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付保成河南省巩义市统计局今年4月份我到郑州出差,顺便到郑州古玩城逛,在杂志摊上一眼看到了《西藏旅游》第58、59期,便随手翻读越看越想看,深深被它的内容、图片及装帧打动,它太美了! 后来,《西藏旅游》成了我的案头书,一有空就看,常常一看就会触景生情,西藏那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奇特的民族风情、仙境般的自然景观等等一切就会出现在眼前。 我是一个集邮爱好者.我组编的《走进西藏》邮集还在郑州市获过奖。今后,我要用《西藏旅游》上的资料更好地充实我的邮集.更好地宣传西藏,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到西藏旅游,去实地看看那里的山水、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儿时的同学小李给我打电话说:“老同学,近期忙什么呢?”我说:“正在筹划写一篇走基层的文章。”小李说:“你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只有脚踩地、一头汗、两腿泥、俯下身、弯下腰、和老百姓心贴心,这才是真的接地气。没听说过,一棵树,根扎得深就会枝繁叶茂充满活力吗?”“行啊,小李,几天不见觉悟提高了啊!”小李哈哈大笑说:“明天正好是我们乡镇大集,和我一起去赶集吧,让你感受—下我们乡村老百姓生活。”我立刻答应了。  相似文献   

3.
藏迷微语     
《西藏旅游》2013,(2):14-15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瑟缩在屋里忍耐了一个寒冬,总算是等到了天气转暖。寒冷不再是理由,西藏在等你回来。春天花会开,鸟儿自由自在。我还是在等待,等待我的爱,你快回来!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JJ,我在西藏啦 很久没有出来走,这一次也没有做多的准备,想来就来了。虽然JMS骂我没心没肺,但还是在我的包里塞满了红景天之类的东东。 在三万英尺的高空,我看到窗外的白云,想到两个多小时以后自己就站在西藏,心里觉得很安定。然后我把《西藏旅游》盖在脸上,沉沉地睡了过去。我又开始了那个美妙的梦。 飞机降临拉萨机场的时候,旁边的男子开始满头大汗,大口喘息。看着他难受的样子,旅客们都紧张起来。后来医护人员帮他检查、调理,说完全是心理作用,这不是什么高原反应。我对他做了个鬼脸,男子很不好意思。我们都呵呵地笑起来。 入住西藏宾馆,我倒头就睡。我要养精蓄锐,明天去逛八角街,还要去看纳木错。还有,我要继续做我没有做完的梦。 先写这么多吧。我很懒,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连短信息都懒得发呢。呵呵。  相似文献   

5.
如果让爱更自由,你会选择去哪里?当北京青年说:我每天的生活过得一样,今天和昨天一样,明天和今天一样,日复一日地,按部就班无所事事。我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想到我未来十年的样子。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西藏旅游》2012,(3):68-73
阳春三月,草长鹫飞,春天的西藏万物复苏.风轻云淡。一个人,一辆单车,在藏地期一条长长的轨迹线。看冰雪消融,繁花盛开。骑行西藏.是身体的磨炼,意志的修炼,心灵的肪练。但是别慌。你还有这些行头需要准备:骑行服、运动手套、运动镜、背包,还要有性能优越的山地车零部件。优良的装备可以让你和西藏走得更近.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7.
在西藏,各地区的民族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后藏日喀则地区一向被称为西藏粮仓,因为它的富庶繁荣,人们有更多的机会美化自己的生活。西藏人对服饰的美感和品味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单就我们在“珠峰文化节”期间举办的服饰展览上所看到的服饰而言,也足以让人眼花缭乱,瞠目结舌了。虽然现在的藏族人也开始穿名牌西装和牛仔裤了,但看见他们如此盛装地站在你的眼前时,你还是会被一种浓郁的古典之风所打动,会叹服于他们服饰色彩的艳丽和样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越野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双眼在陌生的道上寻觅。请别问我目的地,行走西藏.总有一处会让你不期而至,此处宛如仙境.与你华丽邂逅……  相似文献   

9.
“一个哨兵,三只眼睛,眼睛一眨,就是命令,叫你走就走,叫你停就停。”等不及老师把谜语说完,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一堂生动活泼的交通安全课开始了。从这个“红绿灯”谜语导入,老师让孩子们认识了红绿灯的含义;从一首儿歌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斑马线”;从一个游戏让孩子们知道什么车在紧急状况下可以“闯红灯”;唱起“三让拍手歌”让孩子们理解“三让”、遵守“三让”;在交警叔叔的示范下,孩子们了解了手势指挥动作的含义,跟着交警叔叔做起了小交警韵律操;最后,《关爱生命平安出行》交通事故警示录中“篮球女孩”走进了课堂。看到那…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西藏旅游》:你好!这是我第一次提笔写信给你。我的心情分外激动。我已经记不得是什么时候爱上西藏的。曾经有一部电影《到中国西部的西部》深深打动了我,那是一个关于建设羊湖电站的故事。有时候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西藏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仅是一种感动,一次流泪吗?或仅仅是一种心灵的寄托,精神的家园?——西藏是一方圣土,一方净土。她带来的其实并不仅仅是这些!  相似文献   

11.
到西藏,如果没观赏一场生动的辩经,你对西藏就不算真正的有所了解,对他们的宗教信仰就会缺乏直观的理解,一场精彩的辩经,既是你了解神秘西藏的一扇窗口,也可以让你感悟人生,虽然你可能听不懂,但那动静之间的问答,会让你看到智慧和从容。  相似文献   

12.
花事·春晓     
如果刚好,就是现在,你也在这里,在新春的梦里,在西藏的春天里。就让我为你撩开眼前桃色的烟霭,翻过那虬屈枯枝背后的等待,去邂逅一场惊喜。  相似文献   

13.
阿七 《西藏旅游》2007,(2):88-91
望着眼前这个仿佛患有吸毒后遗症,比猴子还瘦的广东男人,谁也不会认为他就是那个骑着单车环游了大半个西藏的阿达.可是在他周围的朋友当中,几乎很少人拿瘦来调侃他,时间接触长了,都能感受到那纤瘦的身体里蕴藏的巨大能量.更可恶的是,这厮还有一双让女人都艳羡的水灵水灵的大眼睛.  相似文献   

14.
《西藏旅游》2013,(11):20-21
在西藏,有一种神奇的颜色,同天空比它更蓝,同湖水比它更清,同冰川比它更白,同彩虹比它更艳。这种颜色看不见摸不着,却叫你永生难忘,因为它可以让生命还原它本来的纯真。它叫纯净,这种纯净不是无尘无菌,而是自然和划生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每天太阳从山顶升起,我们被全世界最奢侈的日光照耀,与一群朝圣者比肩行进,转湖是一种朝圣还是祈愿,总让人感觉心神不定。去过西藏好几次了,可纳木错还是一个幻象,一个看不透解不开的谜。在意气风发的路上,徒步神山圣湖,这望的黎明和黄昏,比任何地方短哲,眼前呼之欲出的浮光掠影稍纵即逝。  相似文献   

16.
《西藏旅游》2014,(4):3-3
我一直对“什么什么地方,你非来不可”式的旅游营销套语心怀抵制,即便做了这么久西藏旅游的介绍,也从没向身边的朋友和同事说过西藏的什么地方“非去不可”。不过今年我的坚持被打破了,我向亲友们说:“马年阿里,你非去不可。”  相似文献   

17.
祝愿你,明天更辉煌!肖慧侠虽然我不奢望自己的名字印成铅字但我喜欢印成铅字的《交通财会》,虽然不能亲眼目睹你的音容,但我仍能感觉到你的力量。多少困惑和难题,在你的指导下迎刃而解;多少委屈与无奈,在你的帮助下释然开脱。理论探讨各抒己见,工作研究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8.
《西藏旅游》2011,(12):14-15
大树大树8,你好,我已向发行部的同事们了解了相关的情况。这次你购买的杂志是以平邮惟号方式寄出的,无论是上门收侔时间还是在路上的速度,都远不能和快递相比。据我们统计,约10-20天左右可以收到。因为投递的原因.导致你的杂志延误。我对此表示非常抱歉。建议你下次可以联合几个朋友一起多购买几本,平摊快递邮费。这样杂志就可以快点到你手中啦。再次感谢你对《西藏旅游)杂志的喜爱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梁玖 《西藏旅游》2007,(3):104-109
"哦之啦,茶玛宁杰布堵!" 这是一句藏语,它的意思是:我的天啦,这里太美丽了!用这句话来描述西藏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你会发现,不论在西藏哪里这句话都可以用得上.西藏的美不仅可以悦目,更可以润心.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在西藏的太昭寺与陈坤擦肩而过,我差点设认出那个不戴墨镜,皮肤黝黑,梳着小辫子的人是陈坤。经历了西藏11天的行走,在路上仅洗过一次澡,与志愿者们同吃同住,路上同样实施禁语的他,去掉了明星的光环,行走让他回归成一个地道的普通人。”这样的你,就是扔进一群人里,都认不出来了。”当我这样和陈坤开玩笑,陈坤呵呵笑道:这是一种最舒服的状态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