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口众多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就像一趟高速行驶的列车,它已经超速超载,却还在加速加载。截至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接近2亿,平均每5个工作作者(20-59岁)需抚养一亿老人;20年后,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4亿,平均每两个工作者就得抚养一位老人。  相似文献   

2.
武剑平 《当代陕西》2005,(10):58-58
革命“红都”志丹县的山岭一年比一年见绿,河水一年比一年清澈,良田一年比一年增多,山川一年比一年秀美,这些巨大的变化,无不使人欣喜。  相似文献   

3.
一位东北老人走失在外,生命的烛光快要熄灭;一位素昧平生的苏北农民将老人救回了家,一住就是13年……[编按]  相似文献   

4.
人物     
《浙江经济》2009,(2):5-5
茅于轼:国有一老 在2009年的1月14日,有一位老人度过了自己的80岁生日。他就是中国知名的经济学家之一,茅于轼老先生。这位老人,曾经是铁路局的一名技术员,曾经“准确”地被打成了右派。他在中国普及最基本的经济学知识。  相似文献   

5.
在当年闽浙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的横峰县葛源街头,耸立着一栋三层楼的小洋房,这就是葛源乡敬老院。这个敬老院里的老人大多是老红军、苏区老干部和孤老烈属。从1959年办院以来,已有近200名老人在这个院里度过幸福的晚年。尤其从1986年全国实行敬老节以来,老人们更是受到全乡人民的尊重和关心。这里记叙的是乡村妇女干部为老人们送温暖的几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6.
王萍  雷立清 《开放潮》2004,(12):38-39
据有关媒体报道,35年前,中国有赡养老人能力的成人与老年人的比例是6:1,但按照目前的人口变化趋势,再过35年,这一比例将陡降为1:2。也就是说,原来6个人养1个老人,将来会变成1个人养2个老人!怎么个养法?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病残老人的养老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不变的情怀     
5月上旬的一天,一位中午男子和一位青年背着理发工具踏进清港敬老院,径直推开了华阿才老人的房间,不想一股臭味扑鼻而来,青年人一阵恶心逃出房间,而这位中午人却坐下来小心地为老人理起发来,还关切地询问起老人的病情和生活……,老人的眼里充满了感激的泪花。随后,他们逐个地为老人们理发,老人们围着他们有说有笑,度过愉快的一天。  相似文献   

8.
《中国招标》2010,(8):28-28
近日召开的黑龙江省水利工作会议传来消息,2010年黑龙江将通过上大项目开展大兴现代水利的战役,达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预计全年水利投资有望达到历史最高的120亿元。  相似文献   

9.
3月25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三株公司与湖南常德陈然之诉讼案作出终审判决,三株口服液与陈然之之父陈伯顺之死没有任何关系。一场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使三株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的官司,最终以三株公司的胜诉而告终。1996年9月3日,湖南省常德地区一位77岁的老人陈伯顺去世。老人去世前曾服用过三株口服液。1996年底,老人的儿子陈然之及家人认为老人的去世是服用三株口服液的结果,遂将三株公司告上了法庭。1998年3月31日,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陈然之等与济南三株药业有限公司、常德三株营销有限公司纠纷一案"进行公开审理。陈…  相似文献   

10.
2011年7月28日,在湖北省当阳市玉阳办事处东正街巷内,一位78岁的老人因病去世了。家属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在老人的病床前,有几本《中闰老区建设》杂志、采访本和一些草稿纸。  相似文献   

11.
1989年11月的一天,在江西奉新会埠村一间普通的农户家里,一位老人在度过了70个春秋之后,含笑离开了守候在他身旁的亲人和乡亲,离开了他曾经倾注过爱的温暖的世界。出殡那天,自动前来送葬的人不计其数。在长长的送葬队伍中,有党团员、干部,有回家探亲的解放军战士,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带红领巾的少年。他们来送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这位去世的老人叫阴宾生,他曾  相似文献   

12.
她曾是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为了对奶奶的一个承诺,不顾众人阻拦建起了滨州市第一家民营敬老院。转眼间,风风雨雨13年。前前后后有1000多位老人亲切地叫过地“闺女”;她亲手为300多位老人洗澡、穿衣、化妆、送终,“替天下人行孝”;还有心怀感激的老人子女,向她下跪以谢“大恩”…… “我活得很踏实,看到老人开心地生活,我就很欣慰。”滨州市颐寿苑老年公寓主任鄂桂珍,用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总结了自己。  相似文献   

13.
访浦东新区一百零四岁老人汤静逸先生本刊记者任岗,苏端鲁1996年新春佳节前夕,本刊记者来到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崂山街道的一幢公房里,访问了104岁老人汤静逸先生。人们一定会好奇地想了解104岁的汤先生到底是一副什么模样。记者见到的情景也许令人们吃惊。...  相似文献   

14.
于歌 《中国报道》2008,(5):81-82
2008年8月的奥运会场,各界宾客将看到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现场展示普洱贡茶制作工艺:杀青,揉捻,筛选,压型。  相似文献   

15.
吊狗岭     
这天午后,靠山村里突然来了一辆皇冠车,左弯右拐地一直开到了庄守义老人的屋前。车门开处,下来位挺着个大肚子的中年男子。他说他是庄家富局长的部下,庄局长因忙走不开,他特代庄局长接老人去县医院为老人镶牙。庄守义犟着不肯去,胖子却不由老人说话,与驾驶员架起老人就往车里塞。  相似文献   

16.
吴爽 《东北之窗》2013,(8):72-72
3月19日下午2点,在大连机场宽敞气派的候机楼内,记者聆听了一位81岁老人讲述40年前坐飞机的经历。老人名叫鞠永丰,他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身份”:1973年大连机场首开大连——北京航线时,他是第一个买机票的旅客,堪称“第一位乘飞机的普通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2008,(4):16-16
每天上午,一位昆明老人都会来到大观河边,带着老伴为他准备的四、五十个馒头来喂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两年来从未间断。这位老人姓袁,他的家境并不富裕,却一心挂念着这些每年冬天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海鸥到昆明以后,他每天必到大观河边喂鸥。时间长了,这里的红嘴鸥只要看到他在大观河边出现,就会将他团团围住,老人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喂着红嘴鸥,那情景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18.
13年为人民群众执勤巡逻,13年向弱势群体播洒爱心。海口警备纠察连自1989年建连以来,把对党和国家的满腔忠诚,化作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爱民行动,将一片爱心洒遍大特区每一个角落。“八一”建军节前夕,纠察兵们再次来到海口市福利院“探亲”,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理发洗澡,拆洗被褥,并带来水果、衣物等一大批生活用品,同时,陪老人散步、聊天,打牌、下棋,送上图书、报刊等一大堆“精神食粮”。老人们激动得逢人便夸:他们虽然没有亲人,但有一群孝顺的“兵儿子”。说起纠察兵为老人们做的好事,福利院的曹志新院长滔滔不…  相似文献   

19.
王玉兰老人已年近八十,生有五男二女,老伴早年病故,儿女们日子富足殷实,对老人也都孝顺备至。由于老人身体硬朗,一直是自己住着三间瓦房独立生活,没有去麻烦儿女们。有一天,老太太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前往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患有肺癌,而且已是晚期。  相似文献   

20.
沈可 《南方经济》2010,28(6):17-26
本文基于中国老年人口健康长寿跟踪调查2005年数据的城镇老人样本,在考虑养老金内生性问题后,发现领取养老金的老人与家人合住的可能性更高,经由进一步验证,这可以用家庭成员间讨价还价模型或“财富吸引孩子”的理论加以解释。基于2002—2005年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发现,养老金对老人与家人合住的正向影响正随时间推移而弱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拓展在近期并不会导致城镇独居老人群体的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