的特点来提高整个街区的公共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3.
欧洲历史上曾长期遭受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的困扰,比如,发生过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及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但最近几十年来,经过长期努力,欧洲对大气颗粒物的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我国大气颗粒物来源情况与欧洲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欧洲通过在交通和能源等方面对污染源的治理有效减少大气颗粒物排放的经验,对我国治理“雾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我很高兴在这里就"品牌发展与世界城市"这个主题和大家进行交流,我们今天所在的这条闻名于世的王府井大街就充分体现出品牌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回顾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论述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特点,指出历史街区风貌保护与建筑保护更新的问题,结合并提出历史街区的规模范围核定标准。 相似文献
8.
颗粒物空气污染是世界各国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借助CNKI和Web of science,通过文献查阅整理城市空间在颗粒物污染方面的研究,系统性地总结该研究领域的整体特征与调节颗粒物污染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策略。结果显示:1)该研究属于一个新兴而前沿的学术领域,近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相关文献主要来自中国、美国、英国与德国;2)绿色空间通过城市尺度的风道网络、绿地系统规划,街区尺度的公园绿地、湖泊湿地、道路绿带、城市森林对颗粒物污染产生消减作用;3)灰色空间通过城市尺度的城市形态优化、土地利用布局、街区尺度的街谷空间改造降低颗粒物污染;4)遥感反演与数值模拟技术(WRF、CFD)为规划设计策略提供技术支撑。最后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态城市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问题,我国许多城市都在建设生态城市。但目前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多聚焦于政府视角,却忽视了城市顾客的重要作用。文章从城市顾客视角出发,在对过去的理论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生态城市的塑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旅游城市的建筑文化遗产与历史街区保护修缮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可缺少的两大自然及人文景观是西湖与大运河。运河杭州段沿线的传统街巷、建筑和景观在运河整体申遗和旅游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规划方案,其产业设施和功能区块随之置换,传统的居住生活方式亦随之改变。以运河申遗及旅游规划项目为研究平台,在建筑文化遗产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综合对比拱宸桥西、小河直街两大历史街区,对文化遗产恢复、重构运河经济结构、提升建筑与景观品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目标在于研究典型历史街区的共性和差异,提出活化历史文化遗产的规划模式,并能对同类历史街区的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构成城市肌理的普遍街区的空间形态与颗粒物浓度
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武汉市18个空气质量监测点的PM10、
PM2.5数据与二维、三维街区形态指标,揭示不同街区形态
与PM10、PM2.5之间的深层关系规律,以期为城市规划管控
提供参考。双变量相关分析与一元回归分析揭示了街区形态
与PM10、PM2.5的相关性及其影响规律,多元线性回归分
析揭示不同街区形态对PM10、PM2.5变化的贡献度。结果表
明,街区之间的平均PM10、PM2.5浓度分别在城市平均水平
55%~106%、59%~117%之间浮动,绿化覆盖率、道路面
积率和相对高程对PM10、PM2.5具有显著影响,相对高程与
绿化覆盖率对PM10变化的贡献度达83.0%,绿化覆盖率对
PM2.5变化的贡献度达72.5%,道路面积率对PM10、PM2.5
变化的贡献度分别为17.0%、27.5%。 相似文献
12.
颗粒物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宏观尺度监测空气颗粒物污染与三维绿量的关系对缓解空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既往基于遥感反演的植被覆盖与颗粒物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维绿量方面,对于三维绿量与AOD代表的颗粒物污染的深入研究很少,旨在从三维绿量缓解颗粒物污染的角度为城乡规划设计提供定量化的参考。以中国特大城市武汉为对象,通过遥感反演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landsat 8解译土地覆盖类型并获取比值植被指数RVI,进而根据回归模型获取三维绿量,分别在500m×500m、1km×1km、2km×2km、3km×3km的网格尺度上,探讨AOD与三维绿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种尺度下,都在0.01水平上呈极明显负相关,且3km尺度最显著,进而得到4种网格尺度的相对最优回归模型作为三维绿量与AOD的预测模型,揭示了两者的初步变化规律;进而探析了AOD、三维绿量及两者之间的空间分布规律,发现它们都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最后根据三维绿量形成中度及以上污染的阈值,提出缓解颗粒物污染的三维绿量调控策略。从之前常见的二维绿量对空气污染的缓解进一步扩展到三维绿量和颗粒物污染的缓解研究,旨在从缓解空气污染视角为相关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从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HUL)视角剖析埃及开罗阿兹哈尔公园由被称为“Al-
Darassa”的废弃物堆场转变为城市中心“绿肺”的棕地再生
杰出案例;重点关注其棕地再生策略如何回应Al-Darassa在
不同历史时期与开罗城市自然环境、建成环境、社会经济及文
化等之间的动态关联;总结了在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案例在整
体策略、场所营造和干预机制3个方面对中国棕地再生探索的
启示。 相似文献
15.
探讨风景园林与公共卫生及人民健康之间的关联,
面向健康促进的居民参与性社区环境建设,提出系统有效的风
景园林介入公共卫生健康体系的方法,重点在于公共卫生视角
的健康社区风景园林体系构建。提出可持续开发的多维度思
路,包括建立与运营管理相协调的城市风景园林体系、发展恢
复性绿色基础设施、建立与社区卫生框架相一致的风景园林;
尤其从社区层面探索公共卫生与城市风景园林体系的接口,提
出公民管理和城市管理并行以振兴复合功能的社区,强调挖掘
社区花园的康养疗愈功能和居民的参与行动带来的后景观功
能,发挥风景园林的综合作用等策略。构建健康促进的社区环
境建设理论框架,提高风景园林设计的综合性,提升公共健康
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公园绿地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生态基础设
施。在参与国家《城市绿地规划标准》的编制过程中,通过
对159个中国城市(含港澳台地区)主要公园类型发展现状的大
样本数据分析,提炼相关的城市公园建设主要规划指标,包
括公园绿地的面积规模、绿地率和功能分区。研究表明:我
国城市综合公园的建设规模多为10~50hm2,社区公园多为
0.1~5hm2;综合公园的绿地率平均值为75%左右,社区公园
绿地率平均值为65%左右。综合公园需具备儿童游戏、休闲游
憩、运动康体和文化科普4项基本功能,兼容园务管理、演艺
娱乐与商业服务等配套功能。社区公园需具备儿童游戏和休闲
游憩2项基本功能,兼容运动康体和文化科普等辅助功能。合
理地确定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指标,有利于我国城市绿地规划
理论与实践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7.
城市自然有益人体健康,并成为风景园林领域参与
公共健康事务的一种有效干预途径。系统梳理MA《千禧年生
态系统服务评价》和IPBES《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全
球评估报告》中有关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的理论联
系,并区分与归纳城市自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服务功能和实
际服务功能,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提出自然-健康效益实现的
“自然属性-自然潜能-自然暴露-自然使用-健康效益”级联
转化逻辑与关联过程。最后提出自然健康效益研究的集成评估
框架、评估环节与模型方法,以期为自然健康效益研究提供系
统性分析理论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在历史上对水系的利用和改造反映了中国传统营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智慧。其依靠自然不断利用、拓展、发掘新水源,依靠人工持续利用、维护、控制地表水系,注重多功能用水与城市水景融合,尊重历史水系的综合再利用,都是历代劳动人民实践的结晶。为了合理借鉴、保护和发展这些生态智慧,通过对北京中心地区高分辨率和高清晰遥感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地表水系解译、水系服务廊道空间量化和恢复情景对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恢复玉河正义路段对水系服务廊道提升效率最高;前三门护城河、西护城河、龙须沟和东护城河潜在的水系服务廊道将会为北京中心地区带来较为完整的地表水系服务覆盖系统。传统营城生态智慧在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北京历史水系进行保护、恢复、建设和发展,不仅可以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载体,更可以为城市文脉修复提供水系空间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诸多因原有自然基底条件限制或用地性质转变等原因,而未经过多人工干预的土地发展成为城市荒野空间。从城市自然再认知的角度出发,辨析了城市荒野在传承人地共生关系、承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潜质;梳理出城市荒野的基本类型与存续目标,包括初级荒野的整体保护、次级荒野的再生与利用、间隙荒野的激活与新生,以及类荒野的认知引导。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研究,归纳出每类城市荒野空间发展的典型策略与应用情境,以期从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层面推进城市荒野空间有效的组织利用,为中国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