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在其政治生涯中屡遭贬谪,这却成就了他与华东旅游的渊源。他所到之处留下的作品与故事,丰富了相关景区的文化内涵。苏轼以他不可抗拒的个人魅力及名人效应,为后代的华东旅游增添了明媚而强烈的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2.
苏轼是在人生逆境中成就的一位文学天才,其作品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尤其是他的诗词倍受读者喜爱。在其诗词中表达了其独特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3.
苏轼名作《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将人生、社会的风风雨雨都泯来在漠然之中,他用“人生空漠之感”淡化悲哀,在自我超越中取得心理平衡,《定风波》蕴涵的以“漠然自定”的态度应对人生困境的悟解,启人心智。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众多的诗人之中,苏轼"独好渊明之诗"。苏轼慕渊明其人,崇尚渊明其诗的风格,欣赏渊明作诗的用意,钟情于渊明之诗的"金刚怒目",苏轼还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用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来表达对渊明其人其诗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5.
"词为艳科"的词学观念是基于词作内容大多是"以清绝之词"助"妖娆之态",它大大地限制了词的品位和书写内容。词作书写内容的改变和扩大并不始于"苏门四学士"的贬谪词,但他们在贬谪期间的词作成就无疑在书写内容方面推进了词的表现能力,从而从创作实践上提高了词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苏轼的怀古词数量不多,但风格独特,或慷慨豪迈,或清新细腻,但都体现出高逸旷达的特点。苏轼怀古词的这种艺术风格源自其旷达超脱的思想,也源自其有意为之的尝试,对后世怀古词创作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苏轼是中国文坛旷世全才,一生经历却坎坷多难,但他没有沉沦,永远保持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其旷达情怀堪为世人典范.研习其旷达精神之内涵,把握旷达精神之精髓并探求其思想根源,于人不无借鉴作用,于时不无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和陶诗》是苏轼生前编定的最后一部诗集,是其晚年生活与思想历程的真实写照,文章着重探论"和陶诗"所反映出的苏轼思想、生活经历、审美情趣,并进一步探讨苏轼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时代背景和人生境遇出发,对北宋苏轼与南宋辛弃疾两位豪放派词人的词风相通、不同之处及其原因做了分析比较,指出了他们对文学发展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樊家信 《企业家天地》2013,(12):F0002-F0002,F0003
苏轼有云:“古人论书法,兼论其生平”。此言得之。一位书家的生平阅历,不仅孕育了他的审美取向、艺术风格,其“书外功”,亦多是在人生路上慢慢积累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借助“抽象的形象”,以议论入诗,表达复杂、独到的人生体验,这是苏轼诗艺术方式的特质。《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把径直的议论与实景回忆前后交融,取譬精警,形象生动,塔称苏轼哲理诗作的代表,而他那种超脱通达、乐观自信的精视风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苏轼是中国文坛旷世全才,一生经历却坎坷多难,但他没有沉沦,永远保持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其旷达情怀堪为世人典范。研习其旷达精神之内涵,把握旷达精神之精髓并探求其思想根源,于人不无借鉴作用,于时不无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苏轼的散文、诗词、书法等文艺水准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在时代的制高点上独领风骚。苏轼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其诗词歌赋是中华语言的典范,其勤政爱民是为官从政的典范,其人生态度是生存智慧的典范,其仁爱友善是处世交友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本分析了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思想,阐明其儒释道思想的实质和份量,由儒入释道乃其思想之权变,并探讨其因。  相似文献   

15.
《甦庵集》是方拱乾赦归及归后生活的写照,是人生感悟的总结,是思想情感的结晶。文章从离别之不舍、与亲人团聚之欢乐、门人故旧赠答、记游、对人生的体悟与反思五个方面入手,探讨其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相似文献   

16.
话说所有权     
话说九百多年前,苏轼在其《前赤壁赋》中正襟危坐,曰:“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就是说,古人早知以“所有”表示物与物主的关系。物主之所有是排他的,即非吾之所看虽一毫而莫取。古代中国之所有,存在现代所有权全部内涵(物、物主、排他性)。现代汉语所有与所有权相通。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本解读,简要概括了李叔同词营造的艺术意境.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意蕴、艺术和言语几个层面分析苏轼对李叔同词境的影响,以此梳理李叔同的思想发展脉络,帮助人们更好地解读李叔同"文以载道"的理念,进一步认识其由"儒文化"言志转变到"佛文化"正法的人生转变历程.  相似文献   

18.
《水调歌头》是苏轼被贬后一个中秋之夜的感怀惆怅之作,可谓是流传千古的诗词精品。现代翻译大家们都对其跃跃欲试,其中John A.Turner和许渊冲两个英译本在音韵、遣词造句及意象表现方面不尽相同,但在体现原词艺术风格上都各有所长。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译者的再创造,向读者展示了这首词的现代魅力和异域风情。  相似文献   

19.
苏轼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多是其在离京调任外地的过程中创作的。外地的任职生活使他贴近民间贴近群众,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同时,苏轼在外地的文学活动也为当地的文化发展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山东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深深吸引了苏轼,成就了其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而苏轼在山东的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也成就了山东地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话说九百多年前,苏轼在其<前赤壁赋>中正襟危坐,曰: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就是说,古人早知以"所有"表示物与物主的关系.物主之所有是排他的,即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古代中国之所有,存在现代所有权全部内涵(物、物主、排他性).现代汉语所有与所有权相通.所有权更专业而已.上古殷商卜辞甲骨文, "有"本是手提一块肉之象形.相对的象形字当时是"亡",即无.古人生存首要是食.农耕之前食肉. "有"画出手提一块肉这个象形,在最早能辨识确定的1,000多个卜辞单字中,是中原人类早期创造的一个绝对重要的单字.到了苏轼那时,别人的"有"吾莫取,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夺人之"有"无异于夺人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