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更加注重低碳港口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吴 《港口经济》2009,(10):1-1
在气候压力日趋加大的今天,发展低碳经济、开展低碳城市建设、全面实现低碳生活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共识。低碳经济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在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选择。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如欧盟把低碳经济视作“新的工业革命”。全球低碳市场的快速发展,将会形成主导世界格局的一个新平台,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总格局。  相似文献   

2.
江海燕 《魅力中国》2010,(34):364-365
“低碳教育”(Low Carbon Knowledge Teaching),是指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对学生和全体公民进行有关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应对地球气候变暖的知识和行为方式的教育。目前,“低碳”已成为全球人类的共同问题,减碳业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低碳让会”等一系列新概念、新决议、新政策应运而生.“低碳”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形势下,教师进行吖氐碳教育”任重而道远。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中学化学教学如何开展“低碳教育”略陈己见,求教于行家,望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发展低碳经济成为热门话题,甚至被列为政协会议一号提案。不光在我国,放眼当今世界,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低碳竞争力”也成为提升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核心要素。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国政府已经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降低40%~45%,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4.
张晓雯 《发展》2010,(12):48-48
由于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增无减,使得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灾难性天气频繁发生。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提出为未来经济的发展模式明确了方向。经济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从现在的“高碳经济”向符合气候改善要求的“低碳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5.
2009年末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它似一股旋风,让“低碳”一词席卷全世界。而在中国,“低碳”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声音,“低碳经济”己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低碳生活”己成为人们“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共同要求和时尚生活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6.
石元春 《北方经济》2010,(13):14-14
在全球气候变暖及能源资源日益短缺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无法回避的责任。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慨念应运而生,“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所谓低碳经济,指的是足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二氧化碳排放为主要特征,将碳排放量置于市场经济框架内,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晓改 《辽宁经济》2010,(3):102-102
自2009年12月7日新一轮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拉开序幕伊始,“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便又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如何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再一次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9.
当全球因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高资源消耗而出现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时,“低碳”成为了一个广为传播且时髦的词汇。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世界气候灾害性地变暖引发的众多社会问题,使可持续发展再次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正获得国际社会的共识,成为一股新的世界潮流。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低碳经济与我国正在开展的“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及其内在机理问题,成为当前国内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当前全球的热门词汇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世界诸多领域所带来的深刻变化。金融危机使得虚拟经济的一度繁荣遭受重创,世界经济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曾引发了每个人的深思。然而,在这样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低碳经济的出现恰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2.
陈静  刘伟 《浙江经济》2011,(24):38-39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后,“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不遗余力地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借助低碳经济。彤成碳关税、低碳市场准人标准等非关税壁垒,以环保之名实施贸易保护之实。低碳经济对于浙江这样一个制造业大省的出口来说,冲击和影响是全方位的,如何应对低碳经济约束对浙汀出口贸易而言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从今年“两会”低碳经济建设的“一号提案”,到备受关注的“低碳世博”,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作为山东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众多中小企业,如何通过信息化改造,解决企业自身存在的管理成本高、沟通效率低、能源损耗高等问题,从而打破发展瓶颈,成为实现当前低碳高效发展模式的一个挑战,而中国移动山东公司的综合信息化解决方案或许已经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14.
发展低碳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及其评价指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评估结果不仅使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了科学认知,也直接促进了“低碳经济”概念的衍生;能源的可持续需求,把低碳经济从理论探讨带入了社会实践。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市场、低碳制度、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一系列低碳概念新名词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尚,涉及低碳概念的思想观念转变、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与唐山绿色港口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发展“低碳经济”,也就是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世界气候灾害性变暖引发的众多社会问题,使可持续发展问题再次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正获得国际社会的共识,成为一股新的世界潮流。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低碳经济与我国正在开展的“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及其内在机理问题,成为当前国内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典型企业的低碳转型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新区》2010,(4):31-36
在全球经济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型过程中,必将出现新的胜利者和失败者。从企业角度看,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给出了强烈信号,媒体和公众也在高度关注低碳经济,市场逐渐会有一个新的转变。这是企业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经营战略问题,因此,企业必须把“低碳”作为经营战略制定的重要考虑因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投资者的青睐,使低碳行业的财富创造速度有了明显的上升。2009年首次发布的“胡润低碳富豪榜”证明低碳商机成就了一批企业。从低碳财富榜的行业人数上看,经营太阳能的有9位,  相似文献   

18.
虎年春来早,“两会”传捷报。随着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今年两会焦点,保定与会的代表,委员成为了各大新闻媒体热捧的对象。3月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对话低碳保定”为题,推出了一期“中国电谷与低碳保定”的专题节目,问诊生态,把脉“低碳”,  相似文献   

19.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外延式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化”经济模式无疑将成为人类社会“工业化”革命以来,发展方式最重要的变革。京北重镇怀柔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20.
张凯 《魅力中国》2010,(15):I0003-I0004
伴随着全球能源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电力工业正朝着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方向稳步前进。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未来经济的主导。投资清洁能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正是山东济矿鲁能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阳城电厂在这场全球经济变革大潮中的责任和追求。作为国家“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他们始终把“节能减排”工作,贯穿于项目设计、工程建设、生产运行的全过程。以一流的速度,一流的效率,谱写了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新篇章,以卓越的管理,引领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