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藏旅游》2012,(3):24-27
在都市中郁闷的时候,一耐心血来潮.给自己一个假期。直奔雪域高原骑行游西藏,经雪山过草甸、从寺庙到雪山。从热闹的城到下一个陌生的镇。沿途遇见不同的风景.感受不同的心境。随性所至,随遇而安,不计较舒适亦不论人性凉薄职场刀枪棍棒。有一颗随时准备好上路的心。或骑车游拉萨,或独自在色拉寺昕辩经,不发一语,再回家去.这才叫生活:  相似文献   

2.
《西藏旅游》2013,(9):76-79
蝴蝶的翅膀1300年前那个夏天 亘古高原,它的历史也如脚下的土地一般厚重。现在的拉萨所在地,古时叫“吉雪沃塘”,意为“吉曲河下游的牛奶坝子”。  相似文献   

3.
谨防“校人”●文海《孟子》一书中有则“校人烹鱼”的故事。说的是,有人送一条活鱼给郑国大夫子产,子产没有纳为私有,叫手下的校人(管池塘的小官)把鱼放养到池塘里。然而校人却把鱼烹煮吃掉了,过后还向子产报告说,鱼放到水里游了会儿便潜到深处不见了。子产高兴地...  相似文献   

4.
体验无止境     
这期的头条是《勇敢者的游戏),讲的是冬天在西藏进行的备种非常有意思的户外活动,应该说,在高原这样的极端环境下,文章的主角们都是“勇敢者“和”体验者”。  相似文献   

5.
高原独有的文化景观。让无数人为之着迷,然而飘忽的游牧生活方式,又让多少历史被岁月风化成尘。我们急切地想耍探寻这片高原的神秘。然而却只能靠一鳞半爪的记载来发挥自己的想象了。  相似文献   

6.
阿文 《西藏旅游》2012,(4):38-43
帕里镇上生活着一户很普通的家庭,女主人叫潘多,26岁。男主人叫嘎多,来自不丹的一位小伙子。潘多的奶奶年轻的时候经常去不丹做生意,她说以前这里热闹极了,有很多来自不丹、锡金、印度和尼泊尔的商人,还有很多从康区来的康巴人。西藏各大商号在这里都有分号和马帮,全镇骡马最多时达千余匹。各个地方来的马帮都有,其中康区来的马帮最多。只有不丹商人没有马帮,全用背夫,来回需要3天,他们买了牛羊肉、绸缎等货物背回去。帕里当时有专门的贸易市场,能看到各种货币,但主要流通西藏的旧币。  相似文献   

7.
《西藏旅游》2013,(7):136-141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是藏民族最为亲密的伙伴,享有“高原之宝”和“高原之舟”的双重美誉。藏民族与牦牛相向而行的历史足以追溯到西藏历史的每一个时代,牦牛和与之相关的牦牛文化,早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由此衍生而出的赛牦牛这一民族传统竞技形式,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说起赛牦牛,人们总会想起夏季里,一望无际的羌塘草原上,牧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块水草丰美的草坝子里,然后派出身体灵巧的小伙,骑着健硕的牦牛竞相追逐。然而赛牦牛不独为牧区的“专利”,  相似文献   

8.
《西藏旅游》2011,(8):24-29
经青藏线进入高原,从甘肃最后一站兰州到青海第一站西宁不过220公里,风光却大不同。在西宁,包当地的车去青海湖,相当于包了一项“逃票服务”。这里的司机比谁都懂得这样一点.青海湖之大是无法圈起来卖门票的。它面积4500平方公里,绕湖一周360余公里,说它是“海”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9.
雪域餐厅是个很随意的地方,摆满了木制的桌椅,你可以只要一壶甜茶或MASALA茶,抑或一杯咖啡,手握一卷闲书,安静地坐一下午或一晚上,那时光无比慵懒而随意。也可呼朋唤友,隆重地叫一桌大餐,如果是大餐,那选择就无比多了。正是店里热闹时分,据店内的服务员介绍,有好几桌都是老顾客。不如就让他们来为我们介绍一下“雪域”大餐的诱人之处吧。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两会”即将召开,一年一审的预算草案又摊在代表委员面前,财政透明度之类的老问题又会浮上水面——又会有人说预算过于复杂、看不·隆,又会有人恼羞成怒抛出“老百姓为什么不公开”之类的气话,总之,一幕幕热闹的戏剧又会在三月份上演。这不奇怪,财政预算因涉及每个人的利益而不可能不备受关注,就像人们关心小区如何收取和使用物业费一般。  相似文献   

11.
依翁玛     
她们的名字叫“依翁玛”,象征神与美。她们是2009年的西藏最美丽的女人,如今她们有了自己的组合“依翁玛”。“这是一个愿望,希望我们能配得上这个美丽的称号。”玉珍温柔地说。  相似文献   

12.
张均  田捷砚 《西藏旅游》2014,(8):140-143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拍了这么多次峨眉金顶,还要继续拍?”我拍了51次峨眉,但季节的变化,高度的变化,还有我自己的感悟不同,出来的片子就不同。都说西藏是摄影人的天堂,我在空中就距离天堂最近。我拍了全国很多地方,回过头来我的心还是在西部,只要能拍,我还是要往雪域高原去。  相似文献   

13.
《中国道路运输》2013,(4):39-41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美丽的张洁在我非常焦急、不知所措的时候,她还轻轻地安抚我,给我安慰,叫我不要着急,说了很多平安的话,她还对James做了人工呼吸,最终帮助James醒过来,真的是非常感谢。”  相似文献   

14.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花市灯如昼 有人说,逛夜市是认识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之一。那么对于地处雪域高原的古城拉萨而言,夜市是它的另一张面孔,一张妩媚又不失特色,典雅又“接地气”的美丽面孔。 拉萨八廓商城地处拉萨北京东路上,经过白天的繁华后,到了晚上,这里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夜市——八廓夜市。  相似文献   

15.
陈利 《西藏旅游》2014,(1):42-43
美国女诗人布雷兹特里特曾说:“阳光所照之处,便是我安身立命之地。”我们对阳光的渴望,也许是源于对光明的渴望,阳光底下,一切无所隐藏。高原的太阳,以它特有的热量温暖着所有异乡之客。慵懒、闲适、舒缓,没有遥不可及的未来,只有触手可及的现在。隔世离空,时间停滞。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加面”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这种面一边吃一边添加,故而叫“加加面”;一说为佳佳面,因为越吃越觉得好吃、想吃。吃加加面时,桌上放一个小竹篮,里面放着小石子,每加一次面,就拿一颗小石子出来,直到吃完面,数数石子,就知道吃了多少碗。  相似文献   

17.
在山南,有一片美丽的草原叫哲古草原;在哲古草原,有一个热闹的节目叫牧人节。 2009年9月1日,山南首届哲古牧人节开幕,四面八方的朋友汇聚哲古革原。其实哲古牧人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牧人们在春夏时节,水草丰厚时便赶着牛羊远寻牧场,直到秋天时才回到住地,许久不见的亲朋好友们便各自取出家中的珍藏,奶酪、青稞酒等,围坐在一起饮酒歌舞狂欢。由此,形成一个聚会狂欢的节日,并渐渐地发展为最初的物资交流会,而发展到后来,更成为一个集交易与娱乐为一体的盛大的综合性节日。  相似文献   

18.
“阿憨,阿憨……” “哎,我来了……” 不要笑,不要笑,这虽然是在叫我,但是我的本名并不是叫阿憨的,我叫张瀚。“瀚”就是“浩瀚宇宙”的“瀚”,之所以取这个宇,是因为父母希望我的智慧能像浩瀚宇宙一样宽广。但是由于天生一副好脾气,不知怎么变来变去,大家就开始叫我“阿憨”了。反正没关系啦,名字不过就是一个代号么,叫什么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9.
你好!精灵     
在“季吉颇纳”,我认识了一个叫次央的藏族女孩。她说:“我是一个精灵”。我说;“你好!精灵!”出门时,她吻了我,转身消失在空气中。  相似文献   

20.
《西藏旅游》2011,(8):160-161
雷域高原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面部肌肤无时无刻不在面临骤变环境的考验!法国积姬仙奴全效美白护理系列不仅注重亮白肌肤。更瞬间缓解干爆“高原肌”,长时间锁住其所需水分及营养,时刻保持柔润丰盈。法国积姬仙奴,向高原阳光宣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