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地方军事化是我们探讨明中叶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结构转型的一个切入点。其在明清时期所经历的历史过程,集中体现了国家对地方社会控制权的下移与地方社会结构的变迁。晚清时期,地方军事化更是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本文拟从地方社会出发,探讨地方军事化、宗族、士绅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揭示其对地方社会权力结构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市场经济因素框架下对山陕会馆的研究 ,发现在明清时期工商会馆存在着一个从“馆庙合一”向“馆市合一”的转变过程 ,并详细论证了这种“馆市合一”模式产生的原因、基本内容及其性质。指出明清时期工商会馆出现的“馆市合一”是工商会馆“馆庙合一”基本特征的延伸和发展 ,是工商会馆区别于其他会馆的重要标志 ,以及明清社会转型时期在整合会馆作用过程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士绅在传统中国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往往被先入为主地想象为道德载体,由此对传统中国基层治理机制的认识产生偏差。本文对于支撑士绅群体实现基层公共品供给职能的组织与制度基础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提出士绅其实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并与其他制度相配套形成对士绅参与基层公共品供给的激励与约束。作为平民与官员之间的特定阶层,士绅连接了政府与民间社会,政府通过士绅等民间主体将权力渗透到基层,并与其他民间主体共同推动基层自治,成为基层社会的核心。士绅通过创建和领导民间组织供给公共品,克服了自然人的天然局限,推动公共品的长期运营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明清苏州商人团体的成立与发展过程中,部分商人团体不但促成有效提供交易服务的制度创新,更在地方司法实务上,以"公产"立案模式,向地方政府取得更稳固的产权保障,连带增加了会馆公所获得商人捐款、持续运作的可能性.作者从市场经济、法律规范、人情信用机制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以加深学界对明清"国家-社会"演变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明清江南的富民阶层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两代的江南地区 ,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并未因水旱灾害、嘉靖倭乱等环境波动而出现停滞或衰退 ,其原因除了地方政府的有效控制外 ,更主要的还与以士绅、退职官吏、地主、商人、富裕的民户等为主的地方中层社会对稳定的维护和保持密不可分。传统儒教伦理对这个富户型阶层的道德批判 ,以及来自国家和底层民众因受这个阶层利益上的侵害所发的政策限制与舆论遣责 ,都是对富民阶层的负面影响的基本反应。但政府的“保富”措施和士绅们的相关“保富”言论并未因此停止 ,因为他们在认识到富民阶层的局限性外 ,更加重视他们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贡献 ,而且在有效管理和控制乡村社会方面 ,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是其他任何阶层所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6.
宾兴会[1]是由士绅设立的资助士子科举考试的组织.清咸丰、同治朝时期,中国南方由于受到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地方士绅积极组织团练,保卫地方社会.江西南康县的宾兴会承担起了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事务,逐渐由一个科举会社组织演变为地方权力的中心;20世纪30年代,南康宾兴会退出了历史舞台.南康宾兴会的演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地方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运作的某些特质.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村庙开始复苏,村落中庙与校的冷热局面逐渐被打破.村庙是传统乡土人文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根植于村落中的乡土环境、 文脉传统以及生活习俗,与每一个村民的生活紧密相关.同样村校在村落中传播现代科学文化,将近现代的正规教育引进到村落里,使村民的生活发生大的转变.本文旨在通过对村庙与村校的历史演进的展现,说明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这两个视角下,现代农村中的两种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以襄阳米公祠石苑内所藏的清代水利碑刻为基本史料,结合明清襄阳方志等,梳理清代襄阳樊城石堤的修筑过程,分析该石堤经费的来源与经营管理,兼述厘金征收的发端,并以此窥视该地区堤防事业建设的方式与清代襄阳地方社会。笔者发现,在樊城石堤的建筑与缮护过程中,地方政府官员、士绅为主持者与组织者,然囿于国家没有专项堤费支款,该堤防经费来源依赖当地会馆、商民等的筹捐,呈现出清代襄阳地方政府官员、士绅、会馆客商与民众的协作与冲突。厘金制度正式确立后,绅、商借拨厘金扩建樊城石堤,显示该地区堤防事业中,商、民力量不容小觑,樊城石堤实为民堤。质言之,城市公共堤防工程之樊城石堤体现出国家权力对堤防事业的介入与民间力量的自我运作,"国家内在于社会",二者同构水利事业,此为城市水利史研究的一种阐释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 1 3 68—— 1 91 1年间宁波士绅阶层通过长期维持科举上的成功 ,因而掌握着地方霸权的过程 ,垄断文化是保证其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基础。士绅家族的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 ,往往结成壁垒森严的圈子 ,外力很难渗透。士绅家族网络在公共领域亦发挥着主导作用 ,以此赢得官府和社会对他们权威的认同。近代以后 ,士绅家族不仅需要维持文化上的优势 ,而且还要创造在商业的优势 ,否则它即存在被边缘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中国,祠庙与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官观并存,而更能体现中国宗教的特点.官方在地方社会设立的祠庙,将国家与地方社会联系了起来.本文利用史志、碑刻史料,对元代会稽南镇庙进行个案研究,考察其1298 - 1344年的经济状况,梳理出南镇庙的主要经济来源、支出情况.指出南镇庙经济困境的直接原因在于缺乏管理者,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信仰的脱节.  相似文献   

11.
汪海荣 《经济师》2015,(3):285-287
新街台格庙矿区属于尚未开发的大型整装煤田,与神东矿区毗邻,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井工开采,规划将建成亿吨级矿区。在国内,未开发的大型整装煤田已为数不多,为合理高效利用资源,未来的煤田资源必将集约化开采,节约投入,降低固定成本,提高开采回收率,形成高产高效的矿井群。对于集约化的矿区开发,如何控制建设成本是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矿区建设成本的控制应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文章从管理模式、科技创新、项目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实施、竣工决算等环节,论述了煤矿新建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明中叶江西地方财政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中叶江西地方财政体制的改革经历了一个定额化过程,形成了一个以定额管理、分级包干为特征的地方财政体制.本文通过考察明中叶江西"四差"制度的演变,论述了这一地方财政体制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清统治者的制度设计中,州县财政与仓政互不相关。咸丰以后,在清政府赋税不断加征的过程中,州县地方财政逐步建立,公局体制得以形成。掌握公局的地方士绅在"以公济公"的名义下,将仓政纳入到州县财政的体系之中,导致具有社区救济性质的社、义各仓的消亡。  相似文献   

14.
吉宏  杨太康 《经济问题》2007,(10):11-13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催生着多种财富分配方式,进而形成不同的利益共同体,引致了原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嬗变,使社会阶级结构演变为阶层结构.在新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各个利益集团和阶层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并引发了各自不同的政治诉求,从而构成新的社会矛盾体系.在新的社会矛盾体系中,人民内部矛盾是其基本的属性,"和而不同"是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伴随现代物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物流岗位能力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合理设置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和构建实验平台等方面提出基于“能力本位”的物流学课程群教学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高等教育也要向着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的方向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进行转变,要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大力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我院被列为辽宁省首批进行转型的试点高校之一,借此契机并结合税收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要完善税收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等,并给出税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7.
明清以降,清水江流域的土司宗族,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建构过程。清水江流域锦屏亮司留存的碑刻和多次编修的龙氏族谱均显示,龙氏家族在迁移与定居亮司的过程中,通过祠堂修建、族谱编修逐渐开始其宗族化运动。通过对这一宗族建构过程的细节分析发现,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宗族组织的发展,主要基于地方宗族自身的努力,这一发展过程既反映了清水江流域宗族建构的类型,也显示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宗族组织的建构历程。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相时较弱,而地方政府在行政区经济发展中却表现出了强大的力量与发展态势.本文通过时这种强弱的比较分析,找出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失范,提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重构一种强区域经济发展与强地方政府的"双强"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9.
明清以来晋水流域之水案与乡村社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明清以来晋水流域大量水案为线索 ,探讨了国家与地方社会各方力量对乡村水权控制与争夺过程中的互动关系 ,进而提出了晋水流域以水为中心的社会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我国民间纠纷和诉讼多于地方范畴内得以调处。在明代徽州,民间调处大致经历了从里老调处向乡约保甲调处的演变。明中期以后,宗族、文会等社会团体在民间调处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