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两年,许多省市为了调控公路客运运力的合理发展,开展公平竞争,促进公路客运市场的发育,实行了客运班线有偿使用。这种做法是,政府把客运班线的使用凭证——“班车线路标志牌”作为标的物投放市场,由汽车运输企业(户)通过竞投中标或认标取得;然后,企业按客运班线的  相似文献   

2.
行管     
《中国道路运输》2012,(12):87-89
山东推行道路客运班线招投标改革 近年来.为使行政许可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启动道路运输班线经营权招投标改革,制定出台《山东省道路旅客运输班线经营权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新增、经营期限到期或原经营者不符合延续经营条件的跨市以上班车、包车客运.符合条件的都要通过服务质量捐投标确定经赞主体。每年年末通过汇总各市拟发展新增及更新运力发展计划,编制下一年度的运力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
《中国道路运输》2006,(2):43-43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四十六条规定:“道路客运班线属于国家所有的公共资源。班线客运经营者取得许可后,应当向公众提供连续运输服务,不得擅自暂停或者转让班线运输。”挂靠运输企业的客运车辆,产权仍属于班线经营者个人所有,原经营者经营该班线一段时间后,将车辆以高于原车价的价格转让给新的经营者,企业收取一定费用并变更经营合同后,新的经营者不经管理部门许可便取得了客运班线经营权,车辆的所有证件无需变动也无需办理易主过户手续。请问,这种行为是否可以认定为非法转让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件的违法行为?是否可以按照《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八十六条进行处罚?如何对原经营者实施处罚?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公路建没加快,道路旅客运输尤其是班车客运经营方式实现了多元化,运力运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车辆等级有了明显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对客运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极为不利的问题,比如站外拉客已成为扰乱运输市场的一大顽症。班线客车站外拉客催生出一种新的社会群体——“拉客仔”。“拉客仔”主要由社会闲散人员组成,  相似文献   

5.
在发展农村客运过程中,各地普遍面临着三个难题,即非法经营难以根除、运力档次难以提高和农村客运班线难保等问题,这三个问题常常让运管部门束手无策,使经营者不敢进入农村客运市场。  相似文献   

6.
《中国道路运输》2005,(11):28-28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编辑部:我是陕西潼关县运管所的一各员工,请问《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七条关于“四类客运班线:毗邻县之间的客运班线或者县境内的客运班线”的规定,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省与省之间的毗邻县?我县地处三省交界,县级运管机构是否可以实施省与省之间的毗邻县的客运班线许可?  相似文献   

7.
巫山县运管所为了配合本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全县拟建新农村的客运班线作了详细规划。今年成功开通巫山至红椿等农村客运班线后,又及时考察了巫山至大昌客运班线。该线路因道路原因于2000年停驶,本月大昌手扒岩大桥的建成,给6年后重新开通此条线路创造了有利条件。按照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巫山县运管所组织运输部门随即作好相应准备,力争做到桥通路通车通。  相似文献   

8.
实践证明,客运市场中许多矛盾的焦点聚集到班线上,这就需要我们去认识与班线相关的各种权力。这些权力是符合市场要求和班线自身本质的权力。具体地讲,班线的资产性本质要求明确它的产权归属;班线的市场性本质,要求明确它的管理权的职能和作用。 一、产权归属问题 班线的产权归属是当前客运市场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客运市场上的一些混乱现象都与班线的产权息息相关。比如,运输主管部门和国有运输企业对营运班线的招、投标;个体、集体客运经  相似文献   

9.
《中国道路运输》2006,(11):41-41
按照《道路运输条例》第十条规定,申请从事县级行政区域客运经营的,向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客运经营者在提交相关材料后,申请村级班线客运。但是,通村的道路未经国家验收,且路况较差,安全运营无法保障,运管机构不敢作出行政许可,但也因此违背了《道路运输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县级以上运管机构在审查客运申请时,应当考虑客运市场的供求状况、普遍服务和方便群众的原则,也不符合现在提倡发展村级班线客运的精神要求。请问,通村客运在作出行政许可时是否要考虑道路因素?究竟在什么样的路况下才能作出许可?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路运输》2009,(3):41-41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编辑部: 某客运企业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10年7月31日,在审批新增客运班线时,不知是否应将客运班线的经营期限许可至2010年7月31日。如果是,许可的客运班线的经营权不到4年,那么违反了《道路运输条例》“客运班线的经营期限为4至8年”的规定。希望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运管部门为促进运输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对本地经营的客运班线以招投标方式重新确定经营者和经营期限。此举在运输业户中引起了一些争议,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质疑者有之.顾虑者有之一笔者不敢说妄断是非,只想就此提出问题,那就是在对客运班线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投标之前,有没有搞清楚客运班线的所有权到底归谁?  相似文献   

12.
《中国道路运输》2007,(5):42-42
一辆长途客运班车核定线路是由甲地至乙地,但有一次这辆车从乙地返回时绕到丙地载客,丙地不是核定线路途径地。那么,丙地的运管机构应如何认定此班线客车的违法行为?我认为,应按照《道路运输条例》第七十条的规定,对于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的客运经营者,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但有的同志认为,应按照《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未取得道路客运班线(丙地-甲地)经营许可、擅自从事班车客运经营为由,对该经营者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以上两种意见哪个正确?如何处理此类违法行为?请给予答复。  相似文献   

13.
近年以来,出租汽车客运与城市周边短途班线客运之间矛盾不断,纠纷叠起,已经成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和投诉的焦点、难点问题。如何有效化解出租汽车客运与班线客运之间的经营纠纷,已成为各级运管机构工作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是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条件,通过对城市公交、出租和道路班线客运的运输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组织、管理和配置,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各种客运运营组织方式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着眼于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框架下,根据城乡的不同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合理科学配置运输资源,实现两者功能上的互补,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和发展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两年,许多省市为发调控客运运力的合理发展,开展公平竞争,促进公路客运市场的发育,实行了客运班线有偿使用.其做法是政府把客运班线的使用凭证——“班车线路标志牌”作为作为标的物投放市场,由汽车运输企业(户)通过竞投中标或认标取得;然后,企业按客运班线的使用年限一次性向政府付清使用费,与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班线使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客运班线由无偿使用转为有偿使用,客运班线定为运输企业的无形资产从理论走向实践.本文试图就客运班线定为汽运企业无形资产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意义进行探讨.相信这一举措将促进公路客运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也将促进汽运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一、班车客运线使用权(经营权)的取得形式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全国高速公路网的日益完善和道路快速客运市场的迅速发展,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道路运输企业的客运班线资源大部分已实行快客改造,可供开发的优质客运班线资源正在逐步减少。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发展超长客运班线,  相似文献   

17.
一、客运线路经营权配置的基本做法及其影响。(一)基本做法。目前,我省主要施行两种配置方式。其一是线路改造。以温州市为例,从1999年开始,进行了以压缩过量运力,提高运力档次,股份化和公司化经营为内容的线路改造。在线路改造中注意妥善处理原经营者和投资者利益,改造后的班线客运经营行为较为规范,社会效益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民航快速、便捷的旅客运输方式,低廉的机票价格,受到越来越多的中长途旅客的青睐,给道路长途客运班线的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铁路客运、特别是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和城际动车班线的快速发展,对中长途道路旅客运输更是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与此同时,道路旅客运输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部分长途、客运班线夜班车被迫停驶;由于卧铺客车基本停运,便利部分民工客流流失;私家车的大量增加以及节假日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的政策实行,分流了一部分客流;高成本和低运费(票价)使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经营效益逐年下降,尤其是与铁路旅客运输并行的道路旅客运输线路存在着亏本运行的情况,许多班线已经被迫停运.  相似文献   

19.
《道路运输条例》规定“同一线路有3个以上申请人时,可以通过招投标的形式作出许可决定”。目前,客运班线服务质量招投标,成为部分省市实施行政许可的主要方式之一。客运班线服务质量招投标改变了过去客运资源完全由政府职能部门用行政手段管理和分配的作法,将道路客运资源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使经营主体优胜劣汰,有效地克服和解决行政许可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和防止腐败,改变长期以来部分经营者对客运班线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20.
铁道部党组明确提出铁路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在转变运输发展方式、优化运输组织、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推动铁路运输工作加快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对此提出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科学打造客运产品;更新客运理念,创新营销方式;秉承旅客至上原则,提升客运服务品质;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实现运输效率最大化;重视人才培养,提高职工素质等推进铁路旅客运输科学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