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闻所未闻!冰淇淋竟然可以烤着吃、涮火锅吃、油炸后吃……多年来,商师傅在祖传基础上,结合各地制作工艺特点研制出来多种特色风味小食品。为在今年夏天,掀起新消费潮,帮助更多人致富,商师傅把自己推出的系列奇特冰淇淋技术面向全国推广。奇·火锅冰淇淋:让你如涮火锅一  相似文献   

2.
进入冬季,人们喜欢吃火锅,烦恼的是火锅吃多了容易上火,因此,吃火锅时,在汤汁中倒入适量的啤酒,可使汤汁略带香味,鲜美可口,同时因啤酒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可缓解因吃火锅而上火.  相似文献   

3.
火锅,始于元代,是当年蒙古军队餐食供应的一项发明,行军途中,支锅加水煮开,放入羊肉片涮吃,速度快、效果好。此后传人民间,有了诸如“东来顺”一类的涮锅名店。时至今日,火锅所涮的,已远不只是单调的羊肉,可以说集天下之大成的各类荤素原料,皆可放人锅中涮吃。火锅虽也有档次之别,但总体上说,其溯源就是一项大众化的餐饮产品,普及于街市坊间,多人聚首,自涮群乐,热气腾腾。  相似文献   

4.
“这些都放到锅里涮一下就可以吃吗?”一对中年夫妻指着冰柜里的食材问道。他们光顾的是-家名为“懒熊火锅”的火锅中餐连锁生鲜便利店,以售卖火锅便利食材和半成品为主。2020年底,这家位于北京大郊亭的直营店才正式营业,每日流水上万元,客单价在80-100元。  相似文献   

5.
说到吃火锅,人们就会联想到锅里热气腾腾,许多人围在一起,吃得满头大汗的场景。在2001年底,谭鱼头火锅西安示范店却一改传统的就餐形式,重金打造欧美迪厅式自助火锅,有意引领火锅消费新潮流。  相似文献   

6.
<正>寒冷的冬季.火锅自然成了这个季节的饮食宠儿。三五好友围做在暖乎乎的火锅旁,看着窗外的飘雪,在屋里却吃得微汗淋漓,别提多过瘾了。近些日子,高峰时,火锅店又出现顾客排队等座的场面,而不去饭店在家DIY火锅的也是大有人在。可令人郁闷的是,这火锅在带给人暖意的同时,也给一部分人群带来麻烦。采访相关医学专家,我们得知,这吃火锅也大有学问的!  相似文献   

7.
这走南闯北的火锅涮肉,其实真的很简单。如果把本质的东西吹玄乎了,那火锅里就去了江湖。都说是江湖险恶,可火锅和涮肉的江湖啥时候都是热火朝天。  相似文献   

8.
《致富天地》2007,(5):43-43
酥锅是一道民间传统菜肴,以大容量砂锅将肉类及蔬菜炖至酥烂后食用,因此得名。可见,酥锅与火锅边涮边吃完全不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每年这个时候,口腔疾病患者就会开始增加。吃火锅引起的口腔疾病主要与口腔黏膜有关。因为火锅浓汤的温度相当高,高温的食物必然会破坏口腔黏膜,就容易引发口腔疾病了。有的人在吃火锅两三天后,常常会出现咽喉、牙龈肿痛,舌尖、口腔溃疡,腹胀痛、腹泻等症状,有医学专家称之为火锅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上火了。从中医上来说,上火就是内生燥热,使得人体出现各种"燥"的表现。如果你在火锅的食物搭配上下些功夫,就可以尽量减少这些症状的产生。多  相似文献   

10.
寒冷的冬季是吃火锅的好时节。不过许多爱吃火锅的人由于饮食习惯不当容易引发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这也为"火锅症候群"的人们敲响了  相似文献   

11.
一年四季,许多人都喜欢吃火锅,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美味的火锅中竟然隐藏着不少陷阱,稍不留心,就会给您的身体带来伤害。 陷阱一:麻、辣、烫 吃火锅有“一烫当三鲜”之说,好像不烫,味道会大打折扣。事实上,人的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至60℃的温度,但火锅汤的温度可高达120℃。食物烫熟即吃,很容易烫伤VI腔、食管和胃黏膜,再加上麻辣的刺激,容易引起或诱发各种消化器官炎症和溃疡。因此,吃火锅时应“宁舍三鲜,不要一烫”,  相似文献   

12.
<正>素牛肚,顾名思义,就是外形似牛肚,但是一种特殊素食的人造牛肚,其口感软滑、特别富有弹性,吃起来特别像吃肉,炒熟的素肚比炒肉更好吃。如果作为饭店里的配菜,任何一个炒菜都可以搭配而增加特色风味,如鱼香肉丝可以添加少量素牛肚丝,水煮肉片可以添加素肚片等,几乎任何一道菜都可以添加,不但可以降低成本,更能增加特色风味。素牛肚还可以独立成菜上桌,如,五花肉烧素肚、葱爆素肚,酱香素肚,麻辣素肚、红油素肚等,除了炒菜外,涮火锅、麻辣烫都是很好的食材。无论怎么做都好吃,无论怎么吃都美味。  相似文献   

13.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今日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等,虽然已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但一个共同点未变,即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四周,将牛羊肉等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真正有记载的是宋代火锅。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锅之事,即其所称的“拨霞供”,谈到他游五夷山,访师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无厨师烹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活(浸油)之。”直到明清,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清烹饪理论家袁枚《随园食单》中已有记载。重庆火锅出现较晚,大约是在清代道光年间,重庆的廷席上才开始有了火锅。四川作家李颉人在其所著的《风土什志》中说,四川火锅发源于重庆。据李老的记载,可以说川味火锅发源于重庆,经过饮食界的不断改进,色、香、味独具特色,因此重庆火锅或山城火锅最负盏名。  相似文献   

14.
<正>俗话说,一招先、吃遍天,傻婆婆素牛肚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其口感软滑、特别富有弹性,不腻、不柴,虽然是素食,但吃起来特别像吃肉,甚至比吃肉口感更好。素牛肚可以独立成菜上桌,如,五花肉烧素肚、葱爆素肚,酱香素肚,麻辣素肚、红油素肚等,除了炒菜外,涮火锅、麻辣烫都是很好的食材。好吃!除了这两个字外,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形容。无论怎么做都好吃,无论怎么吃都美味。所以,素牛肚受到  相似文献   

15.
<正>俗话说,一招先、吃遍天,傻婆婆素牛肚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其口感软滑、特别富有弹性,不腻、不柴,虽然是素食,但吃起来特别像吃肉,甚至比吃肉口感更好。素牛肚可以独立成菜上桌,如,五花肉烧素肚、葱爆素肚,酱香素肚,麻辣素肚、红油素肚等,除了炒菜外,涮火锅、麻辣烫都是很好的食材。好吃!除了这两个字外,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形容。无论怎么做都好吃,无论怎么吃都美味。所以,素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一招先、吃遍天,傻婆婆素牛肚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其口感软滑、特别富有弹性,不腻、不柴,虽然是素食,但吃起来特别像吃肉,甚至比吃肉口感更好。素牛肚可以独立成菜上桌,如,五花肉烧素肚、葱爆素肚,酱香素肚,麻辣素肚、红油素肚等,除了炒菜外,涮火锅、麻辣烫都是很好的食材。好吃!除了这两个字外,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形容。无论怎么做都好吃,无论怎么吃都美味。所以,素牛肚受到了饭店、火锅店的欢迎,不用说大  相似文献   

17.
<正>俗话说,一招先、吃遍天,傻婆婆素牛肚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其口感软滑、特别富有弹性,不腻、不柴,虽然是素食,但吃起来特别像吃肉,甚至比吃肉口感更好。素牛肚可以独立成菜上桌,如,五花肉烧素肚、葱爆素肚,酱香素肚,麻辣素肚、红油素肚等,除了炒菜外,涮火锅、麻辣烫都是很好的食材。好吃!除了这两个字外,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形容。无论怎么做都好吃,无论怎么吃都美味。所以,素牛肚受到了饭店、火锅店的欢迎,不用说大  相似文献   

18.
<正>俗话说,一招先、吃遍天,傻婆婆素牛肚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其口感软滑、特别富有弹性,不腻、不柴,虽然是素食,但吃起来特别像吃肉,甚至比吃肉口感更好。素牛肚可以独立成菜上桌,如,五花肉烧素肚、葱爆素肚,酱香素肚,麻辣素肚、红油素肚等,除了炒菜外,涮火锅、麻辣烫都是很好的食材。好吃!除了这两个字外,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形容。无论怎么做都好吃,无论怎么吃都美味。所以,素牛肚受到了饭店、火锅店的欢迎,不用说大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话说,一招先、吃遍天,傻婆婆素牛肚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其口感软滑、特别富有弹性,不腻、不柴,虽然是素食,但吃起来特别像吃肉,甚至比吃肉口感更好。素牛肚可以独立成菜上桌,如,五花肉烧素肚、葱爆素肚,酱香素肚,麻辣素肚、红油素肚等,除了炒菜外,涮火锅、麻辣烫都是很好的食材。好吃!除了这两个字外,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形容。无论怎么做都好吃,无论怎么吃都美味。所以,素牛肚受到了饭店、火锅店的欢  相似文献   

20.
<正>俗话说,一招先、吃遍天,傻婆婆素牛肚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其口感软滑、特别富有弹性,不腻、不柴,虽然是素食,但吃起来特别像吃肉,甚至比吃肉口感更好。素牛肚可以独立成菜上桌,如,五花肉烧素肚、葱爆素肚,酱香素肚,麻辣素肚、红油素肚等,除了炒菜外,涮火锅、麻辣烫都是很好的食材。好吃!除了这两个字外,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形容。无论怎么做都好吃,无论怎么吃都美味。所以,素牛肚受到了饭店、火锅店的欢迎,不用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