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路径与制度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的农村信用社发展走过了一条之字道路:1949—1957年坚持合作制,1958—1978年破坏合作制,1979年以后试图回归合作制。以合作金融必备的自愿性、民主管理性、互助合作性三原则来考量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史,却发现,除建国初年成立的少数信用社外,后来成立的绝大多数信用社都是以行政指令强制组合而成的名义的合作组织,特别是1958年之后,信用社的合作性彻底破坏,中国没有一种合作制机构真正成功过。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的农村信用社发展走过了一条"之"字道路:1949—1957年坚持合作制,1958—1978年破坏合作制,1979年以后试图回归合作制。以合作金融必备的自愿性、民主管理性、互助合作性三原则来考量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史,却发现,除建国初年成立的少数信用社外,后来成立的绝大多数信用社都是以行政指令强制组合而成的名义的合作组织,特别是1958年之后,信用社的合作性彻底破坏,中国没有一种合作制机构真正成功过。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改革实行农民参与入股的经营策略,这有利于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但是,动员农民入股必须坚持自愿原则。要通过宣传,让农民了解信用社与自己有什么利益关系,从而自愿入股。信用社要进一步改善服务,加大对农民的金融服务,使农民真正感到信用社是自己的银行。信用社在组织农民入股的过程中,政府最好不要参与,  相似文献   

4.
侯太领 《西部论丛》2005,(12):72-73
借款债务人为了不还债,与建筑公司订立假协议,设定优先权 2002年初,江西某信用社与服装公司达成协议,信用社给服装公司发放贷款1500万元,用以支持该公司盖办公大楼,服装公司将业务往来中的全部款项存入信用社。同时,服装公司将所盖办公楼抵押给信用社,用以担保贷款清偿。协议签订后,信用社如期将款项付给服装公司,服装公司将该笔款项投入办公大楼建设,最终办公楼如期完工。  相似文献   

5.
对贫困信用社改革的调查与思考王小平李新明石治平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按照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在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对陇南地区9个县248个农村信用社的稽核调查,就贫困信用社改革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本文所指的...  相似文献   

6.
在拥有820万农村人口的山东省临沂市,金融部门启动了“百万农户贷款工程”。将贷款送到农民家门口。截至8月底,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农户达到80万户,户均贷款3000元,日完成年规提出的“百万农户贷款工程”飞)人成。临沂农村山多岭多_农民居住分散一交通不便。在人民银行临沂市中心支行指导下在市农村信用社推出客户经理制,对某个采域的业务市>个或数个信用员承包。将信贷/绿算、支付全会金一融业务服务上门,拉近了信用社与农民的级消、使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民良己的银行。_为简化贷款手续,信用社会同村委对农户逐户谒查摸底跌跟资产…  相似文献   

7.
刘俊伟 《理论观察》2007,(5):173-174
商业化和合作制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词,围绕信用社体制取向问题的讨论在理论界由来已久,究竟何种模式更适合中国国情,笔者籍于对改革过程中的一般事例的分析,认为就现阶段一味强调商业化改革尚言之过早,不但不利于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长远发展,还有可能损伤原本脆弱的农村金融体系。而一味坚持合作制的固有模式也不利于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农村金融改革要依符于"三农"实际,引入适当竞争的渐进化合作制发展道路才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一、农村信用社脱离农行面临的问题由于多年存在的行社关系,信用社与农行脱钩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一)信用社转存款和准备金归位难.这是行社脱钩工作中最棘手的难题,也是脱钩双方最为关注的问题.行社脱钩后,农行不再履行管理信用社的职能,这就意味着一方面不得接受信用社转存款和准备金,另一方面信用社已经存入农行的转存款和准备金,农行要清退.而这些资金,长期以来作为农行稳定的资金来源已被运用且数额巨大.据调查,湖南省农村信用社1993年底在农行的转存款和准备金已分别达  相似文献   

9.
合作制是一种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形成生产经营规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一度时期,为防范金融风险与保证支付,信用社普遍惧贷惜贷,由于没有足够金融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减速。一方面,形成农民贷款难,影响了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反过来又形成信用社贷款回收难,导致了信用社严重的经营亏损。如何走出这一“怪圈”,中阳县信用联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不少地方,新出现的农民经纪人协会(也有叫联合社的),由于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提高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而受到农民的欢迎。这种由农民按照自愿原则组织起来的协会(联合社)具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相结合的优势,适应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种创新体制,值得倡导。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去年初,我和王德胜、李恩忠、马国忠、马献社五人合伙承包了大队的木器厂。去年12月23日,我和王德胜、李恩忠三人一同去郊区某信用社,以定活两便储蓄存款方式,将我们的当年利润10万元整存入该信用社。为防止该款被合伙人中的单方领取,我和王德胜、李恩忠3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合作经济》2009,(7):47-47
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是我们的办社宗旨,我们将继续支持三农经济,把信用社办成农民自己的银行。  相似文献   

14.
陈艳  张国林 《特区经济》2008,235(8):129-130
如何破解"中国农村金融之谜",为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近年来成为了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六县市的实地调研,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困境的现实考察和区域比较,可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经济发达地区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不仅可满足当地市场化农户的融资需求,而且为非正规金融演变创造了条件;而落后地区信用社应坚持合作制取向并加强与非正规金融的垂直联接。  相似文献   

15.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在对农业发展的投入上,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一支不可小觑的生力军。益阳市资阳区花湖口信用社,就是支农、强农、富农队伍中的佼佼者。近年来,花湖口信用社扎根农村,面向农民、服务农业,艰苦创业,默默奉献,存款余额从几万元直线上升,突破千万元大关,贷款余额也从微小数额扩大到千万元以上,年实现利润在百万元以上。这些业绩对一个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湖区小镇的信用社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一)资金是立社之本,是信用社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与其它金融机构竞争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农村开始出现。这标志着农业合作制在中国的重建(有关论述见《重建合作》,陈大斌著,新华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类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农民贷款难,河南省武陟县嘉应观乡由农业大户牵头,自发组织成立“农民贷款担保协会”,为农民向农村信用社贷款担保。目前,全乡已成立了14个“农民贷款担保协会”,有会员250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德安县信用联社,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指导思想,积极贯彻合作制办社原则和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服务的宗旨,把贷款投向重点放在“三农”需求与促产增效上。由于农民逐年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颇丰,因而信用社的各项业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今年七月,各项存款余额达18158亿元,各项贷款为15227亿元,与上年末对比,各项存款净上升1802万元,增长11%,各项贷款净增加2332万元,增长18.1%。到目前为止,全县农村信用社拥有总资产31024亿元,自有资金1703万元。联社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农村合作金融企业──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系统与农行脱钩以后,怎样转换经营机制,稳定健康地发展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网点众多,覆盖面广,服务快捷,不少县一级的存款余额已超过同级各国有商业银行存款余额总和的50%以上,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广大农村的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县以上竟长期没有法人代表。由于群龙无首,直接为农民、为农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信用社得不到政策上的优惠,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储蓄存款业务只有信用社不能办理。更可悲的是信用社…  相似文献   

20.
一、服务“三农”思想到位都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把“立足本职,服务‘三农’”作为主要议题摆到突出位置。要求全县信用社员工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代表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体现每个农村金融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地为“三农”服务。农村信用社是为农村、农业和农民而创建的,是与“三农”同呼吸,共命运,唇齿相依,鱼水相连的,离开了农业,农村信用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明摆着的现实使全县信用社干部职工清醒地认识到,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责无旁贷的天职,也是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