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在北京、上海、武汉三地同时开市,第一批交易正式开启.从交易机制看,全国碳排放交易所仍将采用和各区域试点一样以配额交易为主导、以核证自愿减排量为补充的双轨体系.从交易主体看,全国交易系统在上线初期仅囊括电力行业的2225家企业,这些企业之间相互对结余的碳配额进行交易.  相似文献   

2.
鲁政委 《商业文化》2016,(30):35-39
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在七个省市陆续展开碳交易试点工作,在市场体系构建、配额分配和管理、碳排放测量、报告与核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七个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3年后,全国碳市场目前已渐行渐近。国家发改委2016年1月份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对全国碳市场建设作出了统一部署,  相似文献   

3.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从2015年进入建设筹备阶段.2017年12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明确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开展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2019—2020年全国碳排...  相似文献   

4.
全国碳市场拟于2017年建成,制度设计仍在不断探索中,针对试点地区流动性总体不足,需加快完善设计体系,提升未来碳市场流动性.为此,本文采用改进的非流动性比率,测度试点地区碳市场流动性,从碳市场制度设计中选取CCER抵消机制、参与主体范围以及配额发放量三个要素,借助MAC曲线对其如何影响碳市场流动性进行机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4-2015年试点地区碳市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配额替代品CCER会挤占部分配额交易;参与主体范围的扩大可增加交易次数,增强碳市场流动性;配额发放量大小则对碳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呈倒U型;碳市场流动性呈现“到期日”效应,临近履约期碳市场流动性明显增强,在临近履约期与非临近履约期两个不同阶段,CCER抵消机制、参与主体范围以及配额发放量对碳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碳市场赚钱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莹 《新财富》2008,(4):120-124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极为主的碳交易市场,市场参与者也从最初的国家、公共企业向私人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拓展。在这个目前规模超过600亿美元的碳市场中,交易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边是各种排放(减排)配额通过交易所为主的平台易手,而另一边则是相对复杂的以减排项目为标的的买卖。前者派生出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后者也成为了各种基金追逐的对象。而且这一市场的交易工具在不断创新、规模还在迅速壮大,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不久的将来碳交易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一个代表性控排企业跨期决策理论模型,分析碳配额交易企业在履约日与非履约日的最优交易量。均衡结果显示,企业在非履约日的最优交易量与其自身的风险规避系数、市场流动性提供者的风险规避系数、履约日随机碳需求的标准差成正比,而与企业的碳产出效率成反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上履约日附近交易量巨大,而非履约日交易量稀少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帮助实现我国碳市场交易量的平滑及整体市场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碳配额许可交易制度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以及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我国应建立健全碳配额许可交易体系和碳预警监督惩戒机制,制定实施碳标准碳标签管理制度,加强碳配额许可证交易业务建设。以促进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实现绿色崛起与弯道赶超。  相似文献   

8.
<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是我国通过市场机制有效配置碳排放权资源的重要途径,是我国低成本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促进经济发展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门槛(以下简称:纳入门槛)指强制要求参与碳交易的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基准量,它是碳交易市场机制的核心要素之一。纳入门槛设定直接影响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和排放总量,并与排放配额分配、碳交易活跃度和重点排放单位的碳市场履约成本等密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欧盟碳配额期货市场与电力、能源期货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发现三者之间既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又存在短期引导关系;电力期货价格对碳配额期货价格、能源期货价格的冲击有正向反应,碳配额期货价格对能源期货价格的影响明显大于能源期货对碳配额期货价格的影响,碳配额期货价格对高峰电力期货价格的影响明显大于其对低谷电力期货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总量和覆盖范围是碳市场制度的基本要素。碳市场总量是指碳市场排放配额(许可)的总量。碳市场总量的设定确保了碳排放权的"稀缺性",是碳交易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前提。碳市场总量的大小将直接影响配额分配的合理性和配额的市场价格,如果碳市场总量设定较宽松,可能会导致碳市场配额分配过多,从而使配额价格过低。碳市场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11.
郭琎 《中国物价》2023,(5):79-82
碳市场交易价格是推动碳市场功能发挥的关键要素。本文总结我国碳价的运行特征,从理论上厘清碳价形成机制,结合国内外碳市场实践经验,分析碳市场内部机制设计和碳市场外部运行环境——能源价格和意外冲击等多重因素对碳价波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我国碳价异常波动风险、发挥碳市场交易价格信号作用的相关建议:科学制定碳配额总量目标,政府合理分配和管理碳配额,完善碳配额跨期管理机制设计,健全碳价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2.
碳排放权的稀缺性使法律界定下的碳排放权成了一种有价值的商品且可以进行交易,由此产生了碳排放权价格问题。碳排放权的供给方转让一定的碳配额给需求方以获得利益;需求方为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所产生的碳排放支付一定的费用以得到碳配额,这个过程中,碳排放权如普通商品一般具有了交换价值。将碳排放权内化为企业的成本正是对科斯定理的应用,以最低成本实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必要的碳排放基本需求,既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同时保护环境,又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一,建立健全包括总量控制制度、配额分配与管理制度、市场交易管理制度和监督与评估制度在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框架;第二,确定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短期内以免费分配为主,远期采取拍卖分配方式,过渡期采取混合的分配方式;第三,实施碳排放权分级管理,由中央负责排放总量控制,同时增加地方政府在排放配额管理方面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对美国区域碳市场建设过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介绍了美国酸雨计划、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和加州碳市场的最新进展和主要经验,并从机制建设、配额分配方法设计、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对我国碳市场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汤吉挺 《中国商论》2022,(24):14-17
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做出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中国面临着较大的碳减排任务,碳市场的成立将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做出重大贡献。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发展至今,其运作体制已较为成熟,在全球碳减排中起到重要作用,EUETS的发展路径是值得研究的重要经验,可以为全国统一碳市场发展建设提供参考,以更好地助力中国碳减排。  相似文献   

16.
张慧  施绪 《中国市场》2022,(14):33-36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国作为碳排放大国,从2011年开启碳市场试点工作,到2017年年末,开始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文章选取上海、北京、天津、深圳、湖北、广东和福建七个碳试点,通过对碳交易量、交易额、碳市场价格等指标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评估全国碳市场的运行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我国碳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不断增加,反映出交易规模的增加,市场参与度的提升,但碳市场价格不稳定,市场交易量占配额总量比例小等现象揭示出我国碳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碳市场在规模和市场活跃度上还需要提高。优化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纳入更多的行业和企业可以增加市场厚度,提升碳市场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正>全国碳市场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机制体质创新。2016年将是全国碳市场的开元之年,2015年则是准备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关键之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试点碳交易地区(以下简称:试点地区)碳交易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已经在碳市场顶层设计、机  相似文献   

18.
王林  谭峻 《商业研究》2012,(3):195-200
目前,我国实行的耕地红线及总量动态平衡无法保障我国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实行土地生产当量配额交易制不仅可以使不同行政区域资源和经济实现互补,而且可以在不同区域实现产业规模化。本文在央行提出土地配额交易基础上,参考碳配额交易及可再生能源配额交易,分析我国实行土地生产当量配额交易制的可行性及障碍,计算出我国各省份粮食生产当量及土地生产当量,提出实行土地配额交易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汤文达 《现代商业》2014,(11):284-285
2013年是中国碳市场交易的“元年”,该年先后有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和天津五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国际上常用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法主要有基准线法、历史法以及报告法等,本文以京津沪粤深五省市为例,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碳排放配额分配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11年3月,国家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全国碳市场,批准湖北省等"两省五市"率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湖北省作为唯一来自中部的试点于2014年4月2日正式启动交易,市场机制建设如总量目标设定、配额分配、交易规则等兼具已运行试点的成功经验和鲜明的自身特色,市场启动后迅速体现出后发优势,一跃成为目前国内外碳排放配额交易最活跃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