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化学方向应用基础型研究生存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缺乏原始创新等问题。学科交叉融合能够突破各学科知识体系边界,为培养应用基础型创新人才带来契机。文章基于应用基础型研究的内涵与特点及化学方向应用基础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浅谈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化学方向应用基础型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改革。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国联网工程的启动,大机组、高电压、高自动化控制已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向。要驾驭现代电力工业的高精技术,必须由传统的经验型人才向知识型、复合型人才转变。因此,山西省电力公司用新的理念确定人才开发的新思路,果断构筑“ 1553”人才工程,为增强山西电力发展后劲奠定基础。   “ 1553”人才工程就是用 5年的时间,培养和造就四支队伍:一是通过系统的工商管理培训、现代企业经营思想与经营实务培训及境外培训,结合交叉任职锻炼,重在领导能力的提高和管理观念的更新,培养 100名企业管理专家;…  相似文献   

3.
随着P4P贸易的快速发展,市场供应链形式越来越复杂,基于跨境贸易的大环境下,企业对服装出口质量管理的日趋成熟,服装行业对服装理单、跟单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纺织服装类高等院校和服装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值得欣慰的是很多高等院校意识到了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性,纷纷开设了《服装跟单》这门课程。但传统的理论教学并不能满足这一交叉性综合学科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针对此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让理论落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化工装置仿真实训在培养化工高技能操作型人才的作用,提出了传统的化工工艺教学在操作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分析了化工仿真技术在操作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优点、具体效果,并对化工仿真技术在高职学生培养中的具体实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纺织产业的发展和延伸,纺织产业呈现出学科交叉的特点,在"双一流"背景下,针对大纺织产业链对轻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文章探讨了构建具有复合型、创新型能力的轻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途径,从而适应新时代"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建筑业新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对工程科技创新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对传统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依托学校传统学科优势和特色资源,从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师团队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探索工程造价专业与传统工科、经济、法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发展和办学之...  相似文献   

7.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作为新兴的实用型专业,相较于传统的专业而言优势突出,主要表现在其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势明显,即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该体系的构建是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类人才,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贡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项目教学为基础,还对学生进行保密性、安全性及德育当面的渗透。本文将对该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方式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期通过该体系的实施与推广,为其他专业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从而培养更多综合且全面发展的高级军工人才。  相似文献   

8.
在纺织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以浙江理工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为依托,基于课程思政建设和“互联网+”对“世界经济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如何开展纺织专业经济学课程的知识教学,实现高校“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关注的重点。从“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出发,探讨提高纺织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加强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经济学分析视角、国际化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融入到纺织工程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起纺织和经济学科交叉及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本科工程专业重要的评估方法、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优秀工程人才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要求。以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工程专业为例,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学生综合创新素质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综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跨学科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期为纺织领域新形势下优秀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集相关学科为一体,在发展高水平专门学科的同时,重视航空航天领域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学院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航空航天、力学领域的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院长沈荣骏院士是我国航天工程管理与测控技术专家,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  相似文献   

11.
阐述专业课教学实验室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石油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实际出发,说明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理工科专业实验室的特色建设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实验室运行应当注重开放共享、创新创业、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适应创新、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工程建设企业是技术密集、专业密集、任务艰巨的科技型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工程建设企业必须面向市场和未来,强化人才培训观念,瞄准人才需求的实际,根据企业人员结构、知识结构、承担任务的现实与企业发展的目标,制定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规划,坚持选人、育人、用人一体化的有效措施,真抓实干,使企业人才培养呈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一流软科学研究基地是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广大员工共同奋斗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既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干部,更需要有一流水平的科研技术骨干。只有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紧紧抓住引进、培养、使用、留住人才等重要环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在科研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才能为建设一流软科学研究基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前,新材料在各类产业应用日益广泛,对于材料及化工专业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材料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学科竞赛带动专业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具有现实的意义。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材料专业特点入手,以新时代材料人才培养标准为依据,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团队,建立应用型的材料化工类专业教学体系,重视学科竞赛的积极开展。文章首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概述,对学科竞赛的特点和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提升应用型院校材料化工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颖丽  张渊 《工程经济》2015,(12):96-100
研究欠发达地区工程类人才结构的优化,实现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产业结构是影响欠发达地区工程类人才分布以及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分析工程类人才与产业结构关联性,为高校对工程类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剧烈调整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必然会促进高校对工程类人才的培养体系的完善。研究欠发达地区工程类人才与产业结构关联性问题,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了政府政策、人才素质、外资规模等因素。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大力调整教育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在工程类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下功夫,吸引到更多的工程类人才投身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中,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6.
智能开采是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煤炭工业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特征分析为基础,研究适应人工智能学科和传统专业融合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并结合智能采矿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技术特征,对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探究。对智能采矿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与采矿工程传统专业课程内容交叉融合的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传统绘画基础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关系,强调艺术设计绘画基础教学的目的性。在艺术设计的绘画基础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科发展更规范、更完善,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8.
<正>当下,电力行业处在改革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中,电力企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提升人才高度,拓展人才宽度,打造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国网安徽电力庐江县供电公司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人才,通过打造青年人才成长“星棋班”平台、优化青年人才培养手段等管理创新,探索青年员工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营造青年人才茁壮成长的良好环境。为贯彻落实上级公司关于员工培养的决策部署,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庐江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庐江公司”)以国网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指导,以问题导向为基础,以需求分析为出发点,以人才培养结果及整体评估反馈为终止点,  相似文献   

19.
<正>积极开辟员工成长新的通道,与传统职位通道形成员工活力激发的双向互通的H型人才通道,通过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应用、考核激励机制构建人才生态圈,完善人才规划,扩展人才开发渠道,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逐步扩大和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论述我国包装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同时,回顾了包装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发展历程,针对专业学科基础薄弱、主干学科不明晰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基于包装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明晰了主干学科及科学内涵,提出包装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关系,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