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空间相关性检验和构建空间权重矩阵,采用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区域绿色创新水平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显著促进本区域绿色创新,但抑制周边地区发展,并且两者具有空间聚集性;从异质性分析来看,主要是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分指数和中部地区的空间效应较为显著。最后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数字金融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及路径.研究发现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提升本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但对周边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会产生总体上的负向影响.一方面,区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削弱周边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进而对周边地区的技术创新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区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本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对周边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产生正向影响,但该作用途径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区域金融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晶莹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11-114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由于每一地区的经济、金融环境各不相同,有必要对区域金融创新体系的建立进行探索与研究,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因此,为了促进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创新的产生和发展,并使金融创新促进本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针对现有研究,文章对区域金融创新体系的概念界定、要素构成、运行机制、功能作用和构建中的实践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5.
文章采用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两步系统GMM和动态门限回归模型对数字金融与城市创新能力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数字金融可以通过刺激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等直接方式,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创新激励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有关金融功能领域方面的文献,探究了数字金融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实现路径,也有助于相关部门就规范数字金融发展制定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6.
7.
作为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数字金融模式的发展能否为微观企业的创新活动起到促进作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2011至2020年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信息与财务数据,以及北京大学推出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为基础,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金融的发展水平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融资约束在二者的关系中起着中介效应。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均对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其中使用深度的影响效果最大;覆盖广度的回归结果并不显著。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于创新的促进效应对于非东部地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更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发展数字金融的过程中,要注重覆盖广度的扩展,更需注重使用深度的挖掘;要注重不同地域间数字金融水平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肖雁飞  陈静 《中国西部》2023,(4):96-107
制造业企业创新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核心任务。从融资成本视角分析数字金融驱动制造业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利用2011年至2020年我国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以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其中融资成本具有调节作用,即融资成本越低,越有利于通过数字金融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促进作用在小规模企业和欠发达地区的企业中更显著。认为鼓励数字金融发展、降低融资成本、促使数字金融向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倾斜等,是激励制造业企业创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推动经济社会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金融科技发展与区域碳减排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抑制区域碳排放,在使用工具变量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金融科技能够通过促进绿色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降低区域碳排放;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的碳减排效应在环境政策越宽松、金融发展水平较落后以及市场化进程较缓慢的地区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如何利用金融科技“赋能”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11.
王跃婷 《科技和产业》2022,22(5):346-354
随着各地纷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批区域创新高地竞相涌现。然而,创新发展的地区协调性仍显不足,地区间差距较大。为探究地区间差距存在的具体原因,运用有关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并进一步运用线性回归和岭回归方法对共生单元、共生基质、共生平台、共生网络、共生环境影响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共生基质和共生平台,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网络对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更加突出。从而得出政策建议:相较于重视创新投入和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和促进创新合作同样值得加大重视程度,这有助于促进地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和区域创新格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艳勤 《科技和产业》2023,23(3):137-140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构建2011—2019年省际层面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验证数字金融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以显著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其分指数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创新激励作用与总指数保持一致,而数字化程度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数字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普惠性,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对欠发达地区和国有企业占比较小地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白璐 《科技和产业》2022,22(11):128-132
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以及实体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实体经济增长;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东部地区不显著,在中西部地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地区实体经济的增长。因此,国家应该大力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进而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改善民生,提高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隋想  徐娜 《科学决策》2024,(4):153-167
作为传统普惠金融发展的优化产物,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突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地域限制,降低了金融产品的负担和成本,扩大了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范围,并通过数字技术为融资困难群体提供了便利的金融服务环境。然而,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数字普惠金融存在区域差异。因此,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动因、影响以及区域发展差异的研究,有助于因地制宜的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数据统计口径、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多维度均衡化发展,并进一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协调发展,使其在提升区域经济增长、改善民间融资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许益珍 《科技和产业》2023,23(23):57-63
选取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1—2020年数据作为样本,以实证方式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在微观层面上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考察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企业价值;环境不确定性弱化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及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的促进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林耿鑫 《科技和产业》2024,24(10):175-181
为研究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选取全国31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港澳台地区)2013—2022年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实证方法检验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与区域异质性,并验证技术创新在数字金融影响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数字金融对东部地区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间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推进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建设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面向21世纪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主体是企业,研究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互关系十分重要。由于区域技术创新系统持续创新的结果体现为区域核心竞争力,而区域核心竞争力最终又通过区域中的企  相似文献   

18.
吴毅斌 《科技和产业》2023,23(17):184-190
基于中国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对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进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数字金融通过经济发展质量、产业结构升级降低了碳排放强度;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邻近地区碳排放强度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各地区之间应保持紧密的合作,不断推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数字金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