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在1995年国际能源展望中预测,1990~2010年世界石油消费童将以年均1.5%的速度递增,而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费增长将更快。欧佩克将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较低廉的开采成本在未来的世界石油市场中占居优势。非欧佩克石油产量总体上将逐步提高,但北海地区的石油产量将很快达到高峰而后开始递减,美国和前苏联的产量变化将造成非欧佩克石油产量的波动。对未来油价的预测,一种观点认为将保持长期以来的相对平稳的态势,即2000年和2010年的油价分别为13.52美元/桶和14.65美元/桶,另一种观点认为油价将上升,2000年为19.13~21.15美元/桶,2010年为24.12~28.99美元/桶。  相似文献   

2.
简要回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油价变动的各阶段特征,指出2003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进入了供求关系处于脆弱平衡的"亚临界"状态,其基本特征是:后备产能已近告罄,后备储量尚有富余;油价对任何影响市场供求的因素反应敏感;利益集团追求高额收益,油价显著提高并且大幅波动;高油价成为各石油消费国不得不应对的共同问题,加快节能和替代能源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地缘政治多生波澜,各国协作以求共赢.在分析石油市场"亚临界"状态的主要标志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油价走势的看法.认为近期油价将会维持在50~60 美元/桶的较高水平,难以降到30 美元/桶以下.如果主要产油区地缘政治趋于紧张,则油价可能升到每桶70 美元上下.正常情况下,未来油价走势将稳步上升.如果爆发伊朗战争或类似"9·11"的事件,则油价短期内就可能突破80 美元/桶.应把80 美元/桶看作是油价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3.
2009年,国际油价呈现宽幅波动上升态势,波动范围为35~80美元/桶,预计年内均价将超过60美元/桶.2009年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特点:1)WTI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倒挂日渐频繁;2)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价差缩小;3)石油的金融属性更加明显,投机商继续青睐石油期货市场;4)欧佩克减产履约率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剩余产能大幅增加;6)石油库存水平居高不下.2010年,全球经济将出现曲折缓慢的复苏态势,基础仍然十分脆弱;石油供需尚显宽松;全球库存和剩余产能将维持较高水平;金融因素仍将是影响2010年油价走势的突出因素.预计2010年油价上升是主基调,全年均价为70~80美元/桶.鉴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油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以区间波动为主.  相似文献   

4.
主题为“世界在变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的第十九届世界石油大会于2008年6月29日至7月3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本届会议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规模大,层次高,有代表性;二是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三是参会各方,既有诸多共识,也存在显著分歧。大会对油价持续飙升的原因争论激烈,但对世界油气资源潜力等方面形成共识。会议认为,世界石油工业在为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会议呼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维护石油供需平衡方面承担共同的责任,通过提高成熟油田产量特别是采收率,加大极地和极深地区的勘探,加快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来增加油气供应。会议还呼吁国家石油公司与国际石油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合作双赢。会议期待更多的油气企业重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同时,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青年和女性加入石油行业。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下半年国际石油市场和价格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11年以来,国际油价高开高走,5月初恢复至2008年4-5月份的水平,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达到113美元/桶和126美元/桶。当前全球石油市场供应充足,基本面并不支撑国际油价走高,油价走高主要归因于中东北非局势、心理预期、市场投机、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估计目前国际油价中的"泡沫"为2530美元/桶。高油价增加了脆弱复苏中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但短期内不会改变整体复苏的态势;高油价对石油需求的抑制作用已经显现,经合组织(OECD)部分国家石油需求出现下降,主要机构调低了2011年石油需求增长预估值。展望2011年下半年,虽然世界石油供应比需求富余30万120万桶/日,但引发油价上涨的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加之高油价对美国的影响明显小于其他国家,美国政府压低油价的意愿不强,因此预计国际油价仍将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6.
2011年,世界石油供需增速双降,但基本面总体偏紧;国际市场主要基准油价同比大幅攀升,高位徘徊,布伦特年均油价超过110美元/桶,创有史以来最高水平,WTI与其他基准油价格走势分化。展望2012年,世界石油供需趋于宽松;国际油价总体低于2011年水平,预计WTI油价为90~100美元/桶,布伦特油价为95~105美元/桶,WTI与布伦特油价的价差将有所缩小。  相似文献   

7.
1 回顾 1.1 原油 7月份,欧佩克(OPEC)会议督促各国执行减产协议,带动市场信心,加之夏季石油消费大幅增长,库存压力持续缓解,国际油价小幅回升.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分别为46.63美元/桶、48.56美元/桶和47.57美元/桶,环比分别上升1.48、2.04和1.10美元/桶.  相似文献   

8.
回顾 1.原油 7月份,受中东紧张局势升级、美联储刺激经济措施预期升温、挪威石油工人罢工造成北海原油供应下降、美国原油库存下滑等因素影响,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震荡上行,但欧债危机恶化令油价升幅受限.总体来看,7月份国际油价整体水平高于6月份.7月份,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分别为87.81美元/桶、102.59美元/桶和99.15美元/桶,每桶分别较6月份上升5.47美元、7.75美元和4.71美元.  相似文献   

9.
<正>炼化行业的清洁、高效、低碳发展对油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2017年7月9日~13日,第22届世界石油大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来自50多个国家的能源部长、500多名企业领导者及5000多名行业代表参加了会议。本届大会围绕"架起通向能源未来的桥梁"主题,就世界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国际油价大部分时间在70~90美元/桶区间波动,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前两年。全年WTI现货平均价格为79.15美元/桶。展望2011年,世界石油需求将继续增长,而非欧佩克产量增幅行将减缓,世界石油供需总体趋紧,基本面支持油价上升,但较高的剩余产能和高库存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油价的涨幅。预计2011年国际  相似文献   

11.
4月份以来,乌克兰国内局势再生动荡,美国与俄罗斯关系持续紧张一直支撑油价。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也利好油价,但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美国原油库存屡创高位则打压油价。此外,利比亚石油港口重启谈判也影响油价波动。在上述因素影响下,4月份国际油价高位宽幅震荡。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月份平均为102.02美元/桶、107.63美元/桶和104.68美元/桶,分别较3月份上升1.49美元/桶、0.09美元/桶和0.36美元/桶,升幅分别为115%、0.1%和0.4%。近年来国际市场三种基准原油价格走势见图1。  相似文献   

12.
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亚洲石油需求下降,世界石油需求增势减缓.预计1998年,亚洲石油需求将出现1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比1997年减少17万桶/日。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量将由上年的近200万桶/日降至90万桶/日。2.世界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更加严重。3.油价暴跌,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石油收入下降,给石油输出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4.亚洲地区一次炼油能力出现过剩,炼油利润进一步下降。预计1999年世界石油需求可能会缓慢增长,但增长幅度将主要取决于亚洲的经济形势。总的来说,1999年世界石油市场仍将是供大于求,石油价格将继续在低位徘徊。  相似文献   

13.
虽然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因素众多,但是从根本上看,供需仍是决定性的因素,需求在供需平衡中又处于主导地位.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大国,其年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因此,美国在全球石油供需平衡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从美国国民经济对进口石油的承受能力,以及美国消费者个人石油消费支出的承受能力来看,当前的油价水平仍在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还不能对美国的需求增长产生根本性的抑制作用,美国石油需求仍将适度增长.从名义价格来看,国际石油市场已进入高油价时期,虽然油价继续上扬的阻力已经较大,但油价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依据历史经验,80美元/桶的油价水平将会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石油需求将会迅速下降,国际油价也可能随之大幅跌落.但从目前的国际石油市场的运作机制来看,油价进一步冲高至80美元/桶的可能性不大,大幅度回落到30美元/桶或以下水平的可能性则几乎不存在.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05年,国际油价在2004年强劲攀升的基础上,继续屡屡创出历史新高.3月18日美国WTI期货合约报收于56.72美元/桶,创下该交易所1983年3月推出原油合约以来的历史最高点;5月27日,首次突破60美元/桶心理大关;8月29日,当"卡特里娜"飓风直扑美国核心石油生产基地--墨西哥湾之际,WTI期货合约跃升到创纪录的70.80美元/桶.全年,美国WTI、英国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达到56.44美元/桶和54.38美元/桶,比上年增长15~16美元/桶左右,大大超过上年10美元/桶左右的平均涨幅.  相似文献   

15.
回顾 1.原油 7月份,预期利比亚石油出口将有所恢复,伊拉克战局趋向缓和,使地缘政治局势引发的原油供应风险溢价逐步消退,加之美国汽油需求旺季不够强劲也对油价形成一定压力,油价一度呈震荡下跌态势.中旬,乌克兰、加沙等地区的风险因素持续,美国和欧盟宣布将扩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加之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对油价形成支撑,国际油价高位震荡.7月份,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分别为103.05美元/桶、106.74美元/桶和106.23美元/桶,较6月份分别下降2.19美元/桶、4.91美元/桶和1.80美元/桶.  相似文献   

16.
杨虹 《国际石油经济》2005,13(11):17-17
阿尔及利亚前能源部长和Nalcosa咨询公司总裁Nordine Ait-Laoussine在9月15日举行的第27届牛津能源研讨会上指出,油价不会总是保持在目前的高位,世界石油市场的紧张状况将缓解。中期油价将下降,但是不会回到20美元/桶的水平,因为廉价石油的时代已一去不返。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石油市场:在动荡中寻求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金融市场经历了动荡、恐慌、稳定和重塑信心的过程。相应地,国际油价也经历了暴跌、筑底和反弹的过程。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尽快止跌复苏。2009年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初现复苏"春芽",但石油需求仍然疲弱,国际油价大幅度反弹的原因是石油金融属性的再度体现。2008年9-12月,欧佩克为稳定油价连续3次减产,且执行相对较好,但OECD库存在2009年上半年仍然持续上涨。持续减产使得欧佩克原油剩余产能大幅提高,应对市场供应中断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2009年下半年,估计石油需求将温和回暖,如果欧佩克不增产,OECD国家石油库存将呈下降趋势,从而使世界石油市场逐渐呈现供应偏紧的局面。国际油价正在动荡中寻求新的平衡。综合考虑多方因素,预计下半年多数时间国际油价将在5580美元/桶区间波动。  相似文献   

18.
回顾 1.原油 8月份,国际油价总体高位回落后震荡盘整.大量原油期货多头头寸的对冲基金及其他大型投机商平仓,导致价格在月初迅速回落.随后,美国次优抵押贷款危机引发全球股市持续下跌,加之飓风"迪安"(Dean)对墨西哥湾地区主要石油生产设施的破坏不大,因此,中旬后油价总体宽幅震荡.8月份,美国WTI中质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分别平均为72.36、70.73和67.38美元/桶,较7月份分别下降1.74、6.28和2.11美元/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出现强势震荡,石油市场前景扑朔迷离。继2003年、2004年和2005年连续大幅上涨后,2006年9月起,国际原油价格突然持续下跌到60美元左右。受此影响,2007年1-2月份,油价一直保持在50美元左右的低价位,WTI原油价格在1月19日降至最低点51.51美元/桶。但是3月份以后,受产油区政治局势变化、投机资本拉动和石油库存情况等短期因素影响,世界石油价格重新冲上高位,突破80美元大关。自8月23日起,WTI原油等主要原油价格持续三周上涨,至9月11日-13日WTO原油期货与现货价格持续三天创出历史新高。10月29日,国际油价再次玩起了“蹦极”,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0712合约达到记录高位93.20美元/桶。至11月2日,更是突破94美元/桶。此前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标榜的100美元油价越来越触手可及。这一事态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世界经济安全产生了巨大影响。 至此,国际油价是继续前行,还是歇脚回调,市场说法不一。深入分析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因素和规律,寻求应对策略,是当前保障产业经济和国家经济和谐健康发展必须要做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为何高油价未对世界经济产生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油价从2003年起一路攀升,2005年8月30日WTI原油期货突破70美元/桶大关,后来虽有所回落,但一直在60美元/桶左右的高位。此次油价暴涨与1973年、1981年两次石油危机的情况完全不同,未对世界经济产生大的影响。在国际油价持续攀升的同时,世界经济增长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增长了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