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纵横》2014,(11):49-55
本文分析了突发存款挤兑的演进机理以及人民银行现金供应处置过程,提出了突发存款挤兑事件下现金供应能力评价的二阶段方法。第一阶段对突发事件下的现金供应进行建模,计算得出最佳实践方案;第二阶段汇总影响现金供应能力的因素,建立现金供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给出仿真算例,并提出加强现金供应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银行挤兑和存款保险的理论研究方面,Byrant、Diamond和Gibbons等人提出的模型各有侧重,但都不能解释银行挤兑事件中的非理性行为.本文运用行为金融的期望理论和心理账户对低效率均衡出现的原因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和银行救助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为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奠定了基础,完善的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有利于问题银行风险出清,进而维护银行系统稳定和有序竞争.存款保险制度在处置银行风险中具有稳定预期、防止挤兑、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等正向作用,但也存在市场约束弱化、道德风险等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实施了存款保险制度,积累了不少可参考借鉴的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化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更加注重审慎监管与存款保险早纠机制的有机结合,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市场化风险处置平台作用,健全商业银行风险退出处置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4.
挤兑是国内外银行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处置不当将导致流动性快速枯竭,引发更大的风险.从理论上讲,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挤兑风险会得到有效遏制.但从美国、韩国等经验看,虽然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使挤兑风险有所缓解,但仍需要进行适当管控.本文通过对美国和韩国银行挤兑事件成因、应对措施等分析,提出对我国防控银行机构挤兑风险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Byrant、Diamond和Gibbons等人的模型对于银行挤兑和存款保险的阐述各有侧重,但都不能解释银行挤兑事件中的非理性行为。本文运用行为金融的期望理论和心理账户对低效率均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和银行救助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城乡信用社支付挤兑事件频繁发生,金融风险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某市信用社的挤兑事件中,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相似文献   

7.
存款人的挤兑行为正是创生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原因。然而,实行存款保险制度之后,存款人的挤兑行为究竟受到怎样的影响,存款保险又是在哪些方面影响着存款人的挤兑,原有的研究单纯从客观层面考虑了存款保险理赔额度对挤兑的影响,未从存款人风险态度以及信息有效性的角度研究上述问题。借助规范分析的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存款保险对存款人风险态度以及原有信息有效性的作用,对原有的存款人挤兑模式予以修正,并根据研究结论为存款保险制度设计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在韩国发生了几家储蓄银行被勒令暂停营业,并引发韩国民众向"问题银行"要求取出存款的挤兑潮事件。该事件在韩国政府的多项措施的作用下,逐渐得到平息。然而这次韩国挤兑潮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了韩国储蓄银行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从中也带给我们必要的警示。  相似文献   

9.
论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防止挤兑发生及危机扩散。当个别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存款人因为有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作保证,不再产生巨大的恐惧心理,能避免发生挤兑风潮。同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在投保银行面临支付危机时提供救助,在投保银行破产倒闭时依法清偿存款人的存款,从而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从韩国应对银行"挤兑潮"谈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而银行存款保险清偿责任由国家承担的隐性存款保险代之.这一做法加重了财政负担,不利于货币政策和市场竞争.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体制和制度的一项紧迫的战略性任务.本文从分析韩国成功应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挤兑潮"入手,论证了建立银行业存款保险制度的意...  相似文献   

11.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是为金融体系提供一张安全网,防止存款者因个别金融机构倒闭而对其它金融机构失去信心,由此导致挤兑,引发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真正意义上的存款保险制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于1982年颁布了《存款保险条例》,由台湾"财政部"  相似文献   

12.
国内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原因是:防止银行挤兑;保护存款人的利益;金融监管水平低下;巨大金融风险的存在.国内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行性方案的构想是:制定<存款保险法>;设立存款保险公司;存款保险公司没有必要拥有监管权;目标是保护小额存款人的利益;实行无限额保险;有必要采取强制保险的方式;没有必要让银行或机构的所有存款都投保;应将存款标的限制在居民储蓄存款上,随着磨合期的结束,标的范围可扩大;有必要采取统一费率的方式;存款保险基金的管理,应在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原则中把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摆在中心位置;有必要赋予存款保险公司在特别时期向国家财政借款融资的特别权利.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13日12时,因媒体误导和谣言蛊惑,衡阳市商业银行部分机构网点突发存款挤兑风波,14日迅速蔓延,当天挤兑10,165笔,金额2.41亿元,挤兑来势之猛在衡阳乃至湖南范围内都属罕见.16日后才趋于平静.仅此期间储户挤兑19,052笔,存款净下降4.27亿元.面对这一突发事件,我中支货币金银系统按照风险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牢牢把握风险处置工作的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果.实践证明:货币金银系统在防化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发挥了"定海神针"作用,也是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生力军.现在回过头来认真研究实践经验,深入探索基本规律,对进一步做好金融稳定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将使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竞争加剧,小额存款人"存款搬家"机率提高,一旦发生金融动荡或危机,中小银行易产生存款"挤兑",但同时,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行,可改善长期以来存在的商业银行"存短贷长"的不合理错配,有利于改善银行资本的流动性,降低流动性风险.再者,存款保险制度强化了银行的自控和激励机制,提高了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健性等.  相似文献   

15.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储户利益、避免银行挤兑、防范金融危机、安定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存款保险制度运行了70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国际经验,有必要进行总结。目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在酝酿阶段,合理借鉴国外的成果和经验,对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在借鉴的同时,选择符合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金融进一步开放,银行所从事的业务种类也不断增多,风险的来源和程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权益、防范银行挤兑、降低银行经营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需要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的银行体系和有效的金融监管.本文拟结合最新的国际金融监管理念,就存款保险制度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协调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健全金融安全体系加快存款保险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业也在迅速发展,但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也与日俱增,历史问题逐渐暴露,一些存款性金融机构相继被迫关闭、停业整顿,甚至市场退出,给国家和存款人带来了巨大损失,甚至出现了挤兑风波,如“海南发展银行”、“广东国际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倒闭。然而,目前我国对类似风险的处置缺乏规范、系统的程序和有效手段。因此,借鉴国际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和运作经验,建立和发展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对于健全国家金融安全体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村民郭某原是某信用社代办站的代办员,但在信用社撤销该代办站后,郭某采取伪造、私刻公章等方式,继续以信用社代办站代办员的身份,利用储户自填的存款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35笔,金额14.078万元。2004年5月,虽然检察机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将郭某批捕,但是因此造成的村民资金损失和信用社的信誉损害却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9.
问题银行的救助:北岩挤兑事件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良 《上海金融》2008,(6):55-57
2007年8月,英国北岩银行发生了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英国银行业首次零售存款挤兑事件。本文介绍了英国对北岩银行的救助,认为从中暴露出英国当前财政部、英格兰银行与金融服务局的三方协定存在缺陷、银行破产清偿机制不健全和存款保险机制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指出应当从中汲取的教训,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完善监管合作机制、建立问题银行风险预警机制和早期纠错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来完善我国问题银行救助机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赟 《南方金融》2001,(6):23-25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将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的考验,银行经营失败后的市场退出无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事实上,经过近期某些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关闭清算后,群众对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信用社的信心受到影响,纷纷将存款向工、农、中、建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