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会计》2004,(2):3-7
四、企业提取和转回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 (一)提取减值准备当期的纳税调整 1.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 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2.
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按规定准确进行计价,合理确定其入账价值,定期或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计提减值准备,因此如何正确判断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是准确计提减值准备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水莉莉 《商业会计》2002,(12):38-39
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本文将就资产减值准备谈谈笔者的认识与思考。一、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如果资产在期末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对应记入相关的损益类科目,减少当期损益,但是,与其他当期发生的损失不同的是,若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则应当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范围内转回,即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增加价值恢复当期的损益,而其他资产发生的损失不可能在以后转回。在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当尤其注意在转回已确认的固定资…  相似文献   

4.
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了保持应有的谨慎.企业还应当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就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及其财务处理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了保持应有的谨慎,企业还应当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就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及其财务处理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袁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了保持应有的谨慎.企业还应当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就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及其财务处理等进行分析,以便会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与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于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进行确认的理  相似文献   

8.
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了保持应有的谨慎.企业还应当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就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及其财务处理等进行分析,以便会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
企业一定时期按照会计制度计提或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与税法认定损失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属于时间性差异,该时间性差异在计提减值准备的当期从利润总额中扣除,但不得从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待以后因原计提减值准备的各项因素消除而转回原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时,增加转回当期的利润总额,但不会增加转  相似文献   

10.
企业在运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时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很大的灵活性,但我们必须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计提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从而对外提供可靠的的会计信息、真实的财务报告。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各项资产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为此本文分别对各项资产减值的有关账务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伊春英  谭英  张相利 《商业研究》2002,(17):152-153
判断企业资产是否减值时,应依据资产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相应地,《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以下简称《准则》)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规定在净利润基础上加上“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假定某企业年度内对8项资产都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3.
判断企业资产是否减值时,应依据资产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已经由应收账款、存货和长期投资扩大到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长期投资性房地产,为了消除企业界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底终了对各项资产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5.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首先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合理地确定入账值。其次,应按照谨慎性原则以及资产的确认标准,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本文拟对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的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六、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问题 (一)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其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税法规定,只有实际发生的固定资产损失才能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由此产生了按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当期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虽然计入了当期损益,在利润总额前扣除,但却不能从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只有当固定资产实际发生损失时,才能将其损失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因此,为了鉴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审计人员必须对企业年终计提或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所得税处理实施重点审计,以核查其正确性。本文仅就审计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进行探讨,并通过案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企业谨慎性原则的要求,期末要对各项资产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并按照除去减值准备的金额计提折旧或摊销资产价值,但根据税法规定,各项资产计提的准备项目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之前扣除,本文对在提取减值准备当期,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的折旧或摊销,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恢复、处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顷的资产减值准备等情况时的纳税调整处理进行了集中的总结.  相似文献   

19.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首先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合理地确定其入账价值。其次,应按照谨慎性原则以及资产的确认标准,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本文拟对企业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的问题探讨如下: 2002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对存货减值会计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包括短期投资、各项应收款、存货、长期投资、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八项资产。这是新制度在资产计价上的一大突破,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加入WTO后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能够避免虚计资产和浮夸利润,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