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94年,是南粤大地紧锣密鼓深化劳动制度改革的一年。其中,高州市在劳动制度改革方面动作快、办法多、见效大.取得了神速进展。(一)全面推进全员劳动合同制改革。全员劳动合同制改革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措施,最终目标是使新、旧两种  相似文献   

2.
国有商业改革的路怎么走,密山市商业大厦经过五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统管分营”的改革路子,使企业走出困境,为地方经济的稳步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一、企业改革的主要作法密山商业大厦是在原百货大楼破产后经过资产重组,于1994年成立的一户新企业,它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新组建的商业大厦领导班子经过市场调查,学习外市县商业企业改革的经验,查找前几年自身改革的不足,大胆提出了“统管分营”的改革模式,并在几年的实践中逐步规范和完善。所谓“统管分营”,就是在促进各部组微观搞活的前提下,加强企业的宏观调控。即一方面对大…  相似文献   

3.
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主要经过了1981年、1985年、1989年、1992年、2001年、2004年的多次重大改革,其中既有国有企业会计制度也有非国有企业会计制度,既有盈利组织会计制度也有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既有大中型企业会计制度也有小企业会计制度,涉及范围之广、改革深度之大、变化内容之多是前所未有的,通过持续、稳定的不断完善和提高,现已经初步构建了完整的与国际会计惯例基本协调的会计制度体系。一、会计制度改革的历程及主要内容(一)1981年的会计制度改革我国会计制度曾经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遭…  相似文献   

4.
正一、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基本情况建国以来,我国财税体制经历了不断改革的过程。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泛、内容最深刻的一次税制改革。(一)财政收入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为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实行的税制改革以及随后进行的几次税制调整和完善,有效地实现了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1994年~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此次税制改革,是分税制改革以来最重要的一次税制改革。一、我国营业税转增值税的重要意义建国以来,我国经过了多次税制改革,1994年税制改革的一项内容就是形成了以增值税为主体,营业税、消费税并行的流转税制。实行增值税使我国变成了制造业大国,它的抵扣制度使分工可以更加细化,它的征收范围越广,税款征收的链条就会越紧凑,越有利于消除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革工作,把2005年作为改革攻坚的关键一年,并于年初做了总体部署.一年来,我国改革攻坚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一些多年酝酿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所突破,主要是: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国有资产和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进展平稳,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显著增强.改革在各领域的有序展开,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7.
刘斌 《国企》2020,(4):30-33
近日落幕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总结了2019年国企发展和改革的成果,部署了新一年改革的聚焦领域,在十四五规划到来之际,为全国国企迈向新征程明方向、亮重点、树标杆,令人振奋,令人鼓舞。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开始,中国国企的改革正式进人关键实践期。  相似文献   

8.
2009年,我国增值税转型的改革从部分省、市地区的试点推向全国,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文章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入手,针对煤炭企业在增值税转型改革中受到的影响,提出了正确认识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建议和财务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2000年开始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通过实施“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政策措施,建立起了以规范、稳定的农业税及其附加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基本框架的农村赋税制度,扭转长期以来农民负担过重的局面,进一步理顺了农村分配关系,其重大意义绝不亚于土地改革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改革。2000年陕西省先在汉阴、合阳、子洲3个县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交通运输部部长、党组书记杨传堂在工作报告中部署了2015年交通运输工作十大任务。一、力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实质进展2015年,交通运输部将把深化改革贯穿于加快"四个交通"发展全过程,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抓好《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实施,掌握节奏和步骤,搞好统筹协调,使相关改革协同配套、整体推进。强化督促考核,确  相似文献   

11.
王晓峰 《会计之友》2005,(10):63-64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87次提到了“改革”二字,如“继续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投资体制改革”……等等,为改革指明了方向。毫无疑问,200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一年。我认为,企业经济改革的核心是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因素除企业经济规模的大小之外,还取决于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及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科学组合和发展观念,以此来达到最低企业成本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一、企业成本(一)扩大企业成…  相似文献   

12.
一、对改革的简要回顾与评价 这次"在地统计"改革,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酝酿和思想准备.自2000年上半年,市统计局开始就"在地统计"改革进行调查研究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同年11月第90次市长办公会作出了改革本市统计管理制度的决定.此后,市政府正式下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本市统计管理制度的通知》(京政发[2000]38号).2001年1月18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大会进行"在地统计"改革动员部署,改革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3.
2001年4月以来,湖北省老河口市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量入为出、厉行节约、规范管理、源头治腐的原则,采取先办试点,逐步推开的办法,积极推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目前,该项改革已在全市全面铺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改革后职务消费额比前三年平均值下降17%,减少财政支出596.86万元,财务管理明显规范,奢侈浪费之风得到有效扼制。一、主要做法:(一)宣传发动,提高认识。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在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但大多是单项改革,如公务用车改革、招待费改革等,该市这次改革是对职务消费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  相似文献   

14.
盛华仁认为,1998年,厨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在一些重要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矛盾,突出问题是厨有企业效益大幅度下滑。1999年,是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鹿团目标的第二年,也是关键的一年,要坚持"改一加强",坚定不移地走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施再就业工程的路子,力争在企业改革和加强管理方面取得叨显突破,在降低亏损面和亏损额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998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困难,在采取措施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各项改革有条不紊地推进。围绕用三年左…  相似文献   

15.
继2012年年初上海增值税改革试点之后,7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增值税改革试点扩大的决定。在国内外环境不容乐观的背景下,结构性减税政策无疑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措施,凸显了增值税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中分析了营业税改革试点扩大对经济、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影响,并为下一步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巨大成就.尤其是自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改革方向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在宏观层次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在微观层次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奇中 《经济界》2005,(1):78-82
上世纪90年代初,安徽省就在原阜阳地区的涡阳、太和、临泉等县开始了农业税费征收改革试验。2000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安徽省又第一个以省为单位,开始了以"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和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精心组织、实施,试点工作按实施方案全面铺开,并  相似文献   

18.
张习武 《数据》2002,(10):31-33,21
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十年,北京市的统计事业出现了新局面,那么,在进入改革开放第二个十年的时候,可以说已经迎来了统计改革和建设的春天.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1988年7月市统计局制定《1988-2000年北京市统计改革和现代化的初步设想》,提出建立一个统计体制健全、指标体系完整、调查方法科学、计算技术先进、网络运转协调、信息准确灵敏、人员素质优化的现代化统计信息系统.这是指导北京市统计改革和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设想》提出后,经过1988年至1990年三年的实践,北京市的统计工作在统计服务与监督、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统计信息自动化和统计法制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正>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对国有企业改革作了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他强调:"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998年是我国及我省改革关键的一年,是贯彻十五大精神,实施十五大中有关企业改革战略部署的头一年。我省应抓住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促进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这就是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的序幕,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改革一直致力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财政职权任务范围和方式。这期间的财政改革,基本上是以放权、让利、搞活为特征,在运行中进行了几次大的调整和改革,其模式是财政包干制,实行了分级包干、分灶吃饭、分税制财政体制。一、实行计划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979年4月,中央提出对经济体制逐步进行全面改革,财政改革先行一步。改革试点主要是“江苏式”的“比例包干、4年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