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资本外逃猖獗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缺陷,其更深层的原因来自经济制度的约束,是各种经济制度的僵滞、制度供给与需求存在较大缺口,以及制度经济功能的严重扭曲等等。因此,要抑制资本外流,克服资本外流对国内经济的消极影响,只有从各方面的制度创新着手,以完善、先进的制度结构规范经济运行,保护国内资本,通过制度创新抑制非法资本的形成,加大资本外逃的成本、减少资本外逃的收益,使资本外逃的净收益小于投资国内或合法外流的净收益,从而把资本外逃引导和转变为国内投资和合法的国外投资或外汇储备,这是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2.
政府清廉对资本外逃的影响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资本外逃问题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关注。本文在测算中国(1995~2003年)资本外逃数额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资本外逃的因素,认为资本外逃只与政府清廉指数存在着显著性影响,而对资本外逃与政府清廉指数的计量分析来看,两者之间有“倒U”型关系且中国资本的资本外逃数目已经过了峰值,所以加强政府廉正建设,必然最终会减少资本外逃。  相似文献   

3.
面对这样的事实,谁都会心痛。一边是我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吸引外资,另一方面国内又有大量资本外逃。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这个口袋进,那个口袋出”的尴尬处境做了一项专题调查,估计1997至1999年累计资本外逃530亿美元,平均每年177亿美元,平均每年外逃数额占GDP比重的2%。而国民经济研究所的樊纲教授则认为,2000年中国资本外逃已达480亿美元,超过了当年外商对华投资的407亿美元。而这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经过留学通道外逃的。留学生出手为何如此阔绰“在美国西海岸最大的航空港洛杉矶机场,往返于中美之间…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家林毅夫在论述国企海外投资问题时指出,缺乏经验、好大喜功、缺乏人才、官僚作风、激励机制不健全以及资本外逃是投资失败的国有企业的六大通病  相似文献   

5.
资本外逃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并会给一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和损失。基于此,论文梳理了资本外逃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资本外逃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本外逃的政策选择,为一国在治理资本外逃时提供了政策选择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资本流动与房价走势 1.我国资本流动轨迹与房价走势 1998年以来,我国一直保持资本账户顺差,外商直接投资(FDI)项下有大规模的资本流入。1998—2001年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了资本外逃,致使我国资本连续三年净流出,2001年因资本账户巨额顺差才使得我国资本净流出状况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7.
以资本外逃的定义、原因和以间接法估算的外逃规模(2008—2012)为研究起点,通过对三大类资本外逃途径的解析,以及资本外逃对当前中国经济影响的探讨,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其中尤其针对资本外逃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了构建大数据平台、进行相关职能部门统计职能改革的政策建议,强调运用信息技术和新的统计方法,结合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及时发现资本外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国现阶段资本外逃的新特点作了归纳和总结,并针对资本外逃出现的这些新特点对现阶段我国应采取的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现阶段资本外逃的新特点作了归纳和总结,并针对资本外逃出现的这些新特点对现阶段我国应采取的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据专家分析,中国自1985年以来的资本外逃占外债增长比例超过50%,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委内瑞拉、墨西哥与阿根廷的第4大资本外逃国。换言之,在中国政府大量向国外举债的同时,却有相当数量的资本通过各种途径流失,也许是永久性地“消失”在国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