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刘树成日前撰文指出,从2000年开始的我国本轮经济周期出现了新的波动形态,经济周期波动的上升阶段大大延长,经济在上升通道内持续平稳地高位运行。为延长经济周期的适度高位运行,在一轮周期中,应针对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多次进行微调,化大调整为不断的小调整。把节能减排以及把住土地闸门等政府的微观规制从宏观调控中剥离出来,以"长"抓不懈。另外还要注意解决总储蓄大于总投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2000年开始的我国本轮经济周期出现了新的波动形态,经济周期波动的上升阶段大大延长,经济在上升通道内持续平稳地高位运行。为延长经济周期的适度高位运行,在一轮周期中,针对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多次进行微调,化大调整为不断的小调整。把节能减排以及把住土地闸门等政府的微观规制从宏观调控中剥离出来,以“长”抓不懈。解决总储蓄大于总投资的问题。除了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消费之外,扩大居民住房需求,增加居民住房支出,是提高我国消费率的一个长期的、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谷-谷”划分法,以经济增长率为主要考察对象,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将中国从1952年至今的经济增长划分为十个周期,并对各类型经济周期的波动特点、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成本,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导致资源配置扭曲和浪费,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依据经济运行特征和经济体制基础,针对宏观经济波动中出现的问题,先后进行了六次宏观调控。其中,除第五次是扩张型宏观调控外,其余五次都是收缩型宏观调控。这六次宏观调控的实施是因时而宜的,起到熨平经济周期、稳健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经济周期波动存在于任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是政府在实施宏观经济调控中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研究海西的经济运行周期问题,对各级党政部门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经济波动的规律,制定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构差异、增长质量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需求结构中消费率的不断下降、所有制结构中国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持续降低以及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相对稳定,构成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来源。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不断减弱,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针对经济结构变动中存在的影响以及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因素,应相应降低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年前在南宁举行的第十三次全国中心城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认为,由于宏观调控基本达到1996年初预定目标,1997年将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周期。来自经贸委系统的代表们对1997年经济运行趋势作了一些预测。大家认为,宏观调控目标正逐步实现,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将在1997年开始。1997年有两件大事对国内、国际影响很大,一是召开党的十五大;二是香港回归祖国。因此1997年经济发展速度不会过低,发展速度可能保持在9~10%。据分析,1997年的宏观环境有利条件不少。1996年经济稳定发展,为lw7年打下良好基础。主要表现在,农业预计产量达48…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90年代,由新经济推动的世界经济周期于2001年底到达谷底,2002、2003年世界经济渐渐复苏,进入新一轮周期的增长期。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并由此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促使该轮世界经济周期进入衰退期。本文对当前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及其变动趋势进行研究,尤其对此次金融危机对当前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的影响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朱格拉世界经济中周期以及康氏世界经济长周期的变动趋势,对我国的经济运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受宏观调控政策和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合力驱动的作用,江苏经济增长周期呈现出整体位势提高、峰位降低、谷位上升、波幅缩小的新态势.稳定性和协调性显著增强。该文着重从投资、居民消费、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对江苏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定量测度,并认为今后几年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化解各种不利因素,江苏经济周期性波动幅度将继续趋于缩小,关键在于科学把握经济周期变动规律,采取更加富有效率的政策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范苑 《特区经济》2005,(9):357-358
一、厦门市房地产周期的基本形态和特点房地产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周期的组成部分之一,两者相互协调,波动方向相同,但房地产经济周期也有自身特点,这些特殊性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GDP增长速度与房地产投资额增长速度之间正相关,但复苏、繁荣、衰退、萧条4个阶段在时间上并  相似文献   

11.
宏观调控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对经济运行变量进行部分调整,而常态化宏观调控则将这种调整固化为一种经常性的行为。这几年的国家宏观调控实践表明,伴随着经济增长波动而常态存在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保证经济持续较快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结构突变理论,在检验台湾GDP序列的平稳性后,建立台湾GDP序列的拟合模型,实证检验支持台湾GDP序列在1974、1981、2001年产生结构突变,且潜在GDP函数发生了变化。通过分离GDP序列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运用周期成分对台湾经济周期波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台湾经济周期波动主要受世界经济景气和台湾经济发展策略的影响。发生结构突变后台湾经济增长趋势发生变化,这与台湾经济的发展阶段和相应采取的经济发展策略密切相关。论文最后对未来台湾经济增长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3.
1979年以来 ,广东市场物价运行呈现了明显的周期性特点 ,先后经历了四个物价波动周期。物价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态势的一个重要指标 ,与宏观经济运行密切相关 ,物价水平的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错综复杂。因此深入研究和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波动的周期性规律 ,认识未来物价波动周期基本趋势 ,对今后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大量统计历史资料的分析 ,揭示 1979- 1996年 18年间广东市场物价运行的周期性特点 ,并对新一轮经济周期的物价调控对策提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条件下美国经济周期的演变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1854年到1991年,美国经济的运行已经历了31个经济周期。[1]在这长达138年的工业化市场经济发展中,由于经济运行条件的变化,这31个前后相继的周期波动又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界分为二战前、后两个差异明显的阶段。由于二战后美国政府开始实施广泛、持久的国家干预,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经济运行的宏观条件,使美国经济的运行周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如衰退期缩短,衰退程度减轻,无明显的萧条阶段,“滞胀”并发等。但由于美国经济运行的微观机制并未变化,周期波动的成因、性质及其影响并未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事实上,70年代中期“滞胀”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 建国四十多年来,中国先后经历了多次的经济周期和经济调整。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特点之一是:经济增长率的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周期波动,伴随而来的是经济政策的扩张——紧缩(调整)——再扩张——再紧缩(再调整)的反复变动过程。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特点之一,也是中国社会矛盾冲突的根源之一。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利  朱新宏 《特区经济》1994,(10):33-34,39
<正> 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或称经济景气波动分析,是研究经济周期波动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建立在国民经济运行周期波动态势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地选取一套反映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并构成经济景气状况综合分析指数系统,来反映各时期经济运行状态,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走势。 中共中央十四后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转变计划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完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是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由此可见,在当前我国正加快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建立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下面就有关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监测跟踪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波动的需要 从我国40多年的历史看,经济发展并非如人们的主观愿望那样稳定地增长。比如,当我们以国民收入这个反映宏观经济系统产出状况的指标作为评价标准时,就会发现经济运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波动性。无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在改革开放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中,都显示出这一特征。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研究资料表明,从1973年至今,我国经济运行已经历了8个完整周期(见表1)。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为了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中国的宏观调控伴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一直在艰难探索之中。尤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审时度势,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是中国经济能否走出困境,实现真正复苏的关键所在。该文在对我国历次宏观调控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提出质疑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对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周期分别做了分析,然后总结了宏观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周期产生原因的理论。根据不同的经济周期的GDP、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经济指标的特点,分析了政府应该制定如何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以使宏观经济更加平稳运行。结合宏观经济周期的经济特征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处于不同时期的投资者提出了不同的投资建议。最后,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深入分析了我国当前所处的宏观经济周期阶段,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国四十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明显的波动,同时这种波动又带有明显的规律性,呈现周期性的循环。如果这一系列明显的前后相关的周期波动现象不能用偶然性来解释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对这种客观存在的运动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并找出导致这种波动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消除与避免国民经济的大幅度异常波动,使之协调均衡地增长。我认为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作出总体性质判断与周期划分,正是这全部研究工作的基础。在这样的总体判断下。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成因、作用机制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崔友平 《山东经济》2005,21(1):5-11
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发展每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的思想:肯定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经济周期,积极驾驭和主动利用经济的周期波动,上台阶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上台阶的地区不平衡布局等内容,充分体现出从客观经济规律出发,积极驾驭和主动利用经济周期波动的科学态度。这一思想,是对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揭示邓小平“上台阶”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从而找出熨平我国经济周期的经济政策。重温邓小平“上台阶”理论,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确立经济周期意识;加强对经济周期的调控和利用;加强对经济周期的预测;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