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重庆有4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既是重庆市农村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是重庆市农民增收的潜在优势。2003年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579.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3%以上,其中向重庆市内转移280.37万人,向市外输出298.12万人。农村劳务收入265.25亿元, 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9%以上,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重庆市决定,从2004年起,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以上,全市农村劳务收入增长10%以上。百万农…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二00三年全国乡镇企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三千九百五十五万人,占同期新增农村的百分之八十六如何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近日结束的全国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工作会议提出,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是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要道。会议透露,2002年全国乡镇企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955万人,与2000年相比新增就业人员400多万人,占同期新增农村劳动力的86%。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是近几年乡镇企业系统的着力点和主抓点。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服务于农村经济、各类园区、小城镇以及城乡居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乡镇企业第…  相似文献   

3.
2005年,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作出了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比较充分就业区的规划,到目前为止,就业规划目标基本全部实现。三年来.全区共城镇新增就业13229人,就业总人数达到4.49万人,占城镇劳动力总数4.74万人的94.7%,所辖38个社区有37个被认定为“成都市充分就业社区”;帮促失地农民实现就业3.63万人,占失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94%;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3200人,使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达到6.3万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7.26万人的87%。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最重要的问题.而"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把农村的经济搞起来,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使农民能致富.我国目前约有4.89亿农村劳动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采取"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发展乡镇企业吸纳了1.3亿,农业部门有效利用劳动力1.3亿,外出务工和个体经营的约有7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1.34亿,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加上工业用地的大量增加每年导致新增的劳动力几乎全部转化为剩余劳动力.因此今后几年,我国每年需要转移劳动力约有1000万.如此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不能及时转移必将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积极寻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一)基本状况 2005年,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9.2万人,比上年增长30%,是近10年来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当前就业的基本特点就业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13年末,全省从业人员总数6117.68万人,比2010年增长6.4%。"十二五"以来,全省年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60万人,约占全国新增就业总量的1/8。本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从958万人增加至2013年末的1047万人,年均增幅达3%。全省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总量分别达456万人和227万人。每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1个省市区、800多个县、6万多农户、约15万个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1997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达到6.4%,转移速度有所提高。根据此次抽样调查资料,1997年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4%,约为3O00万人,按可比口径比1996年提高了O.82个百分点,转移速度有所上升。1997年从非农产业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O.6op,比上年下降了约回个百分点;增减相抵,1997年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5.8%,比上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这表明…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2004年约280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且在以后的几年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将维持在200万人以上.在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工人再就业"三碰头"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促进农民增收、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全省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6个月以上共计2047万人,约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平均年递增6.6%。2009年,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为2497元,同比增加233元,增长103%,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达48.8%,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广阔空间和重要动力,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乡镇论坛》2011,(32):5-5
截至9月底,山东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5.2万人,预计全年两者合计将达到248万人。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均取得明显成效,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8.7万人,同比增长1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1.3万人,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68%。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丰城市积极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更多、更快、更好地转移就业,尤其是向本地企业、工业园区、新兴产业转移就业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劳动力就业达5.7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9789人,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跨越。  相似文献   

13.
一、忠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1.农村劳动力现状。至2005年底.全县农业人口825020人,农村劳动力451912人,占农村人口的54.9%;常用耕地仅76.65万亩,若按人均3.5亩,只需劳动力约22万人,则有23万多人处于失业和季节性失业状态。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忠县已有22万人从农村和农业中转移出来,从静态角度看与23万的富余劳动力差距不大,只相差1万多人,但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占全部劳动力的70%,而且今后平均每年还将新增1000万人,增长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据测算,根据现有的土地承载力,加上加入WTO将造成农业  相似文献   

15.
张亮 《中国就业》2012,(4):44-45
江苏省宿迁市下辖三县七区,总人口543万,劳动力266万,其中农村劳动力202万。201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8%,控制在3%以内,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农村零转移家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9353元,增长15%;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473元,增长19.8%,劳动者就业幸福感普遍提升。这与该市构建惠及城乡的积极的就业扶持体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济南市济阳县下辖8镇和1个办事处,总人口53.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2万人,农村适龄劳动力27.47万人,剩余劳动力11.7万人,同时年新增剩余劳动力5000人左右。为使这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济阳县三条渠道促转移,三个协会搞服务,近  相似文献   

17.
正常宁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 8%。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人口72.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53万人。常宁同时又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市,每年外出务工人数接近3 0万,占劳村农村力总量的一半以上。除去农村土地吸附的一部分劳动力外,常宁每年新增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都在1万人以上,转移就业压力巨大。近几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常宁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潍坊市高度重视社区平台信息化建设,通过在全市建立“一个体系”,加大“两项投入”,确保“三个统一”,构建“四级网络”,实现“五个目标”,使全市信息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展。200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均突破10万人,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达到5.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6万人。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北班 《企业世界》2005,(9):39-39
1.新增就业群体就业问题。2004年我国16岁及以上人口数比上年增加1660人,劳动力供给压力仍较大从城镇新增就业群体规模看,2004年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城镇退伍转业军人、“农转非”劳动力分别为775万人、35万人和270万人,合计1080万人,约占城镇劳动力供给总最的30.8%。新增就业群体的增长逐渐成为失业的主要来源,2004年约有310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占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的37.5%。  相似文献   

20.
沂源县地处沂蒙山区,是个山区农业县,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6.8万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3500人;现有城镇失业人员2200人,每年新增需要安置的各类人员近3000人,城乡就业任务重、压力大。因此,2003年以来,沂源县在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立足本县实际,坚持城乡就业一起抓,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出实招、求实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一手抓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一手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明确任务,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工作新机制,从而形成了城乡就业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为促进全县经济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富民兴源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