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耕地质量红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义耕地质量红线,促进农业农村部"建立耕地质量红线标准"和"研究提出耕地质量红线划定方法"的落实。[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方法。[结果]人们普遍认识到保耕地红线不仅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不仅要有数量红线,也要有质量红线。然而,何为耕地质量红线,目前并无明确定义。[结论]耕地质量红线应分为微观层面的耕地质量绝对红线和宏观层面的耕地质量相对红线。耕地质量绝对红线,也称之为微观层面耕地质量红线,是指耕地质量关键要素的极限值,一旦突破该线,原有的耕地将不再适宜耕作,或不能生产安全合格的农产品;耕地质量相对红线,也称之为宏观层面耕地质量红线,是指在区域耕地数量红线的背景下,为了保障区域内粮食及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区域耕地质量平均等级(等别)的极限值。  相似文献   

2.
浅论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中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是目前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主要手段。本文分析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问题以及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关系,认为耕地保护必须在完善农地权利体系基础上,走“质量、数量并重“的道路,尽快将保护耕地的重点从行政区为导向“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向基本农田为导向的“优质耕地、优质保护“转移。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有着悠久的土地开发历史。远在距今3000多年以前的夏商时代,肃慎人即在这里开发荒地,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及至金代开垦着地达1764万亩,是古代农垦史上的一个高峰。元朝实行屯田,明代无大建树。  相似文献   

4.
5.
对当前农村耕地撂荒和耕地质量下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农村经济多元化和经营行多样化选择条件下,在比较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粮食生产成为效益最低的产业,直接导致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耕地撂荒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工业三废污染,长期的掠夺式经营,造成耕地质量不断下降。文章提出了要坚持耕地质量和数量的总量平衡,重视和保护耕地要有新的视角等4项对策。  相似文献   

6.
全面加入WTO后对我国耕地保护的冲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全面加入WTO后,从耕地保护主体、制度和耕地结构及耕地质量完全消耗等方面论证了它对我国耕地保护形成的冲击,井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态势与对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1996~2003年全国净减耕地数量为670.4万hm^2,年均净减少95.77万hm^2。为此,应探讨耕地保护的调控模式和机制,确定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改善目标以及耕地生态建设目标;并对不同时期的目标进行分解,使其成为各地方、各层次主体的实际行动目标。通过重建耕地价格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基本农田作为耕地的精华,是耕地保护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为此,要特殊保护一级基本农田,要改进基本农田损失补偿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保护的技术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8.
泰兴市耕地资源的态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泰兴市耕地资源面临的态势,提出了泰兴市耕地资源保护的对策,包括科学编制规划,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体系;大力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等。  相似文献   

9.
实现我国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世纪之交的土地管理奋斗目标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使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本文通过对十年来耕地资源两头分析,剖析了地减少深层次的原因,提出 实现上述 重要措施及保护制度同时了有关地保护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基本涵义、体系、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系统的基本框架,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宏观决策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谷国政  宋戈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12):103-116
研究目的:揭示辽宁省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响应规律,为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和敏感度分析模型。研究结果:(1)2004—2019年,辽宁省耕地多功能演变呈“北高南低、东西一致”空间分异特征,其中,耕地生态功能显著提升,耕地生产功能次之,耕地生活功能增幅最小。(2)辽宁省耕地价值呈“南高北低”发展趋势,地均综合价值整体上升;其中,耕地社会价值最大,呈现“N”型变化态势;耕地经济价值次之,耕地生态价值最小,但变化幅度较大。(3)辽宁省耕地功能与价值之间存在响应关系,表现出伴随时间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与空间分异的非均衡性特征。研究结论:应基于要素共享、结构联动、功能融合与价值响应适应,协同推进耕地多功能的供需动态平衡以及耕地价值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乡建设也日趋城镇化。但由于有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做好耕地资源的保护,使我国在农业经济建设中面临着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一方面耕地面积有限,主要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大大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面积水平,仅占世界人均平均水平的32.4%,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则是乱批乱占耕地,浪  相似文献   

13.
从耕地利用程度、耕地利用形态与耕地利用方式等3个面向,分析1990~1999年台湾地区耕地利用变迁的情形,并探讨耕地违规利用的问题.针对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耕地利用,研拟台湾农地永续利用之策略.  相似文献   

14.
耕地锐减与人们的短期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耕地锐减与人们的短期行为卢荣善一近年来,舆论界与政府有关部门对我国耕地面积锐减有着大量的报道。尽管统计数字不尽一致,但对耕地锐减势头的判断是一致的。同时,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造成我国耕地锐减的原因是什么?现成的答案大体有: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15.
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成果应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提出将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成果应用于耕地质量重点保护区和耕地质量重点提升区划定的方法,并在阐述确定耕地等别限制因素及其限制系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耕地限制类型与中低产田改造类型进行对应,制定了"最大限制因素及其限制系数+第二限制因素及其限制系数+…+最小限制因素及其限制系数"的耕地等别限制因素组合命名规则,将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成果按此规则命名表达,在划定耕地质量重点提升区的同时,方便把握耕地质量改造方向和时序安排。耕地质量重点保护区的划定方法是,提取监测成果中高等别耕地、等别提升耕地与规划基本农田重合的部分提取出来,删去其与规划为非农用地重叠部分,将其集中连片的部分,其与土地整治规划区一起划为耕地质量重点保护区;耕地质量重点提升区划定的方法是,提取监测成果中低等别耕地和等别降低耕地,删去其与规划中非农地重叠部分,然后根据耕地等别限制因素改造的难易程度,将其中含有较易和中等改造难度的限制因素类型的耕地列为质量重点提升耕地,将其集中连片的部分与土地整治规划区一起划定为耕地质量重点提升区。  相似文献   

16.
对西部开发中耕地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部耕地资源现状分析,指出了西部开发中耕地保护的紧迫性,阐述了耕地保护在大开发中的意义。分析了耕地保护所面临的制约性因素。提出了西部耕地保护中应协调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回顾了2012—2022年我国发布的耕地保护政策,采取政策量化分析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耕地数量变化、耕地质量建设和生态保护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近十年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不断完善和细化,但政策手段使用并不均衡;全国耕地数量趋稳并逐步回升,但也面临耕地总体质量不高、耕地生态建设和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下一阶段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时,应科学利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政策手段,充分发挥各政策手段的优势,特别是针对耕地质量建设和生态保护等问题,进一步从经济运行层面探讨经济手段的使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同时还要关注耕地涉及的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耕地阈值、不同主体的需求问题,并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和制度需求者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贸易的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耕地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耕地资源的数量。国家或区域间的粮食贸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以虚拟耕地的形式进口或出口耕地资源。本文从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对外贸易的特点出发,选取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四种主要粮食类产品,核算其虚拟耕地贸易量。结果表明,1978~2006年,中国年均净进口虚拟耕地近400万公顷,特别是2004~2006年,年均虚拟耕地净进口量维持在1400万公顷左右。这些虚拟耕地净进口量对缓解中国耕地资源紧张、确保粮食安全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三个阶段对我国建国以来的耕地数量变动史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阶段耕地数量的变动情况及相应的政治、社会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以供现行耕地保护参考,同时提出耕地减少分析对宏观调控的意义以及耕地保护政策需要严格执行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贵州耕地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问题更为重要。 贵州省的耕地状况十分严峻,人均仅有0.8亩,低于全国人均1.5亩的水平,更低于世界人均4.7亩的水平。从耕地质量上来看更是让人担忧。根据贵州师大地理研究所近年来承担完成的全省地表自然形态面积量测分析研究资料显示:全省平均海拔1100米,800米以下的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的24%;全省山地丘陵面积占92.5%,山间平坝面积仅占7.5%,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全省喀斯特出露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