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可拓学方法研究了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生成问题。通过可拓学中基元和发散理论构建了评价体系的第一层指标,再通过共轭理论建立了第二层指标,初步形成了初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适当的思维转换构建了具有收敛性质的关联函数,最终生成了油气资源型城市的核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五位一体的山东省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工程》2017,(7):23-26
本文以山东省17地市协调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本着科学性、典型性、可比性、可行性、导向性的指标体系建立原则构建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搜集2010-2014五年的相关数据,在准确理解"五位一体"本质要求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计算权重,并构建了"五位一体"协调发展评价模型。通过对资源型城市的实证分析以及同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研究山东省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从自然环境、 基础设施、 经济环境、 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五大方面构建出山西资源型城市的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2014年有关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山西省各资源型城市的投资环境与现实发展是相符的.就此分析,提出改善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在转型期改善区域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基础之上,从产业增长潜力水平、产业关联度水平、产业经济效益水平、产业比较优势水平、产业科技进步水平、产业人力资源素质水平和产业社会效益水平七个方面构建了三层包含17个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城市化与城市资源压力的协整检验与因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人口、经济、社会、地域景观四个方面,构建陕西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陕西省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同时,构建资源压力指数对陕西省城市资源压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对其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①1990~2009年期间陕西省城市化综合水平持续提高;②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与城市化...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是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介绍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与程序,并对生态城市示范案例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新建项目和既有项目生态化改造分别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立科学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立一种能综合地、完整地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是一项极具挑战意义的工作.本文在对国内外现有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充分考虑循环经济实质和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选取了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排放4个准则层和22个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然后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循环经济指标给出有效评价,以期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指标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议城市土地利用及其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志辉  祝甲山 《城市问题》2002,(6):62-63,24
高效和集约是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从分析城市土地集约高效化的内涵入手 ,重点从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三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建立了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0.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与发展阶段的特色城镇化监测指标体系,是引导并推进省域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城镇化水平、质量、效能、城市管理四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城镇化水平与质量,从动态的角度更加关注城镇化发展的潜力与能力,并通过城市管理引导与推进城镇化进程.指标体系设计中,兼顾城乡一体、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城市功能提升等城镇化特点.最后以山西省为例,对特色城镇化进程进行了测算与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从可操作性层面出发,根据自然资源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分类选取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造了判断矩阵,得到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整体的权重,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设计,初步构建了自然资源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且结合综合打分评价的方法,以期能够规范领导干部管理运用国家拨付的自然资源项目资金的行为,使领导干部受托自然资源经济责任得到有效履行,为今后开展自然资源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一种科学可行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2.
阮家港 《价值工程》2014,(30):295-297
为使民办本科高校能全面深入了解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进行内涵式建设,本文从持续创新的视角,从管理持续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科研持续创新能力和办学资源创新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民办本科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针对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建立了评估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商丘学院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级指标体系是实际可操作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是评价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依据评价结果,民办本科高校能发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核心竞争力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文中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建立了包含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污染减量排放和生态环境质量5大子系统,25个指标的太原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太原市循环经济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建立汝州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赋值,并对汝州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进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旅游资源质量在汝州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中占有重要地位;风穴寺、怪坡、汝瓷博物馆等景点具有很高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高速公路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柱彬  李明顺 《价值工程》2010,29(10):124-125
文章根据高速公路的特点,并遵循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和方法,从高速公路的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资源开发和区域社会发展等3个方面构建了高速公路社会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耒宜高速公路为例,验证了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高速公路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目前风险投资市场上优秀项目占主导地位这一现状,从项目的角度,以充分识别自身优劣势为基础,建立一个包含风险投资公司背景、人才及管理支撑、资金支持、市场支持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集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最终帮助项目筛选得到一个能优势互补的风险投资公司。通过案例分析证明,所提出的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项目的需求,该方法对解决项目与风险投资公司之间匹配问题有较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AMT)选择为研究对象,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先进制造技术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黑龙江装备制造业企业先进制造技术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从而制定企业改造、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杜萍 《价值工程》2011,30(11):119-120
现代工程公司之间的竞争随着市场化的深入日趋激烈,优秀的造价管理人员无论对于工程公司在前期获取项目,实施过程中控制项目成本赢得利润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以定性分析为基础构建合理的造价管理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该指标体系之上对造价管理人员进行定量分析,适用于工程公司对于造价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反映的情况,针对造价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进行招聘和培养,有利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冯旺  崔岩  杨建立 《价值工程》2012,31(21):326-327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理论,界定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HP-德尔菲综合评价方法,具有简化以往评价过程中复杂的数学运算又能保证评价结果客观性与准确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部门对1996-1997年世界科技状况分析报告中投入与产出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系统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我国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VRS模型对1998-2009年我国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除2000、2001和2002年的综合效率介于0.95-1.0之间外,其余年份的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综合效率都为1,这说明我国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一直都处于较高水平,但为了保持这种高配置效率水平,应当合理控制科技投入总量,继续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