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实现我国经济安全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立足供应链与“双循环”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度揭示供应链促进“双循环”的形成机理,即通过锻造供应链的韧性,提升供应链的柔性,促进国内大循环;通过增强供应链的安全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实现“双循环”的互促协调;通过提高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优化国内大循环的质量,疏通国际经济循环的堵点,进而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基于供应链的新视角,通过供应链跨境协同将由需求侧、供给侧、供应链本身的结构优化与机制创新所形成的内循环与外循环有机结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嵌套、互促协调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完整理论框架。最后,基于供应链视域提出助力“双循环”实现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双循环给中小企业尤其是外贸型中小企业带来一定的挑战,但2020年8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使得中小型外贸企业也迎来全新发展契机。本文以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中小型外贸企业为调研对象,了解双循环背景下苏州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面临的产品出口依赖传统市场、出口物流成本提升、人民币汇率高波动等问题,提出新发展格局下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路径,力求促进苏州外贸企业的长远发展,进一步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战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正面临从经济大国向深度融入国际全球经贸体系的综合性强国的关键转型。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视角下,美国、日本和德国均是实现了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引领经济大发展的典型国家。本文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双循环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全面回顾了三国在双循环转型阶段货币金融政策调控的主要经验,总结提出了需要重点解决的优化调整国际收支、健全完善货币金融体系、妥善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通过本币国际化和对外援助掌握双循环主动权等四大关键问题,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持续提高金融服务高质量供给、更好发挥货币政策的跨周期调节作用、健全完善开放条件下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提升金融市场的全球要素配置能力、以人民币国际化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等五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是金融发展的主力军,人才更是其关键所在,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推动"互联网金融"深入发展,加之"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等诸多因素作用下,传统的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弊端已初露端倪,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模式也严重脱节。本文以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际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国内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形势下,对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如何将消费金融的功能发挥出来,对居民消费升级形成促进作用,是达成“双循环”发展目标的关键,在“双循环”背景下,消费金融应重视经济总量问题,致力于经济、结构优化等效应的提升,才能够真正实现国内居民消费升级。为此,本文基于“双循环”建设工作,对消费金融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消费金融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实现居民消费升级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我国经济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作出贡献,进一步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面向“十四五”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审视上海市经济发展历程,对其强化全球资源配置优势和引导国内经济循环意义重大。本文在时间序列轴上,以推拉理论为基础,基于国内外经济双循环理念,归纳演绎自成立特别市并转为直辖市以来,上海市经济在国际经济市场拉力和国内政策推力的双重作用下的演变特征和路径。研究结果发现:193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循环规模大于国内经济循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国内经济循环规模大于国际经济循环;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循环逐渐与国际经济循环匹配;21世纪初以国际经济循环规模逐渐增大;至新时代进入更高水平双循环,向着主导国际经济循环,赋能国内经济循环,以调控优化国内外经济循环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也是外贸平稳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双循环”背景下,新疆外贸表现出对外贸易稳步增长、逐渐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企业结构以私营企业为主转向多种类型企业共同发展,贸易方式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向多种贸易方式迈进等新特征。同时,单一的贸易结构与多元化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口岸基础建设的落后与打造口岸经济之间存在差距等新问题凸显。新疆需要借助“内循环”挖掘内部需求优化商品结构,借力“外循环”培育聚集外向型产业,依托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新疆外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冠  刘为  李辉 《对外经贸》2022,(12):150-153
我国经济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主动扩大进口是使国内市场与全球市场更好地相互联通、更好地运用全球市场和资源从而实现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策略。大连进口贸易如何把握好新发展格局下的机遇,用好国家优惠政策、完善进口贸易体系、增强进口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创新数字化贸易平台,探索集政策扶持、产业重塑、平台创新于一体的进口贸易发展新路径,对重塑大连开放经济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形成国内和国际两个小循环,在保证二者平稳运行的基础上,促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互联互通,构成更大的循环发展格局。文章从空间视角出发,以区域间产业分工为载体,将国内大循环划分为东中西部大循环与南北大循环,系统研究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对接的通道,探索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地理空间路径。  相似文献   

10.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战略应对。在新发展格局下,未来将更多地从产业链而非单一企业的视角来构建产融结合新生态。文章针对双循环下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金融需求,尝试构建支持装备制造业双循环发展的产融结合新生态理论框架,以供应链的国产化、区域化、价值化为目标形成产融结合新生态与装备制造业双循环发展的运行逻辑与构成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超 《中国市场》2022,(18):118-120
在现阶段,我国的产业经济发展格局出现明显的改变,经济双循环成为主流方向,也就是将国内循环、国外循环切实结合起来,将国内大循环作为主体,确保国内国际双循环能够真正得到实现。从我国的经济机构来看,中小企业所占比例是非常大的,而且其对社会就业、技术创新等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将经济双循环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切实开展技术创新,并在金融信贷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确保产业结构改革顺利开展,核心技术真正得到创新,如此方可保证中小企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双循环"大格局下我国经济面临高质量发展,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新冠疫情将引发产业发展格局重塑,这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然而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长期存在的"小、弱、散"、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有效的检验检测认证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双循环"格局下促进检验检测认证产业...  相似文献   

13.
"金融脱媒"是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它将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金融脱媒"的出现虽然给商业银行带来压力,也促使商业银行不断完善经营体制,持续开发创新性金融产品。本文从当前金融脱媒的表现形式入手,探讨并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创新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商》2015,(48)
在经济与金融越来越国际化与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国内上市商业银行面临着外资银行的挑战。在国内,由于信息网络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获得较大发展,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至2014年上市银行已达到16家,交易产品种类增加,各上市商业银行推出特色金融产品。但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民营银行的加入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压力,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又处于经济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阶段。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提出了以国内循环为主、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双循环"角度看,高速公路正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要方式.高速公路产业对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当前高速公路产业还存在供给体系短板、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融合创新不充分、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环境有待完善等方面的梗阻,一定程度上影响"双循环"效率发挥和交通强国建设.建议从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促进高速公路产业发展,畅通"双循环",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6.
科技金融赋能商业银行经营是新时代银行业提升自身盈利能力的必然趋势与有益探索。基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现状与现实困境,结合科技金融的应用特征与趋势,探索科技金融视域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提升的实施路径。结论表明,商业银行应该宣导科技赋能金融的价值内涵,构建科技赋能金融的投入机制,明确科技赋能金融的责任主体以及加速科技赋能金融的人才培育,从而凝聚科技金融发展战略共识,保障科技金融战略落地支持,确保科技金融战略推进顺畅,保证科技金融智力支持充足,最终实现商业银行的降本增效目标,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作为商业银行增强金融创新能力、提高赢利水平的重要内容,正日益受到国内各商业银行的瞩目。本文将介绍国外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详细地探讨了国内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开展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运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现有两种经营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的金融实际,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发展的趋势。最后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路径并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进行设计,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千红  张万朋 《商业研究》2004,30(24):24-27
市场经济条件下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一国的商业银行能否稳健经营与高效运行关系到经济的安全运行与健康发展。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中国金融也将日益融入国际金融业竞争中 ,金融竞争将进一步激烈并在深度、广度上得以扩展。在这样的背景下 ,研究对银行业实施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探询银行业监管的发展方向 ,引导我国商业银行走出面对金融监管的误区 ,唤起我国商业银行审慎、稳健经营的内生性和积极性 ,无论是对于当前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的提高 ,还是对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卫斌 《商展经济》2022,(12):57-59
新冠疫情的持续打乱了全球经济市场的稳定平衡,各国进出口贸易量明显下滑,我国作为全球范围内商品贸易进出口最大的国家也受到巨大影响。虽然我国在新冠疫情治理和防控上的力度非常大,效果显著,市场经济逐渐升温,但由于外贸经济形势严峻,我国经济增长与疫情之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早日走出疫情泥潭,加快市场经济复苏,国家提出通过消费升级、刺激消费等方式实现我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结构,消费升级如何在内循环前提下实现是当前最为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商》2012,(10):9-9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15日在首届"微型金融与包容性发展"国际年会上表示,小微金融业的发展经历了一番深刻的变革,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应着重转向中小微经济。他认为,在目前金融日趋深化特别是国内资本市场深入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开拓的背景下,新的融资渠道的开拓使得一些大中型企业相继退出银行借贷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