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高效传播引发了越来越多的高校网络舆情问题,使大学生思想呈现出多样而复杂的特点。同时,高校突发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方法及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强烈冲击,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条件下不断拓宽渠道、创新模式。在应对突发网络舆情问题上,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从预警机制、舆论引导、危机干预、后期处理等方面加强在突发性网络舆情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处理。  相似文献   

2.
从大学生沉迷网络谈网络素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提出网络素养的概念,阐述了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的重要性,说明了高校图书馆在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热点事件的不断涌现,非理性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分析高校中非理性网络舆情的形成、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从组织领导、机构设置、教育体系、信息处理等方面建立健全高校非理性网络舆情危机的预警机制,为建设和谐校园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们只关注大学生的学历教育和知识教育,而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水平的关注,在面临因大学生道德缺失、心理危机而引起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时,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预警的应对能力考验着高校的举措能否经受得起媒体和社会大众的检验。"传播阈值"概念的提出,对加强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研判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舆情的兴起给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如何利用网络舆情及时把握和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动态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文章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把握当前网络舆情下大学生思想动态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了引导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快速普及,促使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更多网络信息。社会网络舆情热点正上升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而这些热点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状态。研究网络舆情来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有助于把握两者之间的关联,以网络舆情为有效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推动大学生形成逻辑理性。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舆情演变规律之下高校如何规避不良舆论侵扰、引导大学生确立“真善美”的人生追求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网络舆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影响,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情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能有效引领高校网络舆情健康发展。强化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要构建校园网络监控机制、网络舆情解读辨析机制和快速干预机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舆情,需要构建覆盖融入机制和理论创新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思维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为例,互联网道德舆情思维就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作为信息传递最快的媒介之一,对价值观树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道德舆情具备情绪化、多元化、冲突化的特点,这给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的难题。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道德舆情成为时代考量。本文以网络道德舆情为切入点,探析网络道德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讨如何在网络道德舆情中推进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在高校中的渗透和普及,网络舆情对"90后"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其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自媒体时代让个人成为舆论终端,因而加强网络舆情引导,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厘清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把握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提出适应网络舆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是大学生个人文明素质和修养在网络环境中的集中体现。目前网络文化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对大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应从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结合,培育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2.
病理性网络使用会导致大学生认知失调、社交受损、意志弱化等。高校应提高大学生网络元认知能力,培养自主人格;注重大学生的情感变化,提高其社交能力;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提升网络素养;建设网络物质环境,优化网络舆论环境,有序建构网络道德环境。通过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解决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新媒体为主的网络技术发展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开展制造了难以调控与监管的空间.高校应根据网络舆情中的积极因素和正向优势,通过创建预报机制、教育平台、社会支持系统、保障体系四个层面的机制,确保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络舆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网络舆情,把握舆情动态,引领舆情方向,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重要领域和课题。高校要重视网络舆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其形成原因,准确把握其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加强教育引导,着力做好网络舆情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和交流各种信息。针对校园事件或社会热点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的网络舆论也在不同程度影响到其思想和行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及运行过程,探讨其特点及影响,并从高校管理角度提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当我国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90后"成为当今大学生主体时,高校辅导员网络素养水平的高低就直接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及时与有效,决定着高校辅导员引导学生和影响学生程度的深与浅。该文结合对黄淮学院等高校辅导员的调查结果,针对高校辅导员网络素养存在的问题,从高等院校和高校辅导员两大方面探寻提高高校辅导员网络素养的途径,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可以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SNS网络是当前流行的网络应用,通过介绍其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了SNS网络受大学生热捧的原因。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个发展阶段,结合SNS网络的新特点,提出了基于SNS网络应用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机制,即:动态机制、共享机制、长效机制和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网络舆情表现出圈层突破带来的传播生态愈加复杂,去中心化导致的网络治校频繁涌现,涟漪效应引发的非理性泛化蔓延,信息异化产生的事实谣言真假难辨。深入分析生活失色、心理失衡、平台失范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网络舆情产生原因,针对性提出巧用议程设置,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治理关口前置,完善舆情应对体系;教育赋能治理,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等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也遇到了亟需破解的难题,文章对福建省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归纳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的问题及主要诱因,为顺应"互联网+网络素养培育"的改革趋势,尝试提出针对性的培育机制和思路,以期破解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难题,助力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文明建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在网络文明建设中存在责任意识淡化、自律精神不足等问题。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文明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网络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