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毛娜  段晓丽 《化工管理》2022,(34):21-23+40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用焙烧浸渍法制备g-C3N4及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研究引入到能源化工专业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参加大学生大创项目。该综合实验的内容符合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专业的发展需求,通过该实验使学生加深对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的新时代,这就对于相关院校及研究所机构的应用课程教学有了最新的要求,同时对于人才的栽培机制也要有所完善。实验教学是以上环节中的关键,以无机化学实验为例,它是一门专业基础实践课。为了满足新工科视域下教育的发展并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文章通过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未来新工科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王卜金 《化工管理》2022,(14):22-25
在当前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化学特色专题实验群培养机制缺乏与理工科的融合,导致学生专业能力单一和优势不突出,严重制约了学生充分展示专业内涵、发展创新思维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章对应用化学特色专题实验群实验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对高校的应用化学专题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建设要求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地方产业的转型和发展,高校工科专业建设尤其需要强化企业在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衡阳师范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针对该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从深化校企合作的角度去思考,通过组建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完善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优化实习流程、启用网络化教学手段,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为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实习改革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建设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纺织工程专业的工程特点,提出纺织产品设计课程群的构建思路、教学团队和教学平台以及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建设思路,为新工科理念下纺织产品设计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新工科背景下的材料专业角度出发,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教学方式在教育环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从专业角度梳理了制度背景下所存在的问题,并综合阐述了改进策略,为当代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发挥创造、创新以及实践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形势下工科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力推行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科教育理念,是培养现代新工科工程技术人才和适应现代工业经济发展工程师的推动力。工程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教育课程,主要介绍一些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经典的工程应用实例。文章主要根据作者在工程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充分讨论了这门课程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另外,结合工程化学的教学,对化工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发展战略。煤炭行业是我国支柱行业亦是传统行业,经历着深刻的产业结构变革。突出煤炭特色的机械工程专业要适应新工科发展需求。提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械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面对新形式、新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的建议,为工科优势高校进行"新型"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纺织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以浙江理工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为依托,基于课程思政建设和“互联网+”对“世界经济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如何开展纺织专业经济学课程的知识教学,实现高校“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关注的重点。从“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出发,探讨提高纺织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加强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经济学分析视角、国际化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融入到纺织工程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起纺织和经济学科交叉及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能源化工专业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设置的一个新专业,其培养的人才对于我国化学原料的有效利用和化工环境维护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定向发展该专业。从该专业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内容单纯的依靠理论讲解,学生无法获得准确的体验,对具体的内容理解也会流于表面,所以为了强调专业教学的成绩,必须要开展实验教学。在目前的专业教学中,虽然实验教学在采用,但是具体的实验教学开展远远满足不了人才培养的具体需要,因此要基于社会需求现状做实验教学改革。文章就工程认证背景下的能源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做分析与讨论,旨在为实践提供帮助与指导。  相似文献   

11.
工程教育的深化以及建设与发展速度的提升促使新工科背景的形成,化工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也随着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为适应新工业发展,改变当前化工基础实验教学现状,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实践性与综合性,必须要做出必要的改革和优化,以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国家提供合格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新工科优秀人才。文章首先对现阶段化工基础实验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就其教学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最后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课程评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已不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目前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结合当前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提出了多样化评价方式,增加评价内容实用性,引入多方评价主体,强化评价体系过程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巩固专业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学时缩减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这些措施将有利的推动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根据当前纺织工业的发展形势,全面推进纺织新工科建设,着力培养实用性、创新性纺织专门人才,已成为当今纺织类高校本科教育的主题。《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是纺织工程专业支撑新工科建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培养纺织专业综合人才及改变我国纺织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课程建设的内容、课程的教学实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探讨《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课程的建设,具有显著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新工科教育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概念,指出目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介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文章提倡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课程思政,每次课都要让学生学到能用于学习、生活、生产实际的内容,吸引学生喜欢和重视物理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16.
赵戈 《化工管理》2022,(35):14-16
新工科的建设表明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的创新能力,对高校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高校都应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素养,改革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将基于新工科背景,分析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并提出高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李海军 《化工管理》2022,(35):17-20
实验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学校需严格遵循中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培养为基础,进行实验教学以及改革。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课是高校培养环境工程类工科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实验模仿真实环境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能力学习锻炼的平台,使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处于均衡状态。文章基于学生能力培养下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研究法简单分析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和改革工作,分别从实验教学体系的全面解构重组、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组合、拓展,实验前导入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学生能力本位为基础的实验教学制度建立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由于部分行业用工需求下降、高校毕业生规模增大,“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而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材料、电池、光伏及风电等热门行业蓬勃发展,势必推动传统制造业与绿色能源化产业的优化组合,为机械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机械专业学生的多元化体系培养方案,结合新能源行业的人才需求,按照“早规划、牢基础、全方面、重实践”的四步走原则,提高学生的学科交融度及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能适应新就业形势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中国高等教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而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是新工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作为大一新生专业基础课程,对高校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思想建设至关重要。文章对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目前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根据无机与分析化学的课程特色,结合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教学模式、思政元素、课程评价体系和课程思政实践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改革途径,力求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引领的同频共振,从而达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是智能制造背景下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高职院校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文章以现代测控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为研究对象,以“匠心引领、育训并举、德技并修、知行合一”为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提出了“岗课并轨、虚实结合、训赛融合、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采用项目化、模块化、精细化方式设计了基础验证实训、虚拟仿真实训、综合创新实训内容,确立了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实践教学表明,改革优化后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高职院校本科层次实践教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