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知识产权保护:动机与效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运顶 《当代财经》2003,(3):9-14,24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全球贸易环境的角度考察一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动机。知识产权保护内含着时间不一致问题:事前,为促进创新政府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动机,一旦创新活动产生后,则有弱化保护的冲动。政府在选择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时要权衡模仿和创新的利弊。政府政策的连续性、有约束力的多边保证机制及有效的单边报复机制均有助于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王静 《现代财经》2004,24(1):56-58
专利技术创新机制主要体现在:按科研成果的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属性建立两种不同的运行机制;建立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专利技术创新的利益激励机制;专利技术的重点由过去以增加专利数量为主,转向以提高专利技术含量为主。要善于保护专利,提高我国专利保护水平,首先就要抢先申请专利;其次,要建立健全专利保护机制;还要按照TRIPS协议的有关规定,在专利保护方面。注意扩展专利认定和保护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有农村土地保护机制具有政府政策保护的唯一性和政策执行的不完全性.缺乏市场化、多元化、社会化保护机制的配合,由此需要对农村土地保护机制进行创新。农村土地保护信托机制是通过农村土地保护信托模式的设计.使农村微观经济主体成为农村土地保护的直接受益者,从而引导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关心而自觉地珍惜和爱护土地.努力改进农地利用方式,提高农地利用效率,促进农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对我国226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的R&D资源和技术保护机制对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部R&D资源能够促进突变性创新;外部R&D资源能够促进渐进性创新;技术保护机制对突变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均产生正向影响,并且技术保护机制在外部R&D资源和渐进性创新之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需要根据所拥有的R&D资源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以便在各个创新层面都取得良好的收益。并且,我国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技术保护机制对利用外部R&D资源促进渐进性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传统产业长效自主创新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艳华 《现代财经》2007,27(3):57-61
我国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新能力低。为此应构建传统产业长效自主创新机制,即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设立创新基金,建立技术创新风险防范与承担机制,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城市流理论中的创新流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分别对知识产权保护、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注意力与区域创新流水平进行测度,同时,构建基于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和空间门槛模型,探究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注意力约束下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流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和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注意力在整体上对区域创新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过高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扭曲区域创新流,呈现倒U型影响;(2)根据一般面板门槛模型估计结果,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注意力会依次产生创新促进效应—创新抑制效应—量质齐升的约束效应,导致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流产生先促进—逐渐弱化—最后促进的影响效应;(3)根据空间门槛模型间接效应估计结果,当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注意力水平较高时,能够缓解知识产权保护形成的空间极化效应。  相似文献   

7.
欧洲荒野景观再野化是全球荒野保护运动中的创新典范,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自然生态观上,构建出引人瞩目的具有21世纪特色的保护思路。其经历了从目标驱动为主导到恢复再野化发展的保护理念转变,该过程将保护运动升级到整个生态系统,并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显示出欧洲国家对土地利用的创新思考。在分析欧洲荒野保护发展历程后,以“欧洲再野化”(Rewilding Europe)项目为切入点,介绍其发展理念,梳理其主体建构、合作机制及政策导向,以期丰富国际荒野保护的研究,并为中国构建荒野保护理念及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长江大保护战略的颁布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实现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借助长江大保护战略颁布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长江大保护战略对长江经济带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大保护战略颁布持续促进了长江经济带重污染企业的绿色专利申请与授权,但更多的只是策略性绿色创新,并非实质性绿色创新,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分布在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重污染企业均进行了策略性创新,其中,长江大保护战略对处于财政压力较大地区与政治关联等级较高的重污染企业作用显著。机制分析发现,长江大保护战略通过对长江经济带重污染企业施加环境合法性压力与外界关注压力,进而促进其开展策略性绿色创新。研究结论对利用国家战略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企业增添了新的创新动力。本文以我国2009—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协同创新水平,该结论在考虑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创新资源获取”效应和“交易成本降低”效应两条路径提高企业协同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运营效率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所处地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数字化转型的微观经济后果,同时为企业协同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激励因素。  相似文献   

10.
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协同创新的定义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问题,最后提出应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细化分享机制,加强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管理。同时,企业应为协同创新建立内在动力机制,政府应在协同创新中起到引导和提供政策支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的挑战下,走创新发展的道路是我国中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区域创新发展的模式主要有: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通过对三种创新模式在国内外实践的考察,可以看出,每种创新模式的成功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中部的实际特点,认为中部地区应选择多元化的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全面创新管理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文彬 《技术经济》2012,31(7):34-39,65
在对我国11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创新管理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模型,包括用户拉动、开放创新、全面创新、人才激励4个模块。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来自于如下方面:将创新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建立产学研、上下游、国内外有效结合的合作创新网络;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有效互动;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潜力。  相似文献   

13.
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面临的策略选择是不同的,通过博弈模型的假设,分析了企业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因素的特点,提出了不同阶段的策略模式选择。从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的模型假设看出,竞争与合作策略选择是随着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各自的成本,收益以及在市场上是否处于有利地位的不同而不同的。对于企业而言,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其面对的内外部环境是不同的,因此选择不同的战略模式,即选择不同降段的创新模式来实现各自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Successful innovation is so important that enterprise scientifically manages the process and risk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irstly,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is generalized to seven stages including formation of innovation idea,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iddle test, mass production, marketing and selling, after service and feedback. Secondly, the origin of risk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is analyzed. The purpose is to help enterprise identify risk and take countermeasure to minimize the potential loss and maximize the potential income.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服务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创新是推动服务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影响服务创新的因素主要有企业、公共机构、需求三个方面.河北省的服务创新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为此,河北省需要做如下工作:完善服务创新文化和创业机制、推进服务企业集群化、增进省内和省际之间的服务整合、加强对服务创新的产业引导和保护、加大服务创新的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16.
秦剑 《技术经济》2012,31(11):21-30
对突破性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突破性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突破性创新与其他重要的技术创新类型(如渐进性创新、结构性创新、模块化创新等)进行比较,分析了突破性创新的类型和特征,阐述了突破性创新的过程和管理模式。深入评介了近年来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有关突破性创新的实证研究文献,对其研究设计、研究问题及研究结论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指出关于突破性创新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华振 《经济研究导刊》2012,(20):290-292
分析了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绿色创新体系新战略,阐述了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的层次,采用何种层次的战略,以及一般会依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选择的被动型战略、参与型战略、主动型战略和创新型战略,并提出要建设绿色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包括法律制度体系、财政税收体系、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沿技术-服务、组织-制度两个维度梳理了多元且分散的旅游创新研究,并提出三层次(企业、网络、系统)旅游创新认识模式,分别对各层面的基础性要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上海、南京两地的旅游企业实地调研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The Nordic healtheare model is recogniz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nnovative in the world. Here billions of USD are annually invested in developing new treatments, drugs, robots etc. to diagnose and cure diseases. Nevertheless, this study establishes that there is a fundamental shortcoming in the system that supports healthcare innovation: It is strongly biased towards micro-level innovation projects focusing on new products, alternative processes, and new financial solutions. The problem with this approach to support new projects is that the results are created as inventions within the system thus lacking holistic perspectives. This has consequently contributed with increasing costs that are out of proportion with existing budgets. Therefore this study seek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Nordic healthcare system from a business model perspective. Here other aspects of the healthcare system are explored to determine if they could be redesigned to promote new types of innovation projects. The purpose of undertaking this task is to challenge the established patterns of the current healthcare innovation support practices. Here the vertical innovation process (VIP) framework, which is a systematic radical innovation model that seeks macro-level outcomes based on standalone inventions (see more below),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e-of-the-art in Nordic healthcare innovation projects. The results determine that very little attention is given to rethink and redesign the healthcare system at a macro-level, and it is discussed that stand-alone inventions ought to be rethought into the entire healthcare system to create a larger impact. Finally, it is argued that existing performance measures are inappropriate to foster projects that innovate the existing system: New measuring points should be developed to promote macro-level projects and to avoid the current rapid increase of costs in the Nordic healthcare system.  相似文献   

20.
从创新资源的视角,分析了横向资源、纵向资源、官产学研资源和商业中介资源4类创新资源的特点,并结合开放广度和开放深度两个维度构建了基于不同类型创新资源的创新开放模型,制定了针对不同类型创新资源的组合开放策略,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