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克力 《时代金融》2012,(33):182-183
信托理财产品规模的迅速增长并受到广大投资者的热烈追捧,需要对信托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信托公司治理结构中具有有效防止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维护投资者(委托人、受益人)和小股东利益的制度安排。独立董事在信托公司治理结构中担负着维护保障投资者(委托人、受益人)利益的特殊而又重大的责任。但独立董事制度在信托公司的实际实践中,也同样存在着功能作用失效的问题和需要创新完善的薄弱环节。需要从制度安排和机制建立上着手,对信托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加于创新和完善。使独立董事能更好地履职,更有效地发挥其在信托公司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维护、保障投资者(委托人、受益人)利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信托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一直是影响我国信托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信托公司应该健全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形成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业务管理和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3.
构建信托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制度的对策:一是股权多元化,建立股权制衡机制;二是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加强董事会在公司决策中的作用;三是建立信托公司风险管理制度;四是强化股东情况和风险控制的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4.
银行控股模式下银行与信托公司的战略协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为山  蒋蓉 《上海金融》2007,(10):24-29
商业银行经营信托业务是国际主流模式,在银行控股模式下银行与信托公司的协同效应显著增强。信托公司自身业务创新发展,以及加强与银行及其子公司的整合和协调是实现战略协同的关键。我国银行应该对控股信托子公司加强一级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和严格业绩管理;推动信托公司专业化经营,实现银信协同发展;接轨银行整体战略目标,稳步推进综合经营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刨设的.但是这种组织设计最大的缺陷是没有考虑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公司内部的权力配置在很大程度上是各利益主体在长期博弈过程中演变进化的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托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信托公司越来越多地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境外战略投资者来改善其公司治理机制以提高自身绩效。本文以2004-2015年我国11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信托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信托公司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前后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后发现,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后,信托公司在公司治理、盈利性以及资产规模方面优于引入前,表现为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地方政府持股比例的下降,以及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规模的提升。除此之外,与传统观点认为的境外战略投资者较易通过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不同的是,其更多的是通过完善治理结构即信托委员会的设立来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红梅 《金融论坛》2006,11(8):46-52
在银行公司治理中,各利益相关者作为独立的行为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其行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银行公司治理得以运行和完善,正是缘于各行为主体为寻求自利而进行的博弈。这种博弈的结果是正和博弈,即一荣俱荣。随着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深入,银行的经营将更多地受到相关利益主体的约束,其经营行为必须走向市场化。从这个意义上看,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的过程,就是包括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权利义务得以逐步明确的过程,也是各行为主体间利益相互博弈的过程。银行公司治理既为利益相关者参与银行管理提供了渠道,也推进了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本身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结构本质上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称性分配是企业治理的效率所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利益相关者关于企业治理结构的产权博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会计信息质量本身又受到了这种产权博弈结果的影响。本文以契约理论为基础 ,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并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进行分析 ,以期为治理结构优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银行公司治理中,各利益相关者作为独立的行为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其行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银行公司治理得以运行和完善,正是缘于各行为主体为寻求自利而进行的博弈。这种博弈的结果是正和博弈,即一荣俱荣。随着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深入,银行的经营将更多地受到相关利益主体的约束,其经营行为必须走向市场化。从这个意义上看,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的过程,就是包括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权利义务得以逐步明确的过程,也是各行为主体间利益相互博弈的过程。银行公司治理既为利益相关者参与银行管理提供了渠道,也推进了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本身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本从信托公司开展投行业务的竞争环境分析入手,指出当前我国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主体己逐步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多方博弈的投行市场使信托公司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因而信托公司应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在投行业务中寻找切入点和发展方向,在该领域开拓自己的业务空间。  相似文献   

11.
技术引进是企业快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在我国企业技术引进中,地方政府主导企业技术引进活动,引进企业与技术输出方目标完全不一致,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总体利益存在冲突.各利益相关主体相互多重博弈的结果使地方政府处于博弈的核心地位,因此,为企业能够合理引进技术,应构建新型的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努力限制技术输出方的非合作博弈行为,通过制度创新改变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结构.  相似文献   

12.
《金融纵横》2006,(1):31-33,30
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指现代公司制企业在领导、管理、激励、约束方面的制度和原则,它涉及公司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在责、权、利上的划分和相互制衡,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控制关系和制度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一般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主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信托公司的风险问题日益凸现,信托公司如何有效防范风险?本文旨在通过对信托公司业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应信托业发展要求的业务风险控制制度:一是完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会”职能和权限,合理实行对经营层的授权制度;二是建立公司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和各职能部门权限;三是强化股东情况和风险控制的信息披露;四是建立有效的信托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企业本质上是利益及利益关系的承载体。建立在企业载体之上的各利益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利益博弈关系,必然要求有一个公平的博弈游戏规则来约束和规范相关利益方的行为。在各方遵守博弈规则的条件下,利益博弈的结果会形成动态的利益制衡,对企业的治理结构起到稳定的作用,从而间接地、积极地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反,当各利益方不遵守博弈规则,导致利益制衡机制失衡,则会影响企业的稳定,从而严重损害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博弈分析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盈余管理概念的基础上 ,根据盈余管理的特征和博弈论的实质 ,提出了盈余管理是其管理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行为的观点。基于这样的认识 ,本文根据博弈论的基本原理 ,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存在条件 ,得出了只要存在通过博弈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条件 ,就一定会发生盈余管理的结论。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实际分析的基础上 ,论文最后从博弈论的角度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建议 ,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治理结构政策、法规 ,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税收制度尚不完善,各种独立经济利益主体由于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钻税收征管水平较低的空子,从而使得近年各种偷税、逃税、抗税、任意减免税、避税的情况愈演愈烈,造成大量税收流失。其中,逃税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一、治理逃税的博弈模型与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一)治理逃税的博弈模型。从国家与法律的角度来看,政府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方法来取得税收收  相似文献   

17.
<正>员工激励计划是完善公司利润分配机制、助力公司长远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员工共同富裕的有效安排。员工利益信托(EBT)是信托发挥本源制度优势、服务公司治理和员工激励的重要工具,员工持股信托是其中一个重要类型。在信托公司实践领域,2022年陆续落地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信托案例。员工利益信托员工利益信托(EmployeeBenefitTrust,简称EBT),是境外常见的一种信托类型,是指为员工利益持有、管理和分配现金或非现金类资产的信托业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投资银行声誉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目前制度背景所构成的博弈规则下,投资银行声誉形成机制的有效性存在三方面的限制:博弈短期性、触发策略受限、声誉的第三方治理机制不完善;要重塑我国投资银行声誉形成机制,迫切需要改变我国投资银行产权结构,形成更为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日,由中国银监会发布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简称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简称新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开始正式施行,这表明国家已经加强了对信托业务参与者各方的规范和管理,对我国信托市场健康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3月7日,中国银监会首次下发《信托公司治理指引》。按照《公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信托法》为信托公司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多个方面建立合规管理机制,体现受益人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做出规范。银监会同时要求,各家信托公司需在2007年12月31日前据此修订公司章程。 而信托这一古老的金融形态,从汉代的“驵侩”,南北朝的“柜坊”一直到明清的“牙行”,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始终没有短缺过它们的身影。近代的中国信托业,从1917年民营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上海的总行首家设立了“保管部”,到1921年,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家标明为“信托公司”的企业——“中国商业信托公司”,也是历经风雨。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中国信托业的正式恢复。 而恢复后的中国信托业却是麻烦不断,50来年的时间历经5次整顿,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品尝了巨大的痛苦后,终于确定了正确的行走方向,可谓“淘尽黄沙始见金”。 本刊特别策划了一组报道,对中国信托业发展始末、现状以及问题作一探讨,以期使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信托业,为其健康发展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在投资者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投资者利益得以保护的前提,合理的资本结构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效手段;而公司治理缺陷则可能诱发经营者和股东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本文在对公司治理、资本结构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当前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投资者保护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