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娆 《中国证券期货》2013,(7X):240-240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口红利逐渐转变为人口负债。本文主要就人口老龄化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主要分析了老龄化对我国金融结构的影响;对我国银行业、股市和保险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近30年的经济腾飞,国内外学术界大多从体制改革、外资引进、技术模仿、中央集权等中国研究的常规范式进行解释。近些年,"人口红利"概念的提出将人口年龄结构这一关键变量引入对经济发展的考察之中。本文笔者在对"人口红利"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主要致力于利用建国以来的人口数据考察中国的人口转型以及人口红利的形成、演变过程;综述性分析了其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力;指出了兑现"人口红利"的政策条件以及中国当前面临的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3.
刘春阳  马洪范 《财政研究》2021,(6):119-128,封3
人口红利有条件可持续增长是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下的必然结论,对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面对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的时代之问,为实现我国人口红利的可持续增长,进而支撑经济在战略机遇期内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应把握好四大关系:人口红利与教育结构的关系,人才供给与产业升级的关系,老龄人口与长寿经济的关系,人力资本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应制定和实施八项政策对策,即人口政策解决总量问题,教育政策解决结构问题,老年政策解决存量问题,消费政策解决增量问题,投入政策解决质量问题,就业政策解决红利问题,科技政策解决动力问题,财政政策解决潜力问题.通过多个方面综合发力,实现我国人口红利有条件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4.
我国虽不是世界上最老的国家,却是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在2012~2017年间,我国14~64岁劳动人口开始下降,到2035年,将出现不足2个纳税人供养1个养老金领取者的局面,这种“父债子还、子难还”的局面将维持到2050年,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利用孤波理论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结果发现前期生育率的高峰和低谷必会转化为当下的出生波、教育波、就业波、老龄波等一系列社会孤波,对储蓄率、教育投资率、养老支出等经济变量造成深远影响。然后建立了一个包含养老储蓄、家庭教育投资、代际转移支付和预期寿命内生化的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当前生育率水平下,预期寿命延长对家庭教育投资率、养老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是非单调性的。理性行为人对子女"投资品"属性的认可程度超过"消费品"属性,导致家庭教育投资率和养老储蓄率居高不下。由于非单调性经济增长路径的拐点来得相对较早,高储蓄率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为明晰未来十年我国消费服务类行业发展的前景和特征,从而为确定消费服务类公司估值的参数提供依据,本文以人口红利为切入点,探讨了人口红利对国民经济和消费服务行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本文认为,人口红利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其作用能否成为显性结果还要受到宏观经济调控因素的影响。同时,本文分析了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投资与人口转变的关系,结合消费者的教育、城市化、消费倾向等特征变化,指出了未来消费服务类行业公司的发展趋势和公司估值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前,我国人口结构正处在历史拐点,经济发展进入中速发展区间,人口红利转向改革红利,是保持我国"十三五"期间及后续时期潜在经济增长率,坚持供给侧改革方向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时期。人口红利总是与特定的经济增长相契合,当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成为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转变的重要因素,实施更为积极的改革政策取向,挖掘和释放潜在的生产要素禀赋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制度激励,可以促进和稳定经济增长。正确把握我国人口结构状态,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人口红利逐步向改革红利转变,对于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白琼 《中国外资》2013,(16):244-245
中国正面临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的双重转折,人口结构的变化、技术工人的相对缺乏使得其世界工厂地位发生动摇,进而愈加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另一方面,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愈加恶化,人力资源供给与市场需求严重错位。中国亟需加大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结合本国实际,消化吸收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将企业引入职业教育,最大限度地促成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以释放新的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9.
张习宁 《济南金融》2012,(11):12-16
从人口年龄结构角度解释经常项目差额是一个中长期的结构性研究视角。东亚国家的典型事实分析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很可能是可贸易品在国家间转移的重要决定因素。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常项目差额受到国内储蓄、投资等经济变量的显著性影响,经常项目差额与国内投资率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少儿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与经常项目差额存在反向关系。可以推断,中国在人口总抚养比较低的"人口红利"期贸易顺差换得的外汇储备具备了应对未来老龄化社会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迅雷 《证券导刊》2012,(35):92-95
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下降通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已经过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也即将消失。由此人们会产生一些疑问,到底现在的人口转变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人口红利真的要消失了么?如果人口红利消失,对经济的向下拉动作用会立刻显现么?本文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很长时间,中国企业利用中国人口红利的优势动辄就掉入"8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A380"这一市场交换怪圈,拼尽力气耗尽资源去赚那微小的利润。但从现在开始,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渐衰,中国企业近30年来享有的人口红利蛋糕将成"最后的晚餐"。权威资料显示,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从20个世纪60年代开始高速增长,到20世纪90年代增长相对放缓,到2015年前后,劳动年龄人口将停止增长。  相似文献   

12.
很长时间,中国企业利用中国人口红利的优势动辄就掉入"8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A380"这一市场交换怪圈,拼尽力气耗尽资源去赚那微小的利润。但从现在开始,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渐衰,中国企业近30年来享有的人口红利蛋糕将成"最后的晚餐"。权威资料显示,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从20个世纪60年代开始高速增长,到20世纪90年代增长相对放缓,到2015年前后,劳动年龄人口将停止增长。  相似文献   

13.
《新疆金融》2010,(4):84-91
<正>一、总量分析:人口红利整体上仍将长期存在,但劳动年龄人口增速逐渐下降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处在人口红利阶段,并将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处于人口红利期。(一)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加,人口抚养比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4.
人口结构和劳动力迁移是引起中国金融系统中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此引起的流动性过剩具有短期特征,这是影响2008—2010年期间中国金融市场走势的决定性因素,中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发展都受其影响。随着农村剩余劳动迁移过程进入到高一级阶段,中国简单劳动短缺将会成为事实,这会提高中国农民工的工资作价能力,进而会带动中国劳动工资水平全面提高,并引起居民对私人理财、投资顾问和个人信贷消费等现代金融服务需求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理性人会将工作阶段收入在终生进行平均,这会带来消费和储蓄的变化,推而广之,随着整个社会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储蓄率会相应变化,文章通过实证发现2000年来的储蓄率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当整个社会工作年龄人口比重变大时储蓄率会上升,实证结果有利于厘清关于储蓄率变化的误解,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的储蓄率变化并根据情况完善和调整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16.
人口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人口老龄化往往意味着人口红利下降甚至消失,需要采取有效应对举措以增强经济增长动能。本文采用LMDI因素分解法考察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年龄结构和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分析了人口数量和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从挖掘人口红利潜力、加快形成二次人口红利、提升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史卿圆 《青海金融》2010,(11):27-29
青海省尚有十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期,养老压力相对较小,收入预期和消费能力前景向好。青海省寿险公司应利用人口红利期的经济优势,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克服人口负债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率呈现一路走高的态势,水平之高、速度之快被称为"中国储蓄之谜"。探寻我国居民储蓄率高的原因,对于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人口结构是影响居民储蓄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如何作用于居民储蓄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口结构作用于居民储蓄率的理论机制,接着采用广义系统GMM方法分别对全国样本、东中西分区域样本进行了参数估计分析,从人口年龄结构、性别比、城镇化率等角度分别分析对我国居民储蓄率的作用效果,最后得出构建长效配套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金融支持老年服务化发展、协调区域不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出生高峰世代和出生低谷世代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2000-2030年间,储蓄率路径呈现出类似1980-2010年间历年出生人数所呈现出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资本红利滞后、尾随且依附人口红利。2015年之后,随着95后和00后出生低谷一代陆续进入劳动力市场,储蓄率呈现出类似1995年之后出生人数所呈现出的断崖式下降特征,且人力资本的提高无法改变这一趋势,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急剧消失,资本红利也加速消失。最后,考察了堵住劳动力出口的延迟退休方案对储蓄率的影响,模拟发现,无论哪种延迟退休方案,都改变不了储蓄率下降的趋势,但是延迟退休可以降低储蓄率下降的幅度,延缓资本红利消失的速度,进而达到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保驾护航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赢得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生产函数模型进行研究,城市化建设对人口红利衰竭关于减缓经济增长的抵补效应,得出在人口红利衰减的大环境下,我国政府应该把城市化建设重点放在哪个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