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经济是非常脆弱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年来我们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研究非常重视,现在美国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经济的恶化速度在2006年比想象的更快,中国官方对美国经济似乎有一种乐观的看法,特别是一些中国的领导人认为"以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也许能够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我认为对于美国经济我们现在应该做一个最坏情况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龙永图 《开放导报》2002,(12):16-16,21
关于中国入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我想请大家注意两个最基本的事实:一是中国入世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了WTO.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过去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从来没有受到过挑战,从联合国到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承认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3.
WTO框架下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经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最大农产品贸易国的美国和世界农业大国的中国来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中美两国农产品贸易在中美贸易关系中无疑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中美两国应该充分重视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本着互惠互利原则调整双方的农产品贸易政策.在国内支持与农业补贴削减问题上,美国应该重视自身政策对中国及世界的经济影响,进而使多边谈判得以继续以致处于良性循环.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试从美国农业补贴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制定以及多边贸易谈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大家现在高度关注中国经济。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路径,你现在会看得很清晰。影响首先从出口开始,2008年的11月份,中国的三大外贸指标——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总额,同时出现负值,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那个时候中国进出口总额是负9%,而2007年11月是正13.9%。  相似文献   

5.
高辉清 《开放潮》2001,(12):21-22
我们在年初就曾经做出了一个结论:世界经济在美国经济的带动下要经历一次中长期调整。毫无疑问,现在这一观点已经成为主流的意见。受其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会相应地有所放慢,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激发中国经济增长的潜能,外部环境恶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就能降到最低,“逆风飞扬的中国经济”就能够成为长期存在的奇迹。我们认为在中国经济中潜藏着五个发动机:在供给方面有一个,即城市化建设;在需求方面有四个,分别为投资需求中的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及消费需求中的汽车消费和住房消费。一、 城市化建设。每年年初,…  相似文献   

6.
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如果东亚经济一体化能够实现,无论对于东亚国家还是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东亚经济一体化预期效应可以从贸易转移与贸易创造效应、生产转移与投资转移效应、福利效应等方面加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德国之声10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29日发表文章称,中国已做好准备使经济实现软着陆,现在应保持人民币兑美元进一步升值,以降低经济对出口的依赖。与保护出口贸易相比,中国更应该做的是抑制通货膨胀。面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国是否能够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8.
过去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在讨论世界经济问题的时候,往往着重讨论美,日等国的经济,而并没有将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范畴看待,它们并不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经济是在讨论区域经济的时候才被提到,属区域经济这一档次。但是,现在这些组织在讨论世界经济的时候,则将中国的经济同美,日等国的经济相提并论,中国已被视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我是从来不预言的,但是我不得不提醒大家,2010年的经济是不容乐观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几驾马车还有哪一辆能拉的起来?消费这一驾马车,我也不用说,大家心里都清清楚楚的,老百姓哪敢消费!用什么去消费?这一驾已经跑不动了.出口,讲出口就不得不讲奥巴马.这个家伙这次来中国给我们带来了三个"礼物",他给我们带来的是贸易大战、汇率大战和成本大战.现在还有一驾马车拉着中国经济向前走,那就是基础建设.告诉你,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靠持续的投资基础建设发展成为经济强国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8.2%的消息正式宣布后,中国经济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外媒体纷纷浓墨重彩大书了一番.这不仅仅是因为一季度中国经济9.8%的高增长速度已引起部分专家关于是否出现新一轮经济过热迹象的议论,同时也因为人们对SARS给中国经济的重创程度的好奇和猜测.尽管现在讨论中国经济是否出现过热尚为时尚早,尽管由于SARS的严重冲击,第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比去年同季度增长了6.7%,成为1992年以来增幅新低,但如若抛开SARS的影响仔细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走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增长低谷,步入新的高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最基本概念.1993年它已经成为宪法中的一个条款,但中国的法律没有给予它法定解释.理论界的主流解释则违反了形式逻辑,出现了循环定义.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从逻辑上解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把经济看成是大系统,市场经济是其子系统;一种是把市场看成是大系统,市场经济是其子系统.依据前一个思路,市场经济就是自由经济,也是民主经济、民本经济、自治经济、自主经济、分权经济、分散经济、竞争经济;依据后一个思路,市场经济就是以商品交换为网络的(社会)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12.
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迅速腾飞的时代。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中国经济已融入国际经济之中。两者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研究这些共性和差异对中国更好地适应国际潮流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虽已十分深入,但每位学者通常只着眼于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某一点差异。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形式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希望以综述、宏观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异同,进而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重点,加强法制建设是关键,转变政府职能是保证。  相似文献   

14.
刘骏民  宛敏华 《开放导报》2009,(1):15-20,44
美国的核心经济为虚拟经济,所以其救市政策的关键在于能否恢复美国的虚拟经济功能;中国的核心经济为实体经济,政府在其中具有重大作用,以政府为主导的扩大内需政策能够迅速带领中国经济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必须是信用经济--论建立健全信用体系的必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与二十年前相比,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了,但是离健全的市场经济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环顾我们面临的一系列经济难题,总结我们在解决这些难题时的经验和体会,挖掘、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众多结论归集到一点,即,市场经济必须是全社会都讲信用的经济,必须是用严密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各种信用关系的经济,必须是从政府到民间在一切管理、经营、交易等活动中讲信用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形成了冲击,以外向型经济为基本特征的部分沿海地区,特别是我国首批创办的经济特区更是受到深度影响.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发展环境将发生更深刻的变化,经济特区应该抓住时机,由外向型经济模式向开放型经济模式转型,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为导向,与国际经贸规则全面接轨,在制度安排上实现贸易、金融、投资、运输"四大自由".  相似文献   

17.
重庆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军 《科技和产业》2003,3(10):38-43
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人们必须对资源的分配做出选择和取舍,两者的矛盾在短期似乎不可调和。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解决经济和环境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粤北欠发达山区,县域经济如何发展?因地制宜。南雄市的发展思路是:要实现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点是抓好“四化一招”。“四化”即是以工业园为载体,尽快形成工业群体,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农业资源丰富、产品较具特色为依托,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大力推进城镇化和以人文、旅游资源为内容进行组合、开发,形成文化产业,拓宽经济增长空间。“一招”就是敢于破釜沉舟,降低门坎,全方位招商引资。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就必须有一个高效服务型的政府。  相似文献   

19.
过去25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这一特征,以上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必然影响到其它国家,对亚洲其它国家而言,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发展新经济,带动其经济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0.
<正>一、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通常是指,由于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的跨国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各国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