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省际资本流动规模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凯 《经济地理》2011,31(1):90-96
基于市场交易中资金与货物流向相反的逻辑,以地区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减去其净出口的相反数来测算中国省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并分析其制度成因。结果表明:1980—2008年东部为资本净流入地区,中部为资本净流出地区,而西部则为持续的资本净流出地区;在东部地区内,京津冀为资本净流入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为资本净流出地区。资本跨地区流动的制度成因在于地方政府行为生成的内生交易费用差异,因而地区产业投资环境建设的重点在于持续降低当地的内生交易费用。在推进区域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可置信的保护产权的承诺等良好的公共治理对于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2.
资源的短缺和大量消耗的困境制约着经济的增长,循环经济理念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依据生态学的原理,建立闭合、高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模式。循环经济产业链无论是在企业层面、区域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的应用,都是要形成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闭合优化。构筑循环经济产业链要注意结合资源优势构筑特色产业循环链,依托生态固区发展循环经济,发展静脉产业解决根本矛盾,完善服务支持体系保障有效循环,通过政府支持和引导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区域市场与统一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乐 《经济问题》1993,(3):45-47
一、国内统一市场概述国内统一市场是否形成,学术界的争论由来已久。我认为,我国的国内统一市场尚未形成,已经形成了的只是统一的国内市场。要理解这一点,必须首先对国内统一市场的内涵及其形成标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交易费用是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交易费用对于区域经济的作用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就区域内部,交易费用是市场分工的结果,分工越细,效率也高,交易费用越高;市场选定的交易费用增加,区域GDP也相应增加;交易费用使区域内的产业联系紧密,企业不从区域内溢出,巩固已有发展结果并吸引区外企业加入。对外,在与其他区域交易时,交易费用与企业成本有相似作用,不同区域的商品交换,区域发生交易费用必须收回本区域;一个更能增加交易费用的区域,有交易优势。而落后的经济区域,是因为内、外两个劣势:过高的单位交易费用阻碍了商品率形成,遏制了市场发展,限制分工细化;区域的交易费用总量低,与外界交易不利,阻碍经济发展。因此,制度创新增加区域交易费用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河北省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提倡。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涵义,分析了河北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河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企业规模扩张的经济增长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单梳理了关于企业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用中国工业发展的经验数据证明了,企业规模扩大和企业数量增加共同推动了中国工业产出的增长,指出产业组织的发展体现了规模经济性和分工(专业化)经济性的统一,正是二者的统一推动了长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绿色生态产业链的建设,提高区域核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分析区域循环经济的存在形态,区域循环经济的内部性、外部性,对区域循环经济体制、跨区域循环经济管理和建立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遵循生态规律,从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上对传统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各国发展中不容回避的重大挑战。发展循环经济,正是协调统一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大系统相互关系的最佳途径,它对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与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余奎 《生产力研究》2011,(6):121-122
文章分析了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结合实例分析发展现状,并指出实施循环经济的优劣势和发展机遇,从循环经济的三个层次提出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策略,提出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推动循环经济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张兴娟  彭煜  贺唐 《当代经济》2010,(4):158-160
本文根据循环经济模式下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原则,建立了以固定资产投资、能源消费为投入指标,以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固体废物利用率为产出指标的区域经济发展DEA评价模型,对全国部分省、市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各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亟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资源稀缺、环境污染的条件下,发展循环农业可以解决一些实质性问题。与此相伴随的循环经济由于起独特的作用成为众多国家经济发展所选择的道路。循环经济在中国的推广也是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绿色物流从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改进物流体系,形成资源循环、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系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代表了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文章从循环经济理论的角度出发,在探讨构建绿色物流系统的意义及绿色物流系统的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在循环经济下绿色物流系统架构的模式,以及构建绿色物流系统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理论界的研究重点,但目前对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生态工业理论以及主流经济学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尚未厘清.本文选择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理论作为讨论内容.在许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两方面归纳出循环经济虽然与生态经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研究内容、理论基础等多个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关于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理论界的研究重点,但目前对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生态工业理论以及主流经济学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尚未厘清。本文选择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理论作为讨论内容。在许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两方面归纳出:循环经济虽然与生态经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研究内容、理论基础等多个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解读循环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宝 《生产力研究》2005,(3):13-14,49
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即传统经济模式、末端治理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线是生态工业链、载体是生态工业园、重要手段是清洁生产、内在要求是物质资源减量化、根本目标是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李仕华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181-183,214
循环经济与城市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循环经济是从资源、生产、消费、废物利用等环节实现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的经济方式;而城市生态系统源于生物生态学,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依照生态学的原理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既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又能实现城市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从文明、生态和生态文明等概念出发,深入分析了自然生态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关系,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业生态化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论述了循环经济的原则,指出循环经济的实施可以从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形成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体系。文章同时对工业生态化的本质与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工业生态化是循环经济的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产权制度分析的循环经济发展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宏桥 《生产力研究》2007,(8):14-15,25
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产权缺失问题广泛存在,造成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动力,阻碍了循环经济发展。设计出一个企业能够因循环经济而盈利的产权制度体系,促进各类主体实现由传统经济生产方式向循环经济生产方式转变,是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机制的关键。循环经济产权制度体系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体系、自然环境产权制度体系、产品和副产品的产权制度体系和循环经济技术产权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Since the Brundtland Report was released in 1987,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urgent issue of common concern. To meet the present consumption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needs of future generations, it is essential for society to practice the “don’t waste waste” principle and to promote sustainable growth. As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sustainable growth can be understood as a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regenerating circular GDP in a sustainable manner. In the circular economy system, sustainable growth is not only theoretically feasible, but also looks very promising. To promote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a certain degree of institutional planning (i.e., a process of progressive institutional change) initiated by a community or a government is necessary. Sustainable growth is, in essence, a dynamic process of mutually-interacting socioeconomic activities of learning and training in sustainability issues, and this requires great effort as well as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