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明星 《大众商务》2021,(24):243-244
互联网和大数据在人类应用范围的扩大,为人类进行信息收集与传递,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有助于信息收集和传递效率的提升。但是,由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具有虚拟性、限制门槛低等方面的缺点,导致个人信息安全隐患增加,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引发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做好“互联网+”大数据下的个人信息保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3.
专利池可以促进经济极大发展,但是其滥用专利权的行为也会产生明显的反竞争后果。具有反垄断法上意义的专利池滥用行为主要表现在,一是专利池成员内部合作关系可能引发的垄断行为,二是专利池与被许可人的外部专利许可关系可能引发的垄断行为。但是2007年出台的《反垄断法》并没有专门规制专利池滥用的规定,为此应进一步明确《反垄断法》关注专利池滥用行为的基本点,制定涉及专利池滥用的反垄断执法指南,理清《反垄断法》与其他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法规之间的适用关系。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目前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必然迎来教育的新时代。"互联网+"给高校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大学生的个人信息面临巨大风险,而高校如何维护大学生的信息权益已成为重要课题。在当前我国尚未确立个人信息专门保护法的情形下,确定高校学生个人信息收集、利用、存储原则,可以改善我国现行法律对个人信息保护不力的状况,形成高校独特的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今天,大数据统计遍布政治、商业、教育等各个领域,数据信息的统计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益处,但同时也使得个人信息安全存在巨大的风险。因此,个人信息权的发展和保护显得越发重要。当前,我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虽存在一些相关规范,但是有关个人信息权的专门法律仍没有制定,在司法实践上对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看法也是不相同的。个人信息与人格权经常密不可分,但由于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人格特征,是一种新型独立的人格权,故不属于一般人格权。个人信息与隐私之间存在一定重合关系,但个人信息的概念远远大于隐私权所包含的范围。在我国立法中,对隐私权有明文规定,对个人信息的规定少之又少,因此不能将二者混同。个人信息权应该有其单独明确的法律规定,明确其概念、范围、内容、保护机制以及责任承担等问题,使得公民个人信息在受到侵害时能够真正得到有效、合理的救济。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次使用了"个人信息"的概念,确认了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但规定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在我国民事立法中应通过明确个人信息权的概念,界定义务人的行为边界,明确个人信息权的保护方法等途径来保护个人信息权益。  相似文献   

7.
8.
个人信息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法律问题。以往学界多从民法视角对其进行分析。现实中,有关政府机关超出职权范围收集、处理个人信息,非法出卖、滥用个人信息的现象己屡见不鲜。因此从行政法视角探讨个人信息保护就成了深化个人信息保护的逻辑必然。本文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进行评述,对域外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模式和经验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审视我国现行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的不足,并就如何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2012年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与此同时,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日趋严重。各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大致分为两种模式:以欧盟为代表的法律规制模式和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模式,一些区域性组织也在积极推动地区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的形成。个人信息保护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等。电子商务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涉及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的数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维护消费者利益成为当下市场经济法律实施的重点。作为市场经济法律基石的现代反垄断法,消费者利益理应成为其保护的直接利益。通过对“3Q”案的考察,说明了消费者直接提起反垄断诉讼维权的可能,指出了现行消费者保护法所面临的挑战。挑战不仅源于具体规定的滞后,更源于传统倾斜保护模式的不足。建议从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秩序入手,推动反垄断法对消费者的直接保护,通过协同保护模式的建立,消解在传统倾斜保护模式下消费者保护的困境,建设合作型消费者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1.
《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增设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1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符合对人权保障的发展需求,但就刑事立法而言,对个人信息保护依旧是零散而有限的,并且由于没有出台个人信息保护专门法律为支撑,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框架。因此,构建和完善良好的个人信息保护框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通过剖析《刑法修正案(七)》中关于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条款从而进一步明晰刑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独体功能,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构建。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个人征信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个人征信权益保护制度构建与完善的建议:明确征信数据收集原则、建立征信信息反馈机制、建立异议信息处置机制、建立不良记录提示制度、建立信用"污点"消除制度、加强对征信机构监管和完善我国个人隐私权益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过度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乱象严重,强化数字经济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刻不容缓。本文系统梳理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对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已有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和行业标准进行梳理和综述。建议借鉴国外个人信息保护的良好经验,在数字经济时代进一步完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体系,以期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数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征信立法都将保护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作为重要的规范内容。在借鉴国外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征信活动实践和立法进展,提出我国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整体框架设计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搜集和利用越来越简单、快捷,公民权利受到侵害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剧。不仅严重扰乱了公民的生活安宁,而且还会危及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立  相似文献   

17.
《大众商务》2008,(3):11-11
香港艺人陈冠希的“艳照门”事件余波未平,沪上又曝出另一版本的“艳照门”事件。上海一位高级女白领田淡(化名)在结束了与前男友夏先生的恋爱后,竟然发现夏先生冒用她的名义在网上发布帖子,内容涉及虚构的淫秽、色情描写。更恶劣的是,夏先生还公布了她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及照片。对此法律界人士认为,此类事件的频频出现,是因为我国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力度仍不够,在执法上仍不够坚硬。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时代需要信息的流动和分享,但不能牺牲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立法应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与合理使用两个方面进行规制,分清个人信息保护与个人信息的正常合法利用之间的界限,在未来的《人格权法》中应该给个人信息权独立的法律地位;应针对个人信息权中涉及到的具体的、专门的、特殊性的问题,制定《个人信息权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起关于个人信息的完整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个人信息无论是作为大数据的组成部分还是作为独立的信息,都含有重大经济价值.实践中,基本上由数据企业享有相关利益.相关利益分配是宪法层面的分配问题,应当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制度、按劳分配制度、经济发展和平等原则等各个方面.在宪法上,应当由数据主体享有其个人信息之上的经济价值.宪法的这一要求应当在法律层面得到落实.在当前实证法上,人格权法和合同法上的保护机制都不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立法者应当积极作为,弥补这一不足.在法政策学上,立法者应当通过财产规则保障数据主体的经济利益.由于个人信息与有体物存在本质差异,所有权制度不能够适用于个人信息之上经济价值的保护.立法者应当参照知识产权制度,设立个人信息财产权.  相似文献   

20.
2018年3月,全球最大的网络社交平台FACEBOOK承认,平台上至少5000万用户的个人数据遭到泄露,由一家专门为政党选举推送广告的公司获得并利用.平台对个人数据的泄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它不该允许第三方APP获得大量个人数据,不该允许个人代替其好友决定向第三方开放个人信息,开放接口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不足,对大量个人数据的输出监管不力.平台应该在以下方面尽到隐私保护的责任:做好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做好第三方APP介入平台的资质审查工作,对第三方APP在平台上的活动进行有效监管,对第三方APP可以获取个人数据的种类进行限制,并在数据泄漏后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