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作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职业年金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央单位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超过2.11万亿元。职业年金基金具有总体规模大、集中度高等特点,防范化解风险,需全盘考虑、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2.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全国首批启动职业年金基金委托投资的省份之一,自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展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安全高效、审慎监管原则,扎实推进职业年金制度改革全面落地和职业年金委托投资运营工作。自治区本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真履行职业年金委托代理人和账户管理人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职业年金风险防控机制,加强职业年金委托投资运营监管工作,实现了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1991年开始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制度,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探索,管理模式基本确立,政策法规逐步完善,运作机构得以认定,市场监管不断加强,补充作用开始显现。1991—2000年的10年间,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发展到192亿元,平均每年增加不到20亿元。从2000—2008年的8年间,基金规模发展到1911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00多亿元(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据悉,职业年金基金会计制度仍在制订当中。2016年9月出台的《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代理人负责委托投资业务管理,“负责对归集户进行会计核算”“负责职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记录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基金投资收益等账户财产变化情况”“计算职业年金待遇,办理账户转移等相关事宜”。从这些表述来看,代理人实际上承担了除投资管理以外的职业年金收支余管理的全过程,因此将职业年金基金作为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是代理人经办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103号),明确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对单位和个人不超过规定标准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缴费,准予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对个人从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基金取得的投资收益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实际领取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按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一、可享受递延纳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财税[2013]103号文件的核心变化在于实现了个人所得税的递延纳税。(一)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主要针对企业,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  相似文献   

6.
2016年9月发布的《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意味着职业年金的投资运营之路正式开始。职业年金作为社会养老保障队伍的新成员,在投资运营方面可以借鉴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的投资经验。本文从量和质两方面分析了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的投资规模发展状况,介绍和区分二者在信托项目、实业投资项目、股票投资项目上的收益差异,总结了年金投资战略资产配置的经验,并结合职业年金强制性特点,提出了扩大基金投资范围、优化战略资产配置、提升机构专业素养及鼓励个人投资等职业年金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年金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企业年金是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从1991年国家倡导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以来,企业年金的基金规模越来越大。(截至2002年底,全国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有1.7万户,参加人数已达到655.83万人,当年基金收入91亿元,支出35.7亿元,领取企业年金人数达47.5万人,基金滚存结余260亿元。)  相似文献   

8.
作为目前我国资产管理规模名列前茅的基金公司之一,博时基金上半年取得不俗业绩.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博时基金公司共管理186只开放式基金,并受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委托管理部分社保基金,以及多个企业年金账户,管理资产总规模逾6357.79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逾3763.55亿元,累计分红逾814亿元.博时是首批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首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首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人,博时养老金资产管理规模在同业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9.
郑梦 《中国金融》2023,(22):74-75
<正>2023年9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额为亏损1380.90亿元,投资收益率为-5.07%,引起广泛关注。全国社保基金自2001年投资运营以来,从200亿元人民币起步,到2022年权益总额高达25336.56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7.66%,资产规模增加了126倍,其中,累计财政性净拨入10912.04亿元,累计投资增值14424.52亿元,后者占总资产的56.9%,即累计投资收益已超过“本金”。从市值规模上讲,在世界各国300只最大养老基金中,全国社保基金位列第九名。  相似文献   

10.
《证券导刊》2012,(50):7-7
“千元起购、零手续费、封闭运作、滚动投资、高效理财”,短期理财基金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规模迅速膨胀。不过尽管统称为短期理财基金,运作周期却长短不一,一收益也高低不同。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年金投资监管模式比较及我国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4月23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并于同年5月1日起和《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同时施行。2004年11月1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其配套附件《企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登记结算业务指南》。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背景截至2020年末,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已突破2.5亿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体系建设问题愈发凸显。养老金三大支柱在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作为养老第二支柱,投资业绩将直接影响到参保人员未来养老金账户收入水平。作为年金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受托人在年金投资运作中肩负着投管人选择、战略资产配置、投资监督和风险控制等重要任务,承担着维护委托人利益、保证年金基金长期保值增值的重要使命,是年金基金保值增值的守护者。  相似文献   

13.
法律关系是企业年金基金运行机制的基础,关系到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水平。信托关系是企业年金基金的基础法律关系,这不仅是制度模式具体规定的结果,更是基于企业年金基金本质上的投资基金属性,因而具有普遍适用意义。本文对企业年金基金信托关系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信托角度对促进企业年金基金高效运作和快速发展提出了要完善信托制度模式,发展集合型年金计划,保障受益人合法权益,重视法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以来,我国养老金市场快速发展,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发展环境日益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工商银行充分把握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于2005年8月首批获得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和托管人资格,2007年11月又获得法人受托资格,加上其控股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拥有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资格,形成了企业年金业务的"全牌照",能够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化的企业年金服务。  相似文献   

15.
《证券导刊》2009,(48):80-80
2009年12月11日,华夏基金在京举办了题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动力"的养老金论坛。参加会议的包括劳动保障部、银行、经济学家等专业人士。会上,华夏基金三位投资总监对2010年的企业年金运作、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情况做了概括性预测。华夏基金机构投资总监郭树强表达了自己对企业年金运作特点  相似文献   

16.
黄焕辉 《时代金融》2014,(14):158+165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程度的不断增加,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企业年金制度显得格外重要。最近几年我国企业年金和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进入资本市场以及进行投资管理和保值增值是首要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我国最近几年的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同时加强投资管理,同时对企业年金运营效率的提高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3年4月,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及《关于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前者放宽了企业年金的投资渠道,后者则允许年金投资管理人发行养老金产品。同年12月,又下发了《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对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实行延迟征税的优惠政策。从扩大投资范围到明确税收优惠,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体现了政府对企业年金发展的关注,为企业年金发展拓宽了道路,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保障》2008,(5):40-41
企业年金是现代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作为国内最早开展企业年金业务的金融机构之一,中国工商银行具备企业年金法人受托、账户管理、托管三项资格,其控股的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具备投资管理资格,工行是少数拿到企业年金“全牌照”的机构。到2007年底,管理年金个人账户348万户,托管年金基金188亿元,账户管理和托管业务市场占比均超过50%。这些数字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市场作为——  相似文献   

19.
周光霞 《中国外资》2009,(24):135-136
伴随着企业年金制度在中国的发展,企业年金基金的规模逐年增加,保值增值的压力越来越大,投资资本市场的规模逐步增加,合理评价其投资绩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作为职工的“养命钱”,负债是其存在的唯一理由,仅仅要求高的投资回报率是不够的,因为投资回报率并不一定带来企业年金高的偿付能力。因此,本文通过建立最优投资组合的方式,将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运用到企业年金投资绩效评价中,结合投资回报率分析,得到一个企业年金投资绩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4月<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以下简称20号令)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23号令)等有关企业年金的法规制度正式颁布以来,企业年金市场历经制度确立、机构认定、多方推动、企业自醒等过程,到2007年底已经有3.2万个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参加员工人数929万,总规模达1519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