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在我国住宅体制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如何处置住宅产权越来越明确地成为绕不过去的问题。本文拟对住宅产权不清的弊端及其对进一步改革造成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明晰住宅产权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能力经济:一种新的理论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企业的角度,如何评价战略的优劣,这是战略管理研究者的主要任务之一。企业本上是能力的集合体,能力经济决定了企业战略选择。企业能力经济可以包容规模经济和两种不同的范围经济,揭示了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更深层次的共有来源。  相似文献   

3.
产权起源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产权植根于习俗.理解了习俗产权,现代产权理论必然获得无限生机与活力.农地习俗产权的起源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得到说明.该模型表明,在没有第三方设计的条件下,我们如何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自组织成一种互惠互利的习俗元产权制度.同时,经验研究的结果不仅对这一理论模型提供了某种程度的支持,而且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农地习俗产权元制度的起源.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学的发展中,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这两个工具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很多经济学"革命"和流派的创立实际上只是这两个工具的差异或变化的具体表现。从经济人范式到制度人假说的演进过程中,古典经济人范式把自利作为目标函数,但没有涉及环境、技术、禀赋以及制度等约束条件;新古典经济人范式在最优化目标函数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价格和收入约束条件的影响,但没有考虑真实世界中的交易费用约束;新制度经济人范式尽管已经考虑了交易费用的约束,但该范式越来越倾向于把机会主义、观念和意识形态等不可测量的要素放进目标函数作为解释变量,因此难以得到可验证的经济学意蕴。实证主义经济人范式应该注重客观约束条件的考察和转换。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伴随股权结构的调整而出现的问题.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今天,全面准确的把握产权问题,对于我们更好的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对和解答私有产权社会化是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基本问题。以重新界定产权概念为基础、以社会成本为分析工具、以社会总效应为原则、以产权绝对清晰界定和交易实现私有产权社会化,是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逻辑架构。现代西方产权理论解答私有产权社会化所提出的重新界定产权概念、社会成本分析工具、绝对私有产权存在缺陷等有借鉴价值;但产权绝对清晰界定在现实操作上不具有可行性,在私有制基础上不可能根本解决私有产权社会化,这是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根本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8.
从斯密到杨小凯:内生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元颖 《技术经济》2005,24(2):37-41
本文以内生比较优势为线索 ,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梳理 ,认为斯密、汉密尔顿、李斯特、克鲁格曼、杨小凯等贸易理论 ,虽然时代不同、观点各异 ,但其主旨都在于倡导内生比较优势的培植与创造。据此 ,内生比较优势对于转型经济———中国尤为重要 ,在未来发展中 ,只有通过分工、专业化、规模经济与市场份额的拓展 ,形成内生比较优势 ,中国才能走出“产业结构低度化”的外生比较优势陷阱。  相似文献   

9.
模糊产权是转轨经济时期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并被认为是我国乡镇企业崛起的重要动力来源,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而向清淅产权演化。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产权制度改革的全面完成,乡镇企业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长业绩,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组织能力不足。因此,我国乡镇企业要突破成长瓶颈.必须在认知领导、组织创新、提高企业家投入品质以及引入现代管理方法4个方面提升组织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一个产权的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地制度历来是中国农村变革的关键,其要义在于产权。本文从产权角度对建国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作了简要分析。作者认为,产权的界定与实施决定着产权的经济绩效。土地改革以来各种农地制度创新形式的不同经济绩效都与产权清晰程度和实施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陈鹏 《开放时代》2009,(4):126-139
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业主维权的兴起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住房商品化改革的结构性产物。在某种程度上,业主维权已经构成了当代中国城市居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首先从学理层面深入探讨了“业主维权”的概念内涵,然后对现有文献中有关业主维权研究的各种理论视角进行述评,最后根据笔者的研究经验提出业主维权研究的进一步议程或许可以纳入“公民的形成”、“中产阶级的形成”和“社会的形成”三个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13.
14.
章莉 《财经研究》2006,32(7):126-133
财产权利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反对专制特权、增进个人自由以及促进市场经济效率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在没有任何制度制约的情况下,财产权利的垄断极易导致对劳动者权利的侵犯。因此,我们应当在社会公正和平等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增强政府、工会组织以及工人自身力量的权力制衡方法规范财产权利的作用方式,遏制其消极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studies the willingness to pay (WTP) for forest property rights in Viet Nam. We do so by asking respondents to estimate the value of two different forest property rights regimes where only the level of property security differs and all other forest plot characteristics are constant. We use this information to identify the value of the property rights security. Our results reveal that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individuals are willing to pay for an additional area of forestland but that the amount offered appears to be inadequate to compensate sellers, as very few land market transactions actually take place. The results further indicate that income relates positively to WTP, irrespective of forest property regime. Wealth, age, and ethnicity also have an impact on the amount households are willing to pay. As expecte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mark-up on the more secure right. Econometric estimate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TP for secure and insecure property rights show that a higher level of female education, and household age decreas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WTP measures while the difference tends to increase as income improves. This has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as it indicates that households tend to evaluate the property rights institutions differently.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剩余产权的范式下提出人力资本剩余产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力资本产权优化的机理,认为企业内部产权安排与人力资本产权的优化,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我国企业理清内部产权关系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企业内部人力资本产权主体与非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对企业剩余产权的分配问题,也就是人力资本产权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将中国近60年的地权变迁过程分为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和土地规模流转三个阶段加以回顾,考察了其中发生的产权权能细分、主体身份变化、市场范围扩展和经济绩效变动等几个特征性事实,并以一个基于Spence-Dixit-Stigliz框架的模型刻画了从传统自给性农业向现代商业化农业转型过程中的地权细分和流转交易,从而为复杂产权理论提供了一个经验证据,并揭示出产权细分是复杂产权实际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因而不存在绝对有效的产权安排,只能在状态依存的互动过程中寻求相对有效的产权结构。  相似文献   

19.
企业产权研究的新视角--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全伦 《财经研究》2002,28(7):38-44
本文从企业存在的两种形态: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出发,将企业的产权划分为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二者分别又有物质与价值之分。直接产权的主体是经营管理者和投资者,直接产权由于其产权主体所拥有的和企业所必需的特殊资源-企业家才能和资本直接地参与了企业财富的创造过程而具有充分的排他性和独立性;间接产权包括个体间接产权和国家间接产权,它们的主体分别是企业内部的职工和政府,间接产权由于其产权主体占有的特殊资源,劳动力和环境间接地、被动地参与了企业财富的创造过程而具有高度的依附性和有限的排他性。产权的、对象、实现方式等决定了其主体在企业治理机制中的作用和地位,产权之间的统一与分离状况决定了企业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